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污染与预防措施

郭宝敏;刘晶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食品卫生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取决于污染物毒性的大小、污染量、摄入量以及机体本身的因素,一般对人体的危害较大.
中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门诊康复指导

    精神病人经过系统治疗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大部分恢复,此时病人的心理和行为都发生一些变化.因此,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关键.康复指导分为住院期间康复指导和门诊康复指导.其中,门诊康复指导是指病人出院后1个月~2年,来门诊复查时应给予的综合康复指导.2003年7月~2004年6月,我院精神科门诊对198例恢复期精神病人进行了康复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梅;詹连香;陈玉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三氧消毒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卫生环境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消毒灭菌方面要求更高.但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一直使我们深感头痛,我们曾使用过熏蒸法、紫外线照射等方法,但空气监测其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近期我们采用三氧消毒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氧消毒杀菌机是以发生臭氧(O3)来进行消毒杀菌的,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都具有极强的杀灭力,具有高效、广谱、无残余污染及应用方便等优点,但温度影响较大,我们在消毒灭菌工作中采用间断,多次的消毒程序经过观察和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脊髓炎患者尿潴留的临床处理及护理体会

    尿潴留是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早期主要症状,建立在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好的情况下,仍存在尿潴留,因此,处理尿潴留的措施是否得当,是一个关系脊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大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

    作者:徐亚敏;任丽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中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手术技术和方式的改进,许多困唯的分娩及阴道助产手术常被较为安全的剖宫产所替代.仰卧位综合征作为一剖宫产的严重合并症,已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正确地预防处理,关系到母婴的安危.作者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本人手术中护理的经验,认为正确有效的处理和配合,能明显地降低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邱艳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晶体是眼球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明且富有弹性.白内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晶体浑浊,使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白内障病人以老年人居多,他们突出的要求是被重视和受尊重,他们感觉和记忆力减退[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白内障治疗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视觉感知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料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余明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合并惊厥的病因探讨

    近8年本院收治的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合并惊厥56例进行临床分析,以寻找可能引起惊厥的原因.发热惊厥时伴高热18例,血钠降低5例,低血钙20例,低血糖3例,另10例可能为低血镁2例及可疑病毒性脑炎8例.考虑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发生惊厥需考虑与高热、低血钙、低血钠、低血糖、低血镁及病毒性脑炎有关.本组病例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无明显后遗症,但也有少数预后不良.

    作者:谢红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供应室带教工作的体会

    供应室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科室,它以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技术,保证了临床,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防止医院内感染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降惠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长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护士长作为基层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工作的质量、病区质量的改现,而护士长的威信直接影响管理效果.护士长的自身品格,知识和才能以及感情等非权利因素,工作中凡事实事求是,处事公正,谦虚谨慎,团结同志,遇事商量,以良好的品德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有效的行施管理职能和领导艺术,才能带好自己的护理队伍.

    作者:赵玉香;张翠荣;齐欣;唐美香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及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生于妊娠20周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即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和子痫期).除表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外,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于危及母儿生命,且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多.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我科于03年收治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31例,进行了积极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使其转危为安,现将本病的防治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卢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40例肝胆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观察与护理

    我院于2003年6月开始应用M-2000型水囊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肝胆结石40例,其效果非常满意.通过40例肝胆结石的临床护理观察,加强碎石疗效,促进排石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

    泌尿系结石是指发生在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的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属于中医石淋、砂淋、血淋、腰痛范畴.本病以突然发作性腰部、侧腹部绞痛,并向大腿根部、外阴部放射为特性,急性发作时多伴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尿色黄赤,甚则尿血,常引起梗阻、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笔者通过临床探索,用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对1例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分析

    1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门诊以右颞顶脑出血收入院,治疗三个月后行康复治疗.患者神清,言语含糊不清,鼻音重,左侧中枢性面舌瘫,上下肢活动协调性差,划线试验右手为20秒,错误次数为10,左手为26秒,错误次数为10.康复治疗前,经简化Fn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74,等级为Ⅱ级,障碍程度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且左侧肩后缩下沉,左右肩不对称,无感觉及认识障碍.

    作者:刘毅;甄敏哲;徐亚敏;孙永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顽固性胸水1例临床病案讨论

    患者柳某,男,60岁.因咳嗽、胸痛2月余,活动后气促1周入院.入院前2月余,患者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少量白色粘液痰、胸背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明显的畏寒、发热、潮热、盗汗、心悸,无双下肢水肿.在院外行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并经抗感染、镇痛、抗痨等对症治疗1月余后,其症状时好时差.在入院前1周,病员出现活动后气促,以重体力劳动为甚.有40年吸烟史,每天在20支以上.

    作者:李金博;向传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药及耳穴治疗慢性咽炎198例

    笔者1999年以来,采用中药及耳穴治疗慢性咽炎患者198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黎中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留置针在老年病人使用过程中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采用双盲法,由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者、封管者及拔管者填写病人使用留置针情况.结果:留置针尽量使用在意识清楚且主动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上肢优于下肢;血液循环好的部位优于血液循环差的部位;封管液生理盐水优于肝素稀释液.结论:通过对156例老年病人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和留置时间封管方法的观察,发现留置时间的长短与病人意识状态、穿刺部位、穿刺技术、输注药物、血管局部情况及封管方法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张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耳针加体针治疗失眠32例

    1一般资料患者共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小者13岁,大者54岁.病程短者一个月,长者3年.

    作者:刘万宏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草药治疗早期中风1例

    20多年来,中草药治疗中风多例,患者满意,现将1例报告如下.1病案举例某男,70岁,农民.2004年3月29日就诊.家属代诉:昨夜头晕目眩,继则右半身行动障碍,言语不清.

    作者:周方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应急性溃疡37例临床分析

    应急性溃疡(stress ulcer su)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院1999年8月至2004年5月,电子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应急性溃疡37例进行分析探讨,以总结如何诊治应急性溃疡.

    作者:向立强;马雪飞;李召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羊水过多行人工破膜致子宫胎盘卒中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王建青,女,26岁.因孕36+5W,不规则腹胀2日,于2004年10月20日9AM入院.产科查宫高26cm,腹围91cm,胎位LOA,胎心136次/分.肛诊: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B超示双顶径8.2cm,羊水池大平面9.1cm,胎盘Ⅱ度.血红蛋白9.2g/dl.其余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入院拟诊:宫内孕36+5W,G2P1,LOA,先兆早产,羊水过多,妊娠合并轻度贫血.入院后行纠贫、解痉、镇静等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于2001年12月21日9:50AM行肛诊,宫口开大5cm,头位,胎心136次/分,行人工破膜,破膜后羊水量多,胎儿横位,胎心弱,给予吸氧,嘱其左侧卧位.

    作者:冯惠;李玉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论从患者角度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

    据长期现察日常医务.谴不符医学伦理不良现象,阐明医学伦理教育的紧靠迫性,苟忽视之,更多或明或暗的危害时刻潜行在人们身边,从三方面讨论:一是医学相互善变,勿强人所难,更忌为达个人目地,妄加报复.遇有不幸应冷静处理.二是身患传染病要尽早隔离治疗,公共场所勿招摇免扩散.三是抵制迷信,相信科学.

    作者:王起槐;罗云华;曾明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