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筱莉;孟恺;潘毅慧
目的观察药物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治疗4周,对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轻、中度的心律失常患者单用稳心颗粒改善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单用心律平相近,但步长稳心颗粒对心电图ST-T改变及一些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优于心律平.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尤其对功能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保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奉贤农村社区恶性肿瘤分布特征,为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奉贤某一农村1992年8月至2005年5月期间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就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恶性肿瘤在居民全死因构成中已上升为第一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肿瘤成为肿瘤防治的重点.自付医药费占75%,25%的肿瘤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农村社区的肿瘤防治与患者的就医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陈永明;肖云;陆爱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几年,国内学校自杀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大学生自杀行为有上升趋势.社会各界人士都在讨论自杀的原因,并寻找预防和干预自杀行为的方法.尽管自杀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明,65%~90%的自杀者是精神疾病患者.本文分析大学生的自杀现象以探讨我国的精神疾病预防体系是否存在问题,如目前我国的精神疾病预防体系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是否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快减少因为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引起的自杀事件,我们应该怎样在学校提供更好的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单怀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以人群的不同特征划分农村就医居民,运用就医经济风险测量技术,分析各层次人群的就医风险和疾病经济负担,以进一步揭示人群就医风险全貌.本研究将门诊和住院就医人群分为县、乡、村三个层次医疗机构及贫困和非贫困、高危和非高危等12类人群.通过就医风险概率、风险损失额和相对风险度RR值等指标,比较各特征人群就医风险特点和差异,并用实际调查数据加以具体验证.运用上述分析方法,能初步明了政策的目标人群和潜在的各种农村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覆盖方案的各特征人群受益情况.
作者:郝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4年4月至2005年1月门诊处方20 162张,对口服降糖药名称、用法、规格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口服降糖药处方占所查同期处方的5.56%;使用频度前3位为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奇特片、阿卡波糖(卡博平)片;合并用药≥2种的占29.26%;药物利用指数(DUI)>1的仅1种,占口服降糖药的11.00%,DUI≤1的占口服降糖药的89.00%.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无滥用现象,合并用药不多.
作者:程丽森;华娟;张倩艺;陆锦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全面、系统的心脏检查应包括哪些部分,每一项检查部分应着重注意什么?全面、系统的心脏检查应包括望诊、触诊、叩诊及听诊等.望诊中应着重注意心尖搏动有无向左下移位,心尖搏动有无弥散、减弱或消失;心前区有无强烈弥散搏动,心前区有无隆起,剑突下有无搏动等.触诊中应注意心尖搏动有无异常(如停滞感或短促冲击感),心前区有无抬举感,肺动脉瓣区有无关闭激动感,或胸壁上有无震颤的感觉;叩诊时应注意心浊意界的大小小;听诊时应注意心率、心律、心音及杂音等.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针对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评估其发生的高危性,提出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无患者伤害事件发生.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护理人员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晓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的工具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溶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网上购物、视频会议、虚拟社区等,人们通过网络应用体会到了它的便利和强大.那么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作者:郁东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什么叫假性心肌梗死Q波?凡因各种生理和病理的原因引起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就称为假性心肌梗死Q波.二、有人通过尸检分析,有异常Q波而诊断为心肌梗死的阳性率为66.7%,特异性为91.3%,准确性为79%,那么异常Q波作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是否可靠?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浦东新区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东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拓展服务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作用,以满足不同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作者:黄宗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女,67岁.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病、心绞痛发作入院.体格检查:神清、精神稍差,半卧位.血压150/100mm Hg(1 mm Hg=0.133kPa),平均心率84次/min,呼吸20次/min.心律略显不齐,心界无扩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一),下肢稍有水肿.心电图表现见图1.
作者:杨妙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我院聊天护理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7至10月老年病区新入院216例患者中入院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在50以上的患者共26例并开展聊天护理.调查时间为患者入院初期和经过4~10周的聊天护理.结果对26例患者采用SDS评定量表评定后分为轻、中、重三组并建立自身对照.入选患者抑郁症患病率12.04%,聊天护理前的SDS总评分为62.08±1.19,显著低于聊天后的54.31±1.13(P<0.01),聊天前、后轻、中、重3组SD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聊天护理作为心理护理可行性模式的探讨,对于改善住院老年患者抑郁情绪是有益的.
作者:徐筱莉;孟恺;潘毅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发展策略.方法运用SWOT矩阵分析.结果具体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外部环境的机遇和危机.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劣势,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契机,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建立全科医师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全科医师人才建设,保证全科医师的服务质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作者:陈清;顾泽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在病室开放管理条件下,开展医疗护理安全对策的可行性研究.方法3年内对70例新入院女性精神病患者,在病室开放过程中,实施人性化医疗护理.结果经治疗后,显效者23例,好转者37例,无变化者10例,总计有效者60例,总有效率为85.71%:在意外事故中发生离院出走2例,骨折1例,消极行为1例,没有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与事故.结论实行病室开放管理深受患者及其家属欢迎,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但其中问题多而复杂,安全防范措施是关键.
作者:戴惠华;陈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从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的过程及效果对闸北区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现状进行评价,从中找出适合本区区情的有效干预措施和策略.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建立随访档案,根据其血压水平及靶器官受累程度,确定高血压患者管理等级,采取相应的防治服务和管理措施.结果2004年闸北区高血压患者管理覆盖率达到16.24%;2002~2004年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87.20%~91.07%,社区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为80.94%~84.10%.结论由专人负责、条块结合、团队服务(医防结合)、综合管理、一网多用的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为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工作,做了有益的尝试;争取政府部门与社区管理人员等多方面的协作,使高血压患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的行动,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参与管理,控制高血压基本卫生服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徐伟;朱瑜;李新建;吕宁;沈乐贤;吴益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改变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我们在市卫生局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和尝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根据我市儿童保健工作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保健需求,借鉴外省市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进行儿童保健管理系统的推广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冬韦;刘丽;林炜;赵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社区老年女性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对发现和诊断糖尿病的意义.方法在门诊选择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未患糖尿病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腹型肥胖与糖尿病的危险度呈正关联(OR>1),提示腹型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腰围是临床上预测糖尿病的简便、有用指标.
作者:孙立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为高血压的社区健康促进和卫生服务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对长新居委会264名42岁以上的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高血压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有关健康知识和对健康促进的态度和需求.结果接受调查的高血压患者26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高血压的患病率与文化程度、体重指数、饮食习惯、饮酒、精神紧张等有关.结论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在社区居民中较普遍,应该采取讲座、发放宣传品等他们喜欢的方式对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作者:董秀珍;郑红;李枫;董佳慧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什么是高粘血症?高粘血症是指由于血管内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变形性减退导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增高而言.
作者:徐济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耐量低减与肥胖的关系.方法根据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随机选取具有干部工作经历的215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针对肥胖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该人群总体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26%,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15.35%.体重指数高(BMI≥25)的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80%,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23.2%;肥胖人群中腰臀比大者即向心性肥胖者(男性≥0.9,女性≥0.85);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20%,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为31.15%.结论糖尿病与肥胖相关联,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的增大,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危险性.
作者:阙秀英;王海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