王祥涛;魏巍;王玉芬;李明杰;孙晓璐;杨彬;郭松;张见超
目的 探讨多镜联合同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42例患者选用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麻醉生效后,取截石位,输尿管结石及小于等于2 cm肾结石联合输尿管硬镜及输尿管软镜行碎石取石术,大于2 cm肾结石,在直视下患侧输尿管置F6输尿管导管,改俯卧位,在B超或C臂机引导下用穿刺针穿刺并扩张,留置F24外鞘后,联合肾镜及膀胱软镜行碎石取石术.碎石完成后,留置F18硅胶肾造瘘管及输尿管支架管,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3~5d;根据术后腹部平片情况,5d后拔除肾造瘘管或再次取石,1~2个月后拔除输尿管内双J管.结果 42例手术只有双肾结石组1例有结石残留,余均一期碎石成功,无改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50~180 min,平均105m in;术中出血量80~500mL,平均100mL.单纯输尿管镜手术在手术次日拔除尿管下床活动,经皮肾镜手术在术后1~3d拔除尿管后下床活动,4~5 d拔肾造瘘管,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7.6d,术后1~2个月拔除输尿管内双J管.术后随访3~48个月,所有患者情况良好,无继发出血等并发痘.结论 多镜联合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具有清石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钱彪;王勤章;丁国富;李应龙;倪钊;王新敏;王江平;王文晓;董洪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并文献复习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学龄前儿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6例学龄前儿童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6例6侧输尿管结石,结石平均6.2 mm×9.2 mm,均Ⅰ期入镜碎石成功;5例顺利入镜,1例采用输尿管导管扩张后碎石成功;1侧合并有输尿管息肉者,息肉切除.所有病例术后均留置双“J”管2~4周,拔管后2周内复查B超或KUB结石全部排尽,结石清除率为100%.1例出现术后发热,经抗感染后体温正常.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膀胱输尿管返流和结石复发.结论 小儿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可以有效且安全的处理学龄前儿童输尿管结石,术中主动扩张可以有效的减少进镜困难.
作者:何荣佳;卢扬柏;冯晓川;陈铨涛;陈志勇;祝亚桥;袁柏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射频置管建立气道旁路肺减容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16只6个月龄雌性绵羊随机分为A、B两组,木瓜蛋白酶方法建立肺气肿模型.A组经纤支镜射频建立气道旁路并放置支架,给予内科治疗,B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分别测两组绵羊术前和术后24 h、4周、8周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B超仅衔常规内科治疗,FEV10),且进行比较,A组定期行胸部CT检查,两组动物治疗8周均予以处死,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①成功复制绵羊肺气肿动物模型16只,A组术中、术后无明显异常;②A组胸部CT示术后4周及8周,在治疗区均出现肺容积缩小,出现肺不张表现;③两组不同时间点FEV1.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时间=1 352.409,P<0.001),两种治疗手段效果差异有显著性(F组间=5 004.278,P<0.001),治疗手段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交互=1 325.058,P<0.001);(④病理示A组治疗区见肺泡萎陷区,非治疗区域见肺气肿,肺泡萎陷区见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B组见肺气肿的肺泡组织.结论 该技术治疗绵羊肺气肿模型具有有效性及优越性.
作者:郭俊华;路武杰;冯志军;黄志昂;王红燕;靳建军;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0月行腹腔镜脾切除术26例,其中肝硬化脾功能亢进1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脾肿瘤9例,合并胆囊结石3例.结果 26例均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3例同时行胆囊切除,1例副脾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90.6±48.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40.4±162.9)mL.术后平均住院(9.8±5.0)d.术后脾静脉血栓2例,腹腔内出血1例,胰漏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结扎脾动脉,避免脾包膜撕裂,妥善处理脾蒂血管及胃短血管,可减少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中出血.
作者:许焕建;孙学征;傅宏;任培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9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显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81.25%和95.83%,P<0.05);观察组患者SaO2、PaO2和PaCO2等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操作简便、安全,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途经下管腔内超声及细胞刷对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72例临床可疑恶性胆管狭窄患者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接着行术中管腔内超声(IDUS),再行胆道细胞刷刷检送病理检查,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胆管恶性狭窄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作对比分析.结果 与ERCP相比,IDUS在敏感性,阳、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均有明显优势(P<0.05),而细胞刷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优势明显(P<0.05);IDUS与细胞刷相比,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IDUS与ER CP+细胞刷相比,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ERCP联合IDUS及细胞刷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优势明显(P<0.05),在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CP过程中联合IDUS及细胞刷有助于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
作者:黄平;张皞;张筱凤;张啸;吕文;范震;黄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转移癌(EEM)的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及病理诊断,提高临床医师对EEM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院收治的经支气管镜、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的10例EEM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肿瘤的来源、临床、影像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特点,探讨EEM诊断方法.结果 EEM从确诊原发肿瘤至确诊EEM的时间为1~15年,其临床、影像表现均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似,其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呈多样性,随原发肿瘤的不同而不同,但其又有不同于原发性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镜下特点.10例有4例是通过常规病理诊断的,其他6例都是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而确诊的.结论 EEM的确诊有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王西华;李萍;李名娣;杨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子胃镜在咽喉部异物的诊治应用.方法 急诊应用电子胃镜直视下探查钳取咽喉部异物.结果 36例患者顺利取出异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诊电子胃镜治疗咽喉部异物安全、简便、有效,值得拓展应用.
作者:格日勒图;白雪梅;何艳平;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WangFang和PubMed(1990~2013.11),收集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 Man 5.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合计4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①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D=105.73,95%CI (16.03,195.44),P=0.02];②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D=-446.08,95%CI(-845.35,-46.80),P=0.03];③再次手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R=0.8,95%CI(0.28,2.34),P=0.69];④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2.16,95%CI(-4.90,0.58),P=0.1 2];⑤围手术期死亡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R=0.76,95%CI(0.27,2.29),P=0.66];(⑥胰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R=0.95,95%CI(0.57,1.56),P=0.83];⑦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R=0.45,95%CI(0.22,0.92),P=0.03];⑧延迟性胃排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R=1.05,95%CI(0.56,1.97),P=0.88].结论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具有术中出血少和切口感染率低,但手术时间较长,而再次手术率、住院时间一围手术期死亡率、胰漏发生率和延迟性胃排空率无差别,因此该手术可以在有条件且有经验基础的大型医院开展.
作者:龚连生;李媛媛;李维军;邹从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经锁骨下单切口行双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8例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取结节较大侧锁骨下切口入路,切口长约3~4cm,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60~90 min之间,出血量20~50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4d出院,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24个月,无肿瘤复发,无颈部麻木、疼痛、吞咽不适.结论 严格掌握指征,腔镜辅助下经锁骨下单切口行双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后并发症少,颈部外形美观.
作者:雷睿文;黄湛;欧林扬;杨传胜;卢海;张凯;陈卓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将类弹性蛋白多肽(ELP)作为一种黏膜下注射液应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54只雄生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8).第一组观察不同注射液分离组织的有效性.根据注射不同的注射剂随机分为3个亚组(n=6),暴露胃后壁分别黏膜下注射ELP、透明质酸钠(SH)和生理盐水(NS)0.2 nL,观察并记录药物注射后0、5、10、30及60 min局部黏膜隆起厚度及黏膜表面的改变;第2组观察注射不同注射液后30 min黏膜隆起的组织学表现(n=6);第3组观察黏膜下剥离时不同注射液对出血的影响.根据注射不同注射剂随机分为3个亚组(n=6).给予上述注射剂处理后,用无菌手术刀片完整切除黏膜下注射后形成的隆起部位,测定黏膜切除20 min内的出血量.结果 注射药物后60 min内黏膜隆起厚度比较:ELP组分别与SH和N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ELP维持黏膜隆起厚度明显大于SH和NS;SH与N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SH维持黏膜隆起厚度大于NS.组织学观察ELP注射部位的周围组织中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及坏死.黏膜切除时的出血量:ELP组、SH组、NS组分别为(854.0±98.9)、(726.3±104.8)和(1 144.0±112.4)mg,ELP、SH组分别与N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用ELP与SH较NS可明显减少出血量. 结论 黏膜下注射ELP后,ELP在黏膜下组织中的弥散明显延缓,在黏膜下形成较持久的液体垫维持黏膜厚度,有利于黏膜组织的剥离切除,并可以减少出血量,因此ELP有可能作为ESD中较为理想的黏膜下注射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赵明星;郑忠青;刘文天;刘文革;Ashutosh Chilkoti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逆行或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24例输尿管狭窄患者行逆行或顺行球囊扩张术,均为单侧狭窄,其中左侧13例,右侧11例;经B超、利尿性肾图、静脉尿路造影(IVU)和(或)CTU、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确诊;经皮肾镜技术(PCNL)术或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后狭窄13例,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口取石术后狭窄6例,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后狭窄4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狭窄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行利尿性肾图、IVP及B超检查.结果 逆行置管成功23例,行逆行球囊扩张术,并留置双J管;逆行置管失败1例,行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术,并留置双J管.24例球囊扩张术的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45 min,术后住院时间2~4d,平均3d.术后3个月拔除双J管,24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9例,无效2例.结论 逆行或顺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安全、有效、微创.
作者:陈志;唐正严;丁见;陈湘;李东杰;罗宽;黄亮;齐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时间以及治疗后BUN、Cr水平变化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次性碎石率比较x 2=5.5038(P =0.0190);两组1个月结石排净率比较x 2=8.6771(P =0.0032);两组需再次手术患者例数比较x2=11.9114(P =0.0006);两组有效患者例数比较x2=14.4866(P =0.0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7.9142(P =0.0000);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t=6.0797(P=0.0000);两组患者血尿时间比较t=5.2690(P=0.0000);两组BUN水平比较t=1.3569(P=0.1788);两组Cr水平比较t=4.3967(P =0.0000).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例数比较x2=6.7818(P=0.0092);两组患者术后发热例数比较x 2=8.2611(P=0.0041);两组患者术后血尿例数比较x2=8.6771 (P =0.0032);两组患者术后肾绞痛例数比较x 2=14.5142(P =0.0001).结论 输尿管封堵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能提高碎石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祥涛;魏巍;王玉芬;李明杰;孙晓璐;杨彬;郭松;张见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关节镜下采用Rigidfix可吸收横穿钉和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系统固定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17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关节镜下重建时采用Rigidfix固定移植肌腱股骨侧,Intrafix固定移植肌腱胫骨侧,对患者手术前后行后抽屉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22~46个月(平均33.7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不稳感均消失,关节活动度均达120°以上,Lysholm评分从术前(53.62±4.28)分增加到术后(88.5±3.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Rigidfix可吸收横穿钉和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系统重建后交叉韧带,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汤洁;彭永海;李烨;胡勇;赵胜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LOD)结合来曲唑(LE)对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进行LOD.手术前后分别测血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及雌二醇(E2)水平,术后第9天起监测患者卵泡发育和排卵共3个周期,并记录妊娠数和流产数.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LH和T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两组E2水平术后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显著(P<0.05).3个治疗周期内研究组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OD后结合氯米芬(CC)能明显改善难治性PCOS患者的排卵和受孕机会.
作者:张庆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可吸收止血微球在LC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将参与该研究的307例行LC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中使用传统止血手段止血.观察组:术中加用可吸收止血微球辅助止血.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2min止血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中2min止血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中应用可吸收止血微球止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丹宇;卫骆云;俞俊峰;吴娜;方东林;俞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效益.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240例有消化道疾病的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检查和经验性胃病药物治疗,干预组采用常规腹部检查基础上加用无痛胃镜检查,按照胃镜检查结果使用胃病药物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诊治效益.结果 干预组消化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消化道疾病年均增长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及药品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无痛胃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效益有明显提高.
作者:蒋远洪;程丛彬;胡暇;邹鲜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不同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2)气腹对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全身麻醉手术女性患者4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20 ~ 60岁,体重指数18~24 kg/m2,按照腹腔镜手术类别,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妇科腹腔镜组(LG组),胆囊腹腔镜组(L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维持用药相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于入室基础值(T0)、气腹即刻(T1)、体位改变后气腹5 min(T2)、气腹后20 min(T3)、放气后5 min(T4)、手术结束后(T5)时记录顺应性(Cl)、阻力(Raw)、气道峰压(Pmax)、平台压(Pplat)、平均压(Pmean)等呼吸动力学参数.结果 气腹后两组的Raw、Pmax、Pplat、Pmean显著升高(P<0.01),LG组放气后,Pmax、Pplat升高(P<0.05),而LC组无明显升高(P>0.05);气腹后两组Cl显著降低(P<0.01),LG组放气后Cl显著降低(P<0.01),而LC组降低(P<0.05).与LG组比较,LC组T2时Cl显著降低(P<0.01),T3时降低(P<0.05).结论 两种腹腔镜手术二氧化碳(CO9气腹对患者呼吸动力学各项指标皆有一定的影响,而妇科手术时的Trendelenburg体位较LC的头高位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更明显.
作者:陈茜;丁芳;陈永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泌尿外科后腹腔镜建立后腹腔的3种方式的耗时、安全性、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施行后腹腔镜术的810例患者,按建腔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B、C3组.A组采用自制气囊法建立后腹腔;B组采用手指分离法建立后腹腔;C组采用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的IUPU法(Istitute of Urology,Peking University),建立后腹腔.分别记录建腔时间、统计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对手术操作的影响及跟踪随访Trocar切口愈合情况等.结果 除A组因1例气囊破裂改为开放手术外,其余均可顺利建立后腹膜腔.建立起的后腹腔均足够大,对手术操作无明显影响.A、B、C3组建立后腹腔的时间分别为:A组(7.3±3.2) min,B组(4.8±2.8) min,C组(3.7±1.8) min,三组间比较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的曲卡切口均愈合良好.但气囊组14例患者术后患侧腰肋部外凸,无明显不适.3组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IUPU法为简便、省时且切口也小;气囊法耗时,气囊有破裂的风险,且术后可能出现患侧腰肋部外凸;而手指法在上述优劣性上介于两者之间.在泌尿外科后腹膜腔建腔中,可采用简便省时的IUPU法,而传统的气囊法并无优势.
作者:吴兴宇;张珂;刘晓龙;戴以恒;代光成;单玉喜;薛波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用于小儿输尿管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小儿输尿管检查手术,随机分为氯胺酮-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KP组),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SP组)和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组(RP组)每组20例.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静脉注射首量后分别静脉泵注异丙酚及镇痛药物.观察并记录围术期心率、血压、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异丙酚使用量、苏醒时间、术后镇静Ramsay评分、躁动评分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等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儿术中的心率、血压、呼吸和脉搏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KP组相比,SP组和RP组的心率、血压、呼吸下降明显(P<0.05).术后苏醒时间KP组明显延长(P<0.05),RP组术后镇静Ramsay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和躁动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异丙酚分别复合氯胺酮、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均能安全用于小儿输尿管镜检查术,但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苏醒期平稳舒适,更适合于小儿日间手术麻醉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灿洲;谭菁瑜;余戴华;杨凤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