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术后肝功能变化160例临床分析

葛敦钧;许跃明;程云霄;钱峰;周笋洪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肝功能
摘要:本文通过对1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24h、术后24h、72h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腹腔镜术虽创伤较小,但术后病人的ALT、AST、TBil、DBil可有短暂、轻度升高,TP稍有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对LC术后肝功能变化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超声和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附40例分析)

    该文评价了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nography,IOUS)和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4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术中利用IOUS对结石行诊断性定位,并在IOUS引导下常规取石,胆道镜取石,经肝表面切开肝管取石,肝段切除,结果表明:IOUS引导结合多种取石方法取石彻底干净,残余结石率为0(0/40),结论:IOUS在肝胆道结石术中定位准确,引导取石,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减少结石残留有其重要价值.

    作者:梁国健;彭和平;陈德;胡以则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

    为了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VP)的治疗效果,6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施行了TVP.汽化的前列腺平均重量57.6g,手术平均时间41min,术中出血量20~120ml.42例病人获得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前列腺症状评分从术前(17.6±5.3)降至(5.9±2.1)和(4.2±1.3),大尿流率从术前的(7.4±3.0)ml/s增加到(15.3±2.8)ml/s和(17.3±1.4)ml/s,剩余尿由术前(57±20)ml降至(37±11)ml和(43±9)ml.TVP具有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特点,并提出了TVP注意事项.

    作者:王栋;窦启峰;张英杰;苏泽轩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输卵管钛合金夹绝育术10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视下以钛合金夹进行输卵管绝育的优点.方法:腹腔镜直视下以特制钛合金夹夹闭输卵管.结果:100例患者平均手术14.5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15d,随访无失败病例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输卵管钛合金夹绝育术效果可靠.

    作者:黄东;蔡絮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手术使用电动切割器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客观评价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内窥镜下手术使用电动微型切割器的疗效,对96例鼻窦鼻炎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器械及常规手术器械基础上加用电动切割器进行手术.术后通过随访和内窥镜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手术并发症和临床治愈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临床症状减轻率大致相同; 使用电动切割器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常规手术器械组;手术并发症则低于常规手术器械组.结论: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使用电动切割器的手术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手术器械组,手术并发症则明显减少.电动切割器确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它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内窥镜鼻窦手术器械的又一重大发展.

    作者:叶兆熊;程慰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

    输尿管结石引起梗阻、感染时易形成肾积脓,患者可出现严重症状,临床上往往需急诊手术治疗.我们用输尿管镜经尿道取石治疗结石梗阻性脓肾,成功地取出结石,解除梗阻,迅速控制感染,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翁志梁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ERCP在胰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患者均行胰胆管造影,并和B超检查进行了对照.结果:胰胆管显影正常者8例,异常者64例,其中胆管结石39例,胰胆肿瘤11例.插管失败者4例,插管造影成功率94.4%.B超诊断符合率为40.5%.结论: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ERCP优于B超.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林国伟;李剑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825例湖南人大肠息肉的分析

    大肠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其发生与肠道息肉有关.有关大肠息肉的分析在我国报道较多,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本文就湖南地区825例大肠息肉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地区大肠息肉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年龄的分布规律.

    作者:粟芹;李镇麟;汪春莲;卢放根;吴小平;廖克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电凝电切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附46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在国内开展了7年多的时间,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欢迎,并在国内得以迅速普及.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费用较高,并且随着磁共振、CT等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体内存留的钛夹会对磁共振、CT等检查方法产生干扰,而导致诊断上的困难,所以我院在1998年2月~1998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电凝电切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共46例,术中未用一个钛夹,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浩雷;方登华;李奎;梁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气管切开并顽固性肺部感染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气管切开并顽固性肺部感染的价值.方法:用纤支镜经气管套管进镜,对肺部感染部位进行37℃左右无菌生理盐水灌洗治疗,术后局部应用抗生素.结果:对10例患者治疗,疗效显著者7例,有效2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90%.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治疗气管切开合并顽固性肺部感染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继旺;史秀华;张黎明;张修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管损伤的临床经验

    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减少和避免胆管损伤是腔镜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自1994年5月~1998年11月连续完成LC 350例,未发生1例胆管损伤[1].本文就LC中如何防止胆管损伤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许跃明;葛敦钧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替代胃镜取婴儿胃内异物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1月.3天前玩耍时误吞铅笔刀,无任何不适反应,家人发现后急送我院.胸腹平片见左上腹有一异物影,长约6cm,宽1cm,形状与普通铅笔刀相仿,拟诊胃内异物.在无小儿胃镜情况下,决定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替代胃镜.

    作者:李德林;孙桂明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行肾囊肿去顶治疗

    我院1998年6~10月,共进行经皮肾镜治疗肾囊肿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鸿钧;董泽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自制腹壁提拉器辅低压气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有效方法.该院自1994年10月~1997年12月利用自制的腹壁提拉器在低腹压状态下施行了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疼痛较单独使用腹壁提拉器为轻,随访2个月~3年,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此术式为多数病人,尤其心肺功能不良的老年病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帮助.

    作者:孟凡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电视内窥镜定向清除并基因工程链激酶灌引的临床应用

    采用电视脑内窥镜定向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脑内血肿并基因工程链激酶(r-SK)灌注引流治疗7例病人.内窥镜清除血肿在50%以上,余者局部用r-SK排出血肿量约10~25ml,平均16ml,无1例发生再出血及过敏反应,无死亡病人,按脑血管病疗效评分,均为优良.认为采用电视内窥镜定向清除血肿并r-SK局部应用溶化引流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微创神经外科和基固工程药物结合应用的新思路,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杨军;潘树茂;刘运祥;关茂武;张庆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针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

    目的:探讨针型腹腔镜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前景.方法:自1997年8~10月,应用2mm针型腹腔镜及器械进行诊断或手术共38例.根据术中取出物的大小,第一穿刺孔直径分别为2mm,5mm或10mm.第2,3穿刺孔直径均为2mm.手术包括: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局部MTX注射,输卵管结扎术,卵巢囊肿剥除术,黄体破裂止血术,黄素囊肿穿刺术,子宫浆膜下肌瘤剥除术,盆腔粘连分解等.结果:37例在针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时间72min;出血量15ml;术后平均高体温37.4℃;尿管12h拔除;术后第1天患者可起床自由活动;伤口I/甲愈合.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针型腹腔镜手术具有对患者创伤更加小,恢复快等特点,主要适用于诊断和简单的手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倪云翔;凌耘;邵敬於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胃癌内镜活检组织nm23,CD44V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胃癌活检组织nm23,CD44V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组织nm23、CD44V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并发现nm23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CD44V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提示这一方法可作为胃癌术前估计预后的一项指标.

    作者:张立玮;王士杰;王顺平;李英赛;丛庆文;吴明利;左连富;郭建文;刘江惠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研究

    1996年7月~1997年8月,经胸腔镜共进行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5例,其中3例经标准VATS手术切除,2例因肿物直径小于1cm,术中难以定位而采用经胸腔镜辅助加小切口切除,手术效果满意,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与传统开胸相比,VATS有创伤小、痛苦轻、进食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经济、符合美容要求等明显优点,高龄、心肺功能不全而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更适合选用该项技术,且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经经验积累,完全可以替代开胸手术.

    作者:王红岩;刘桐林;陈鸿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5耳中耳疾病患者,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耳,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25耳,分泌性中耳炎15耳.分别在手术中及前、后进行耳内窥镜检查.结果:耳内窥镜检查能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如:上鼓室、后鼓室、鼓窦入口、咽鼓管鼓口等,易于发现中耳病变,降低病变复发率.结论:耳内窥镜检查为中耳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欣;田湘娥;萧健云;方俭生;冯永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对老年血痰28例病因诊断

    血痰是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它是呼吸道疾病及其它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据文献报导它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肺癌等,为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对老年血痰患者的诊断价值,我们将我院60岁以上的咯血痰患者进行了纤支镜检,以寻找病因.

    作者:王云峰;王珏;唐建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治进展

    大肠癌在发达国家已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美国每年有15万以上患大肠癌而每年有5万人死于该疾病[1].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大肠癌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据国内报道上海大肠癌发病率从1966年的6.6/10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24/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自第6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胃癌、肺癌、食道癌.

    作者:塔西乌(ELH.I.M.TASSIOU);姚礼庆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