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

张桂艳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 宫外孕, 不良情绪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患者术后不良情绪及焦虑状态影响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妇产科性宫外孕手术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性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宫外孕患者可以减少患者术后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例数为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加心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分值差异极小,干预后其情况明显缓解,但是观察组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自我接纳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保证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降低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接纳程度,进而保证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俊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治疗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中辅以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对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联合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并给予心理辅导.结果 通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FEV1(2.01±0.13)L、FVC(3.20±0.25)L、PEF(2.00±0.17)L/s、治疗有效率97.30%,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咳嗽、喘息、咳痰、反流等为主,应该及时给予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旭东;肖丹丹;董楠;曲芳;邵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孕中期引产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对孕中期引产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80例孕中期引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予以利凡诺+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组(90例)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引产成功率、住院时间、大出血发生率等临床相关指标,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观察组同期SAS、SDS评分均显著更低(P<0.01).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7.78%(88/9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0.00%(81/90),P<0.05];大出血率为2.22%(2/9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00%(9/90),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8.89%(89/90).结论 对孕中期引产患者应用药物联合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预后效果更佳,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脂肪肝与病毒性肝炎B超鉴别诊断结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B超在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患者各78例,按照疾病类型不同分为脂肪肝组和病毒性肝炎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相同的B超检查.记录比较两组检查准确率及B超影像图特征.结果 脂肪肝组检查准确率为93.59%(73/78),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73.08%(57/78),P<0.01].脂肪肝组肝大、回声弥漫增强、管腔减少发生率依次为100.00%、100.00%、92.31%,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61.54%、20.51%、35.90%,P<0.01);但脾大、胆囊炎样变发生率分别为1.28%、17.95%,均显著低于病毒性肝炎组(92.31%、84.62%,P<0.01).结论 B超检查用于鉴别诊断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准确率均较高,且诊断结果存在一定区分度,为两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作者:王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药学服务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行中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干预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药学服务,分析两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中药治疗治疗过程中增加中药药学服务,对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初次服毒与重复服毒患者心理问题与心理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初次服毒与重复服毒患者心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急诊室经抢救后意识清醒的服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有过往服毒史分为初次组63例以及重复组59例.依次采用SCL-90症状自评分量表、焦虑自评分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分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焦虑倾向以及抑郁倾向.结果 两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分量表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历年综合人群评分(P<0.05),且重复组患者各因子评分均明显初次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评分(P<0.05),且重复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初次组患者(P<0.05),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次服毒以及重复服毒患者均存在心理问题,且重复服毒患者心理问题明显严重于初次服毒患者.临床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服毒患者的心理护理,且应对初次服毒与重复服毒患者实施差异化心理护理.

    作者:李颖;李晓英;赵颖;才立云;张援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6例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实验组(n=58)和常规组(n=58),常规组应用康复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触觉、运动、痛觉功能评分,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状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55%)高于常规组(77.59%);实验组治疗后的触觉、痛觉以及运动功能评分以及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异常状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进一步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吴学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采取中医体质辨识前后效果,并将未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前设为对照组,实施后设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中医体质辨识认知程度、血压控制良好率以及对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分别为85.00%、81.25%及96.88%,高于对照组33.13%、45.00%及66.25%,(P<0.05).结论 将中医体质辨识应用于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工作中,对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有明显作用,促使患者主动控制自身血压,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其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郭明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预防和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新进展

    胺碘酮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虽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容易引发静脉炎,影响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文章详细分析了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原因,探讨其预防和护理的具体方法,深入研究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治疗新进展,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葛慧媛;彭德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n=40)和常规护理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出现时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PaO2、FVC、FEV1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10.0%(4/4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5.0%(10/40)(P<0.05),肺部感染持续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肺部体征出现时间显著长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满意度95.0%(38/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7.5%(31/40)(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老年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好.

    作者:邹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归芍地黄汤治疗闭经及相关心理护理临床经验浅谈

    目的 探究采用归芍地黄汤进行治疗闭经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15年~2017年在本院科室接受治疗的45例闭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通常服用归芍地黄汤,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5例闭经患者通过1~3个疗程的治疗,43例患者月经全部恢复,还有2例患者中途放弃治疗,经过随访2年没有复发.结论 :归芍地黄汤的主要作用是活血行瘀、理气活血对闭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服用比较方便和简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肖艳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盘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盘针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盘针手法组60例,普通针刺组60例,从腰围、臀围、大腿围及体重指数变化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 盘针手法组明显减少患者的腰围、臀围、大腿围及体重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盘针手法具有治愈率高,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特点.

    作者:徐春梅;马政涛;刘芷妤;张一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课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微课为支撑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专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护理专业两个班110人,随机抽选1个班为试验组,1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周期性考试总成绩;采用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当前实施的教学模式评价.结果 试验组考试总成绩及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100%(64人),对照组满意度90.57%(48人),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是现有护理专科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一个良好补充,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环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气压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体感觉的干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体感觉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在承德市围场县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5例1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肢气压治疗.结果 :80%以上的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前均匀较大提高.结论 气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雅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方向和心理疏导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由于家庭的不完整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引起的心理问题和孩子的教育发展的方向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问题的疏导和教育方法的引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单亲家庭的现状着手,对孩子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方向进行了研究讨论,以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孟庆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及心理指导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及心理指导分析,为临床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心理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诊的51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至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实施心理干预,分析两组儿童的抑郁情况,并比较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患儿干预前、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及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发生了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及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儿SAS、SDS评分均发生了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抑郁情绪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健康儿童,实施心理干预可显著减少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小儿不良情绪,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智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观察

    目的 分析阿戈美拉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抑郁症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HAMD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HAMD明显下降,就改善幅度来讲,观察组明显更好,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观察组为95.83%.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 对于抑郁症病患,使用阿戈美拉汀,能取得临床效果,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白剑文;高瑞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和研究在急诊内科中,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采取随机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消化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情况以及早出血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76.67%,P<0.05),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再出血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内科,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采取消化内镜治疗方式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快速地止血,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春;白儒琳;李顺杰;陈春玲;柳一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身心健康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门诊部及上级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0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MMSE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尹占斌;于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哲学和人生》的教学反思

    哲学和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是研究人对生活的态度、人对世界的态度.哲学和生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轻松愉快的.哲学和生活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珍惜生命.本文研究生命教育在哲学和生活教学中的意义和教学经验.

    作者:冉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