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穿刺活检

华立新;张杰秀;吴宏飞;眭元庚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穿刺术, 活组织检查
摘要:前列腺癌的确诊需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获得癌性组织,近年来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和技术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本文就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和方法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现状

    血液透析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献血者.本文就血液透析这个特殊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预后及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毛慧娟;王笑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lusterin在前列腺凋亡中的作用研究现状

    Clusterin在前列腺去势后表达开始明显增加,但是目前对它在前列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还有争议.本文讨论了clusterin表达的诱导因素、作用机制及它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王旭亮;牛远杰;马腾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

    PSA是由前列腺和尿道旁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作为已知的唯一前列腺癌标记物,已成为目前常用的一线前列腺癌普查手段.本文就目前PSA系统在该领域中的使用以及新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可;吴铁球;杨金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血管形成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多种血管生成正负调节因子的特点进行阐述.

    作者:缪江伟;蔡松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MCMs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诊断、预后中的应用

    MCMs是一种近期研究发现的DNA复制启动因子,它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对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诊断及预后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顾斌;孔宪国;黄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血清心脏肌钙蛋白T/I(cTnT/I)在心肌损害时升高,且cTnT/I可作为鉴别微小心肌损害的一个特异的生化指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几乎100%合并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慢性肾衰患者的cTnT/I升高.本文综述了cTnT/I的分布、结构、功能、表达特点、代谢特点、检测方法及其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异常变化、发生机制以及对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谭若芸;赵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前列腺癌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就影响前列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为预防及筛选前列腺癌提供参考.

    作者:吴铁球;李可;杨金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霉酚酸酯(MMF),其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是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选择性抑制剂,对淋巴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可抑制单核细胞、系膜细胞的增殖、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产生.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中除了糖脂代谢紊乱、血液动力学异常,炎症可能在DN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基于这一机制,MMF开始用于DN的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前景.

    作者:李静;李荣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偶发癌

    前列腺偶发癌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治疗中偶然发现的,它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前列腺增生的非手术治疗和不获取标本手术治疗的发展可能使它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使一些患者发展到前列腺癌的较晚期才得以诊治.获得前列腺偶发癌的真正分期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前列腺偶发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有争议,如何针对患者个体选择佳的治疗方法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作者:戴波;叶定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

    介绍德国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癌进展,重点介绍其手术适应症、手术经验以及腹腔镜和机械手辅助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现状.

    作者:李金华;周四维;陈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4d在移植肾排异中的应用

    C4d是补体经典途径激活以后补体C4的降解产物,能与内皮细胞共价结合.当肾移植患者发生含有体液性成分的排异时,由于免疫因素的参与,常伴有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管周毛细血管C4d的沉积.从而C4d可作为在移植肾排异时存在体液性成分的重要诊断标准.本文综述了C4d的检测方法,及在预测其排异预后和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文卿;陈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研究新进展

    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心肌、瓣膜、血管壁的异位钙化是ESRD患者CVD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来临床和实验研究显示高磷、炎症、脂质代谢异常、氧化压力、E-选择素的多态性等多种因素与血管钙化有关.本文就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机制的新认识作一综述.

    作者:张萍;陈江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肾组织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终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特征,其机理涉及多种因素,确切机理尚不明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信号传导通路在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纤维化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梅;邓安国;冯玉锡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整合素连接激酶与肾脏疾病

    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以同整合素b1、b3亚基胞浆域结合,参与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包括整合素、生长因子及Wnt信号传导通路,在调节细胞粘附、凋亡、铺展、迁移、生长、细胞周期、基质积聚、肿瘤形成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肾脏疾病的发生过程相关.

    作者:曾莉;黄颂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功能研究进展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PSA的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比较明确的是精液中的PSA有助于精液的液化及精子的获能.但对于其在肿瘤中的发生与转化过程中所起作用不明,一部分研究认为PSA可促进肿瘤的恶化与转移,但另有证据则表明具有抑癌活性,负调节细胞的生长.

    作者:阳东荣;陈昭典;单玉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基因-H3的研究进展

    转化生长因子诱导基因H3(βIG-H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外基质分子,它是TGF-β诱导的基因产物,由683个氨基酸组成[1].βIG-H3的表达和TGF-β1的活性相平行.因此在各种疾病中βIG-H3的表达可以作为TGF-β1生物学活性的指标[5].

    作者:杨蓉;倪兆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DD3基因与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进展

    DD3 mRNA仅高度表达于前列腺癌细胞中,是新近发现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敏感性很高的基因.这使DD3 mRNA 成为一个早期诊断或/和提示前列腺癌预后的有前途的标志物.

    作者:龙智;蒋先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POEMS综合征相关性肾病研究进展

    POEMS综合征相关性肾病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其他尚可表现为镜下血尿、肾脏体积缩小以及高血压;其病理特点可归结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样(MPGN-like)改变、微血管病变及系膜溶解病变;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成分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及微血管病变、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参与;其治疗目前主要是激素治疗.

    作者:李霞;冉兴无;李秀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免疫炎症性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小管间质损伤是各种炎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的共同通路,阐明其损伤机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肾小管间质免疫炎症性损伤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娅妮;陈香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核转录因子NF-κB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作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广泛存在,调控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反应,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了解其生物学特点,与肾脏病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在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有助于该病的防治.

    作者:陈丽萌;李学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