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临床特征研究

邹华容;黄书勤

关键词:急诊胸痛, 心理状态,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更好的诊疗患者.方法 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因胸痛收治入院的250例患者,其中心源性胸痛130例,非心源性胸痛120例,结合患者病史及胸痛特点,并通过心理问答测试卷,进而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等对症治疗.结果 经过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测定后,其中,心源性胸痛患者发生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总概率76.9%,而非心源性胸痛发生总概率58.3%,很明显心源性胸痛患者发生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的概率比非心源性胸痛高.结论 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史及临床胸痛特点,了解患者相应的心理状态,对进一步诊疗胸痛有极大的帮助及临床意义,防止医疗资源浪费,预防误诊的发生.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采取中医体质辨识前后效果,并将未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前设为对照组,实施后设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中医体质辨识认知程度、血压控制良好率以及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分别为85.00%、81.25%及96.88%,高于对照组33.13%、45.00%及66.25%,(P<0.05).结论 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中,对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有明显作用,促使患者主动控制自身血压,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其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郭明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及心理指导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及心理指导分析,为临床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心理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51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至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实施心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抑郁情况,并比较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患儿干预前、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及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发生了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及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发生了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实施心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不良情绪,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智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效果进行.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9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81.5%;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症状积分(14.52±1.3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5.73±2.52)分,两组患者之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治疗抑郁症患者中,将奥氮平与帕罗西汀进行联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分析其推广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使用同样的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依靠运动功能量表(FMA)与巴塞尔指数来判断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FMA和巴塞尔指数的评分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但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的早期康复效果,在语言和肢体的恢复上都起到了显著效果,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谭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目的 分析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抑郁症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HAMD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HAMD明显下降,就改善幅度来讲,观察组明显更好,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为95.83%.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病患,使用阿戈美拉汀,能取得临床效果,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白剑文;高瑞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和研究在急诊内科中,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消化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情况以及早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内科,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采取消化内镜治疗方式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快速地止血,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白儒琳;李顺杰;陈春玲;柳一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对两组患者FMA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行为护理运用于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能够减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在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俊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实验组(n=58)和常规组(n=58),常规组应用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触觉、运动、痛觉功能评分,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状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55%)高于常规组(77.59%);实验组治疗后的触觉、痛觉以及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状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进一步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吴学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归芍地黄汤治疗闭经及相关心理护理临床经验浅谈

    目的 探究采用归芍地黄汤进行治疗闭经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在本院科室接受治疗的45例闭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通常服用归芍地黄汤,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5例闭经患者通过1~3个疗程的治疗,43例患者月经全部恢复,还有2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经过随访2年没有复发.结论 :归芍地黄汤的主要作用是活血行瘀、理气活血对闭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服用比较方便和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艳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对妇女保健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与分析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在妇女保健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6例孕妇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妇幼保健模式,观察组78例,采用全程化妇幼保健模式.对两组孕妇住院情况及不良妊娠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孕妇住院情况明显超过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妊娠总发生率明显偏低,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化妇幼保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孕妇不良妊娠发生率,且孕妇住院情况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昌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预防和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新进展

    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虽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容易引发静脉炎,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护理的具体方法,深入研究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治疗新进展,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葛慧媛;彭德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心理满意度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50例行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50例行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开腹组,对比手术情况、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开腹组患者均明显缩短,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者患者对治疗过程及结果的心理满意度为98%(49/50),高于对照组的82%(41/50).结论 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比较,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临床对术式和效果进行大样本、长时间随访验证.

    作者:卜祥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多元化护理,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茜;常文红;曹宏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选取我院胃癌术后化疗患者84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针对性护理,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乔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小儿哮喘治疗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小儿哮喘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教育组,对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教育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服务,通过临床统计两组患儿6个月发病次数和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对比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教育组患儿6个月发病次数和住院天数均低于常规组病患(P<0.05),并且教育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实施合理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患儿哮喘症状的发病次数,减少住院时间,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治疗和心理效果分析

    目的 本文对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03例癫痫病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拉莫三嗪片治疗,治疗3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4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77%和21.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癫痫病患者的表现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时候应该对患者的疾病历史和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通过综合判断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与拉莫三嗪片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大大缓解患者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莉杰;李双英;王晓炜;宋贺楠;贾文静;孙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氮平辅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52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奥氮平辅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奥氮平辅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者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使用帕罗西汀,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奥氮平,分析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HAMD以及BPRS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而言,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述分数下降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小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者,使用奥氮平辅助治疗,能全面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登发;匡晓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孕中期引产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孕中期引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0例孕中期引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予以利凡诺+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引产成功率、住院时间、大出血发生率等临床相关指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同期SAS、SD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1).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7.78%(88/9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0.00%(81/90),P<0.05];大出血率为2.22%(2/9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00%(9/90),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8.89%(89/90).结论 对孕中期引产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预后效果更佳,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收诊的72例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有36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8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联合布拉氏酵母菌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李振;邓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盘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盘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盘针手法组60例,普通针刺组60例,从腰围、臀围、大腿围及体重指数变化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 盘针手法组明显减少患者的腰围、臀围、大腿围及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盘针手法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

    作者:徐春梅;马政涛;刘芷妤;张一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