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65例报告)

曾瑛

关键词:腹腔镜, 阴式, 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施行LAVH治疗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为(235.0±45.2)mL,术后排气时间为(27.5±6.4)h,术后住院时间为(4.8±1.3)d;术后伤口感染1例,未发生术后出血、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 LAVH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等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 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行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106例行m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13 d,106例患者中93例成功Ⅰ期取净结石(87.7%).13例行Ⅱ期手术,其中2例系因通道建立后出血较多,视野不清,予留置造瘘管7~10 d后Ⅱ期取石.11例有结石残留,其中6例经原通道、2例新建立通道再次行mPCNL取净结石,3例行ESWL.平均尿液转清时间2.5 d,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11d,平均7.5 d.2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热,经抗炎、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mPCNL上尿路结石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波;汪中扬;吴荣佩;孙祥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加或不加联合脏器切除的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20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辅助下全胃根治术4例,其中联合结肠切除3例,联合卵巢切除1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其中联合脾、胰体尾部分切除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2例,其中联合横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全胃切除380 min(350~410 min),近端胃切除236.2 min(210~259 min),远端胃切除273 min(250~310 min),全胃联合脏器切除410 min(370~45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全胃切除500 mL(400~600 mL),近端胃切除120 mL(50~170 mL),远端胃切除140 mL(70~20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2 d(2~4 d),下床活动时间3.3 d(3、4 d),开始进流质时间3.9 d(3~5 d),近期疗效良好.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加或不加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技术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取得和开腹手术相似的结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汪涛;孙念绪;刘青;龙赘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纤维结肠镜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1例报告)

    目的 探讨纤维结肠镜技术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中应用结肠镜完成11例,其中5例根治切除乙状结肠癌及息肉肠段,6例根治切除直肠癌.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纤维结肠镜配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有助于结直肠病灶及切缘的准确定位,在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同时,保证肿瘤的根治性和吻合质量,弥补了腹腔镜手术的缺陷.

    作者:高洁贤;黄时杰;袁一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二孔法肾囊肿去顶术3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二孔技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腋中线髂棘上2 cm切口,置入气腹针达腹膜后间隙,充气压力达14mmHg后置入1 cm套管,放入腹腔镜,利用镜体钝性分离腹膜后间隙,在腹腔镜监视下于腋前线肋下再置入一根1 cm工作套管,行肾囊肿去顶术共30例.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无皮下气肿,手术20~40min,平均住院4.5 d.结论 后腹腔镜二孔技术肾囊肿去顶术避免了操作钳与摄像镜相互干扰,少戳一孔,创伤进一步减小,操作更便捷,值得推广.

    作者:杨长庆;杨佐炎;王兴武;易飞;杨松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镜诊断早期胃癌187例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下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 选择该院开展内镜以来,20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87例,将其内镜下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174/187);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Ⅰ型、Ⅱ型、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5.7%、54.0%及20.3%.结论 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作者:党彤;栗鹏;任丽梅;郭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诊断及治疗性ERCP在肝胆管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经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EST)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进行生长抑素预防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研究.方法 42例胆胰疾病患者同时进行了ERCP、B超和CT检查;ERCP和EST诊治肝胆管结石64例75例次;62例次患者分别于ERCP和EST术前和/或术后应用奥曲肽或施他宁后检测血尿淀粉酶.结果 B超诊断率为26.20%;CT诊断率为66.70%;ERCP诊断率为97.60%.75例次行ERCP或EST,成功70例次,失败5例次,成功率93.33%.36例EST中,胆总管单发结石14例;多发结石19例;33例取石成功.胰管显影30例,占40.00%.8例术后放入鼻胆管引流(ENBD).并发症为ERCP和EST后胃肠道出血2例(2.67%),急性胆管炎1例(1.33%),急性胰腺炎2例(2.67%).用奥曲肽后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17.24%和34.48%;用施他宁者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18.75%和25.00%;对照组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为64.71%和70.58%.奥曲肽组和施他宁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显著减低(P<0.01和P<0.05);施他宁组与奥曲肽组相比血、尿淀粉酶升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淀粉酶血症主要发生在术后6 h内.结论 ERCP诊断胆胰疾病准确率高,EST更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胆管结石的方法.奥曲肽和施他宁可以减少术后患者血、尿淀粉酶的升高.

    作者:吴子刚;叶红军;李伏娥;张秋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镜超声检查术在胃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胃间质瘤患者进行EUS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胃间质瘤在EUS中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边界清晰.采用EUS诊断胃平滑肌瘤16例,胃囊肿2例,胃脂肪瘤1例.手术后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18例,胃平滑肌肉瘤1例.结论 EUS对胃间质瘤诊断率为84.22%,EUS既能显示胃壁各层,又能反映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因此EUS不仅可用于胃间质瘤的诊断,而且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宗春华;徐雷鸣;陈惠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6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施行LAVH治疗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为(235.0±45.2)mL,术后排气时间为(27.5±6.4)h,术后住院时间为(4.8±1.3)d;术后伤口感染1例,未发生术后出血、脂肪液化等并发症.结论 LAVH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病等良性疾病的理想术式.

    作者:曾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我国内镜医师诊疗技术资格评价与考试浅论

    由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向医学内镜设备、器械、材料渗透,在微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机械加工等学科高度发达的时代,理工科与内镜医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密切.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象征,成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内镜医师行业性组织机构和培训基地,统一进行内镜医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内镜的诊治效率.我国内镜医学近10年来发展很快,内镜技术已普及到县级医院,全国目前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已达30余万.

    作者: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急诊应用1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急诊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术(URS)治疗输尿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输尿管镜术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合并持续性肾绞痛、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感染等97例.诊断性URS 15例.结果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取净率98%(96/97);诊断性URS分别诊断输尿管炎性狭窄、结核、息肉、软性结石、肿瘤共15例,均经病理检查并做相应处理.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很高的疗效.其快速及安全性,对合并有持续肾绞痛及其他情况需急诊处理时尤为适宜.本组麻醉方法简单,对患者影响小,可在门诊进行.

    作者:王谷丰;王炜;蒋国华;温洪波;甄旭彦;李建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动脉与呼末CO2差值的变化及两者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丙泊酚或异氟醚麻醉下头低位CO2气腹期间PaCO2、PETCO2变化及二者相关关系.方法 24例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丙泊酚或异氟醚、维库溴铵及芬太尼行全麻诱导及维持,机械通气VT=7 mL/kg,f=14次/min;建立气腹后立即取头低位,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10、20和60 min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同步记录PETCO2并计算二者的差值pa-ETCO2.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PaCO2及PETCO2均显著增加(均P<0.01),气腹后10、60 min时Pa-ETCO2显著增加(P<0.05及P<0.01).气腹后20min时PaCO2与PETCO2相关关系不显著.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期间PaCO2及PETCO2均显著增加,应适当增加通气量,PETCO2不能准确反映PaCO2.

    作者:侯景利;徐世元;周健;许平;刘合年;代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尿道结石的微创、有效、新方法.方法 向尿道内置入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 探针将结石击碎,用取石钳将>3mm碎石取出.结果 28例均一次性成功碎石,碎石率达100%,碎石3~35min,平均16血n.术后3d~1周复查,碎石全部排净,随访6个月无尿道狭窄、结石复发.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和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尿道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贵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微创内镜切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附63例报告)

    目的 介绍微创内镜切取大隐静脉(MIEVH)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中应用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在连续CABG患者中,79例采用传统全程皮肤切口切取大隐静脉,63例采用MIEVH.结果 微创术后腿部并发症明显减少,显著的是切口无感染,下肢的疼痛和水肿明显减轻,切口小美容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全程SVG切口(P<0.05).随访4~13个月(平均8.6个月),搭桥术后效果好.结论 MIEVH安全可行,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正清;孔祥荣;刘晓程;王凯;路万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该组20例多发性肾结石,16例伴鹿角形结石.采用超声引导,局部麻醉下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建立通道,以8.0/9.8 F输尿管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少量残余结石辅以体外碎石.结果 5例一期MPCNL取净结石,5例二期取净结石,6例三期取净结石;2例于MPCNL后1个月行体外碎石治疗,结石排净.总的结石排净率为90%.手术时间100~270min,平均17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MPCNL治疗多发性肾结石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可作为多发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亮;王庆堂;杨航;邓超雄;曹文峰;刘祥丹;陈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在Mirizzi综合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Mirizzi综合征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仔细解剖胆囊管上钛夹后切除胆囊,4例切断胆囊壶腹,残端用纤维蛋白胶+明胶海绵封闭,5例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残端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关闭,3例中转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5例出现胆瘘,引流1~3周胆瘘停止,拔除腹腔引流管痊愈.结论 在腹腔镜下手术或及时中转开腹手术,Mirizzi综合征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程守服;刘树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椎间盘镜在侧方椎管狭窄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后入路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分析其疗效及预后.方法 采用后中入路椎间盘镜操作系统,加用调整微型磨钻、对侧方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椎管扩大.结果 该组37例,疗效满意.结论 MED可用于侧方椎管狭窄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郁忠杰;张云坤;贾晓钧;陶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胰头癌

    国外GAGNER曾经报道10例腹腔镜下Whipple手术[1],国内开展腹腔镜下胰头癌切除术尚少.近我院成功地对1例胰头癌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荣;黄顺荣;梁中骁;罗建强;李辛平;刘天奇;潘金飞;黄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膝关节镜下清理修复术治疗大骨节病的研究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修复术治疗大骨节病膝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31例大骨节病患者,按郭巨灵的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20例,Ⅳ期9例.关节镜下摘除游离体;修整破损的半月板、剥脱的软骨;切削增生的滑膜;打磨股骨髁间窝、内外髁及胫骨平台的骨赘;在软骨破损骨裸露处钻孔.结果 29例随访2年,主观指标:患者自我评价,显效28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客观指标:疼痛指数;关节活动度;行走范围;30°、60°单腿站立.除关节活动度外其余客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修复术对治疗大骨节病膝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易智;凌鸣;罗振群;常彦海;雷海军;马战胜;李建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二孔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

    目的 探讨二孔腹腔镜下实施小儿阑尾切除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以来二孔腹腔镜下实施阑尾切除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患者,51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6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阑尾切除,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二孔腹腔镜下小儿阑尾切除术,创伤小,费用低,方便快捷,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杨运芳;阮翊;胡兵;王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鼻内镜联合等离子射频微创治疗鼻中隔偏曲并下鼻甲肥大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并下鼻甲肥大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对22例鼻中隔偏曲并一侧或双侧下鼻甲肥大的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低温等离子体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微创治疗.结果 22例患者均能在配合局麻下完成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该方法能彻底矫正鼻中隔偏曲,有效的缩小下鼻甲,术后患者鼻塞、头痛改善或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中隔偏曲并下鼻甲肥大应用鼻内镜鼻中隔手术联合等离子射频微创治疗效果明显,创伤小,安全,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弘;梁建平;侯萍;李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