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上腺分泌雄激素与前列腺癌

李珲;辛殿祺;那彦群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雄激素类, 肾上腺
摘要:临床医生在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雄激素全部阻断.但是近年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前列腺细胞在体内增殖是多因素结果,不是单纯雄激素作用结果.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在正常男性服用适量雄激素可能起到预防前列腺癌发生的作用.肾上腺来源雄激素和前列腺癌的复发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相关文献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外科手术治疗仍有应用价值;微创治疗损伤小,经尿道手术是发展方向.本文就该病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文峰;宋永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睾丸发育和分化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胚胎性腺在发育分化形成睾丸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外通路的调控机制.本文主要阐述睾丸发育起始阶段的调控过程及其表达的转录因子.

    作者:李岩;苏建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家族性IgA肾病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IgA肾病是常见的病理类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不断有IgA肾病家族聚集性发生的报道,进一步研究证实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遗传易感性有关,为IgA肾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板.本文就IgA肾病家族聚集现象,相关致病基因研究进展作一,并创造性地提出可疑致病基因位点.

    作者:张颖娟;秦伟;樊均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RNA干扰(RNAi)是指生物体内由双链RNA(dsRNA)介导同源序列mRNA的特异性降解,从而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近年来,随着对RNAi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作用机制正逐步阐明;同时作为阻断基因表达的新手段,RNAi技术也日趋完善和成熟.它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为RNAi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RNAi技术的有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缪应业;刘家云;田晋洪;苏明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epsin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Hepsin是近筛查发现的在前列腺癌中高表达的基因,其编码一种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的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Hepsin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范志强;徐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前列腺内药物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望成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并已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关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消融研究进展.

    作者:陈晖;詹炳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PDEF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表达的关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是由前列腺上皮分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前列腺癌临床筛查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具备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多种因素在不同阶段发挥着对PSA的调控作用.PDEF是Ets家族成员之一,它通过多种途径对PSA的表达进行调控,特别是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PSA表达中,通过PSA启动子及雄激素受体(AR androgen receptor)发挥其对PSA表达的正向调控作用.本文就PDEF结构及其与PSA表达关系及相关研究进展做作一综述.

    作者:黄建华;许云飞;黄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是两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常与炎症改变并存,并且具有相互诱导的关系.本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王龙;王维佳;杨金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条件增殖性腺病毒及其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条件增殖性腺病毒(conditionally replicative adenovirus,CRAds)以其只能在肿瘤细胞内特异性地增殖并裂解肿瘤细胞的特性,而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其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已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现就CRAds的发现、分子结构与功能特点、肿瘤靶向性的机理及其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郑典宝;郑骏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具强烈血管收缩作用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细胞因子,在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认为ET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o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的进展关系密切,ET受体拮抗剂可延缓HRPC的进程.

    作者:姜彦飞;贾瑞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肾上腺分泌雄激素与前列腺癌

    临床医生在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雄激素全部阻断.但是近年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前列腺细胞在体内增殖是多因素结果,不是单纯雄激素作用结果.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高.在正常男性服用适量雄激素可能起到预防前列腺癌发生的作用.肾上腺来源雄激素和前列腺癌的复发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李珲;辛殿祺;那彦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肾脏在特发性高钙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特发性高钙尿是草酸钙结石病人常见的代谢异常,而肾脏在特发性高钙尿形成中的作用较复杂,本文从肾脏维生素D受体、钙敏感受体和氯离子通道等几个方面讨论了肾脏对钙的转运异常与特发性高钙尿的关系.

    作者:席启林;王少刚;叶章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IgA肾病是世界各地目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未明,病理与临床之间的联系呈现多样化,治疗上亦存在不少争议,其预后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针对IgA肾病的各个环节仍有较多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该病近年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文伦;黄朝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分级、分期的关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自前列腺上皮分泌后,以高浓度储存于导管腔内,极少部分通过组织屏障进入血循环,成为血清PSA.随着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leason score,GS)的升高,组织的恶性度升高,组织屏障受破坏加重,同时组织中血管分布更丰富,更多的PSA漏(leakage)到和/或转运(transport)到周围血循环中,导致血清PSA水平升高.分期越晚,血清PSA水平越高.可将血清PSA与GS、临床分期等影响分期的因素联合起来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终病理分期.

    作者:宋刚;周利群;那彦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megsin与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系膜细胞在维持肾小球结构、功能和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近来发现在系膜细胞中优势表达的megsin基因可能在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egsin是serpin超家族的新成员,在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且过度表达megsin的转基因小鼠亦出现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扩张并伴有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蛋白组学的研究发现,megsin可与plasmin结合并抑制plasmin的活性.进一步对megsin的研究可为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李霖;李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机制

    马兜铃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坏死或凋亡等诸多因素在马兜铃酸肾病的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童延清;候火明;朴志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雄激素受体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

    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基因AREI G/A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影响了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及血清PSA水平的变化,本文就近年来AR基因与PSA基因多态性和前列腺癌易感性间的关系作一,并着重讨论了AR基因与PSA基因多态性交互作用对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

    作者:徐郑;钱立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GnRH激动剂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进展

    本文介绍GnRH激动剂可作为阻断睾丸来源的雄激素的佳选择,应用GnRH激动剂进行药物去势以来,凭借其优势逐步替代雌激素治疗与手术治疗,并且在联合治疗方案出现后,在延长患者生命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作者:熊祖泉;丁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两种非铝非钙新型磷结合剂的药理与临床

    尿毒症所致高磷血症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并与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增加相关,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限制磷摄入、充分透析、应用磷结合剂以及必要时采用甲状旁腺切除术.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非铝非钙新型磷结合剂司维拉姆及碳酸镧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尿毒症患者的高磷血症,而很少引起高钙血症,更适合于尿毒症、特别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

    作者:黄新忠;范亚平;蒋季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放射治疗处于重要的地位.早期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疗效与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相近.而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有远处转移者放疗也可减轻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等.本文主要对前列腺癌放疗新应用情况及技术新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毅;洪宝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