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拉萨市各县区2007年前三季度痰涂片室间质量控制情况分析

普仓;李斌

关键词:拉萨市, 痰涂片, 室间质量控制
摘要: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痰结核菌检查对于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和制订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是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肥胖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饮食营养习惯等影响,婴幼儿中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我院门诊注射室头皮针穿刺量在3500~4000/月左右,其中约10%为肥胖小儿,穿刺难度较大,常因穿刺困难造成不良影响如患儿放弃输液、挑护士等.

    作者:林雪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祛湿化痰除瘀方治疗血管性痴呆43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湿化痰除瘀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82倒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尼莫地平、哈佰因常规剂量用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中药祛湿化痰除瘀方一剂,一疗程为15天,连服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5%,二者差异高度显著(P<0.01),HDS-R评分也相应提高,分别为22.84±4.69和15.22±5.47,差异也显著(P<0.05).结论:用中药祛湿化痰除瘀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明显提高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跃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7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不足,机体的代谢和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减低,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特异性差,易引起误诊误治.据资料记载,甲减发病率(包括亚临床甲减)达5.85%,而误诊率高达38.3%,误诊涉及消化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精神科、妇产科等科室几十种病症.

    作者:胡建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应用多西环素和安达芬治疗宫颈支原体的体会

    解脲支原体(UU)与人型支原体(MH)是非淋球菌性尿道(宫颈)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UU感染可引起化脓性子宫颈炎,也是多种妇产科疾病潜在的致病因素.宫颈炎又是妇科的常见病,占妇科门诊病人的2/3.

    作者:朱可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不同气管切开套管常见并发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对不同方式气管切开患者的观察比较其优缺点并指导护理实践.方法:应用医学统计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硅胶套管组患者痰痴堵管率显著高于金属套管组;硅胶套管组患者发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率低于金属套管组;硅胶套管组出血的发生率与金属套管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结论:应用硅胶套管的湿化应多于金属套管的湿化;硅胶套管有效降低了误吸的发生.

    作者:彭桂花;李凤英;于朝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平衡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6例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快速针刺肘痛穴和臀痛穴,不留针.结果:36例中,痊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结论:此法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疗效确切.

    作者:李琍;李淑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剖析近4年剖宫产率的趋势及剖宫产指征百分比,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对2003年至2006年间我院产科住院产妇的足月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胎头吸引术、臀牵引术等阴道助产术呈逐年下降趋势.②无指征剖宫产术(社会因素)的比例逐年增加.结论:目前剖宫产手术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范围,越来越多的来自孕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作者:张文华;尉风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胃肠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草酸铂联合替加氟、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肠癌的疗效.方法: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入,d1;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g/m2,静脉滴入,d1-5;替加氟20mg/kg,静脉滴入,4~6小时,d1-5,(cf进入1小时后)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全组CR1例,PR12例,SD14例,PD5例,总有效率40.6%.初治有效率45.4%,复治有效率38.1%,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41.7%和37.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结论:草酸铂联合替加氟及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方案疗效肯定,经济实用,毒性可耐受.

    作者:王亚杰;康健;王亚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1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88例,多发肌瘤3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44例,剖宫产74例.剖宫产同时肌瘤剔除术50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

    作者:蔡林燕;陈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病房健康教育需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型的整体护理模式正代替着传统的功能制护理,这是护理工作的一项改革,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由之路.在中医院也相继探索性地在护理方式改革中实施了整体护理.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做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晴霞;戴丽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研究

    消化道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又是病情危重的主要征兆.其发生主要是诱发应激性溃疡,并与病人既往有胃、肝病史和位于下丘脑、脑干部的损伤或手术关系密切.

    作者:戴盛蓉;任雯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纯净水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百姓的保健意识也随之增长,饮水观念的更新,纯净水以其纯净、不含杂质及添加剂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各种瓶(桶)装纯净水已走进千家万户.但由于纯净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和抑菌剂,受污染的纯净水中的微生物会迅速繁殖,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还使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作者:隋玉杰;周凤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4例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30例.服药两周,现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后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病次数、持续时间及24h心电图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活血化瘀确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之一,但详细机理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跃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它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和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郑玉华;陈秀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

    外周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药物治疗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途径,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现由于输液外渗而导致急剧的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肢体局部急剧肿胀、胀痛、皮色改变,皮下出现条索状硬结等,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休息.

    作者:张志芳;乔瑞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MOTIC数码互动显微教学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数码互动显微教学系统是传统显微镜技术和IT技术、数码摄像及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弥补了传统显微镜功能的不足,大大提升了显微观察实验教学的质量.

    作者:潘利明;林志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成功抢救1例产后大出血致DIC的护理配合

    我院于本年9月成功抢救1例双胎妊娠,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术后大出血致DIC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我院医护人员互相合作,积极配合,取得了抢救成功.特别在抢救护理配合过程中,我们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救护,密切观察病情,以高超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稳、准、快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为成功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为垂危的病人挽回了生命.

    作者:蔡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为内科常见的急重症,起病急、死亡率高.早期进行溶栓治疗重健血供是缩小梗死范围有效的一种积极治疗方法.

    作者:田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负荷过重,心肌病损及收缩力减弱,都可导致心力衰竭,临床上以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和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常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结局.

    作者:田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16例分析

    目的: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分娩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4年间16倒产科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因胎盘早剥引起DIC,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引起失血性休克,是子宫切除的主要指征,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抢救产妇生命.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加强产时监护,严格防止产科并发症,及时有效地控制产科大出血.

    作者:徐春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