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黄湖辉
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效果甚微,本文主要介绍国外一些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旨在探讨佳的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张向阳;曾强;申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它的主要特征是多种自身抗体的出现.本文从淋巴细胞凋亡角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着重在淋巴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有效自身抗原的形成、自身抗体的产生机理、造成免疫性损伤的机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细胞因子、细胞凋亡机制的临床意义等方面阐述了淋巴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黄辉;黄湖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Ki-67是一个细胞增殖标记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其在膀胱癌的分级、分期及肿瘤复发或预后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孙琼;张志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特发性高钙尿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胡少群;刘继红;章咏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通过检测尿液中相关的肿瘤标志来早期无创诊断膀胱癌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在膀胱癌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中已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十余种方法的原理、机制、检测方法及其意义.
作者:罗俊航;陈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Von Hippel-Lindau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综合征,主要包括视网膜血管瘤、中枢神经系统成血管细胞瘤、肾癌、肾囊肿、胰腺肿瘤囊肿、嗜铬细胞瘤、附睾肿瘤等病变.其中泌尿系统病变在临床表现上常为双侧性多发性,在治疗上具有其特点.定位于3P25~26区域的VHL基因是抑癌基因,它与肿瘤发生有关.临床VHL基因的检测对于VHL病的早期诊断、VHL病家族成员的肿瘤监测具有重要价值.VHL病的基因治疗尚处于实验阶段.
作者:张进;黄翼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强的细胞,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本文主要对DC的生物学特性、DC参与抗肿瘤的机制、膀胱癌病人DC的变化及目前DC对膀胱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文;姚茂银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下尿路功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又较难处理的问题,传统的药物治疗等方法常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各种手术治疗效果有限.骶神经刺激疗法(SNS)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而轻.长期的随访证实其疗效确切.因此,对于难治性下尿路梗阻,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
作者:谢燚;李汉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巨蛋白Megalin是一种多配体受体结合蛋白, 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成员 ,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能与多种配体结合,具有防止出现蛋白尿,维持机体维生素代谢平衡等生理功能.其分子上存在病理性抗原决定簇,参与Heymann肾炎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爱霞;吴衡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代表性差异分析、抑制性削减杂交、DAN芯片技术等研究基因表达改变的新方法较传统的类似方法有诸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本文就这些方法的原理、技术要点、优缺点和在肾脏发育、肾脏疾病发病机理和肾脏疾病相关基因克隆与鉴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周安宇;张宏;王海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我国已成为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主要手段.随着该手术的广泛开展,其各种并发症的严重性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TURP的并发症及其防治做一综述.
作者:吴海洋;李新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膀胱成形术的术式众多,本文就常见的膀胱成形术的适应症,手术方式,优缺点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作者:刘南;宋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有关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很活跃,干扰素(INF)α、β、γ,IL-1α,TNFα和bFGF等是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诱导剂,6-氨基-5-氯尿嘧啶、6-氨基胸腺嘧啶、6-氨基-5-嗅尿嘧啶、TPI和TNP-470是其抑制剂.膀胱癌组织,特别是侵润性膀胱癌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mRNA水平、蛋白质表达和胸腺嘧啶核苷磷酸化酶活性都很高,与膀胱癌的恶性进展及预后关系密切.并有可能应用诱导剂增加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对某些抗癌药的敏感性.
作者:李纲;张元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地参入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全过程,它与间质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相互作用,推动着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田少江;贾汝汉;丁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前膀胱癌的诊断依赖于发现尿中恶性肿瘤细胞和在膀胱镜下看到肿瘤,经组织活检终确诊.一项理想的早期诊断和监测膀胱癌的方法应该是客观、非侵入性的,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
作者:任立新;霍红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泌尿系外科重建术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常用术式.由于重建术中目前常用的替代材料均易引发许多并发症,因此,寻求适宜的泌尿系组织或器官的替代材料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当前组织工程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这一难题有望获得解决.本文就近年来组织工程化泌尿系组织或器官的再造及其作为重建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可能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侯卫坪;郭希民;王常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寻找早期诊断膀胱癌的无创性、简便而有高敏感度、高特异度的新瘤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膀胱癌新瘤标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BLCAs的研究现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提出尿膀胱癌特异性核基质蛋白4(BLCA-4)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和在普通人群及高危群体中进行膀胱癌的筛选和监测有着重大的潜在价值.
作者:李显文;杨罗艳;莫曾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粘附的分子,近年来研究较多.粘附分子在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可导致细胞间的粘附性下降,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脱落,再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运动能力增强等一系列过程终形成浸润和转移.本文就粘附分子在膀胱癌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左杰;张日强;孙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一少见而凶险疾病,是小儿急性肾衰的重要病因,近年本病的研究有较大突破,使病死率明显下降,本文综述近年来在其病因、发病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华锋;陈孝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