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飞;李德敏
《护士伦理学国际法》指出,护士的基本职责包括3个方面:“保存生命、减轻病痛和促进康复”.并明确指出:“护士护理患者、担负着建立有助于康复环境(包括躯体、精神、社会)的使命.这充分说明了护理工作在康复中的职责及重要地位,并随着康复事业的发展,日渐被人们所重视[1].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一般基础护理内容外,还包括针对功能障碍的特殊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使患者的功能损害减至低程度.调动起患者的残余功能,帮助患者实现日常活动能力再学习,安全度过社会回归阶段,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做好生活照料援助[2].
作者:王卫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家庭输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方便患者与家属、缓解医院病床紧张状况、费用低廉等特点,受到高龄老年患者和家属的欢迎.但因为家庭输液是在远离医院的医疗环境下进行,因此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1].同时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接触为密切,风险事件易发生在护理工作中[2],因此识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和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防患于未然,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龚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嵌甲性甲沟炎为社区外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医宗金鉴》日:“甲疽多因剔甲伤,甲长侵肉破成疮,胬肉高突痛难忍……”.在社区门诊中几乎每天遇见此类足痛患者,发病涉及老、中、青各年龄段,其中以老年居多.传统的拔甲术后易复发且远端甲床及趾腹有上翘畸形可能,有文献报道,全甲摘除后嵌甲的复发率在32.0%~78.0%[1].
作者:沈建人;宋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200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已超过4 000万,给家庭与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IDF推荐的糖尿病治疗方法是综合疗法,包括健康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5个方面.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是基本治疗措施之一[1].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变人们知识和行为[2],是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3]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情况、入院次数、治疗费用等情况,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意义.
作者:徐琼;汤红霞;李文华;储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随访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提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整体水平,2010年12月我们对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管理进行质量控制督查,以探索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忠;龚斌;顾品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区近年来VCT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本区VCT工作更好发展.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咨询员对2009~2010年来VCT门诊的求询者进行检测前后咨询和HIV抗体初筛检测,每位求询者填写一份《咨询个案登记表》.结果 求询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7.64:1.年龄结构以青壮年居多,文化程度较高,主要求询原因以不安全性行为为主,其中非婚性行为及男男同性性行为占90.51%.2009~2010年来求询的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中HIV检测阳性率达9.86%.结论 应重视VCT门诊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加大对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的宣传和干预,鼓励人们接受自愿咨询和检测服务.
作者:宋琴;尹鹤峰;凌红;袁家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现金管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除了用医保卡刷卡记帐的医药费外,其他费用一般都需支付现金,收取现金是挂号、收费、出入院等窗口收费工作的主要形式.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部门同时发生对内、对外的现金收付.一家中等规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月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现金流量,门诊量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金流量就更大.
作者:颜景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脑卒中救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幸存者中80.0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00%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如何使脑卒中患者较好地康复,早日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护理成为开展脑卒中偏瘫社区康复的重要载体.
作者:艾松娟;陈婕;仇冬雯;忻佳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已有1.6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构成比将从目前的10.5%上升到19.6%,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将会更快[1].据人口普查显示我们杨浦区延吉社区老年人口的密度为全区高,为患病老人提供长期居家照护成为社区居民迫切的健康需求.其中提高老年照护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是重要的方法之一.为提高居家养老照护者的护理知识及照料技巧,我们自2010年起进行了护理健康教育相关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蒋石益;吴士斓;周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1],能有效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我院自2008年以来探索在糖尿病教育中应用目标管理卡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峰;刘连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病史介绍患者,男45岁,建筑工人.工地干活时不慎摔倒,左腰部着地.当时疼痛难忍无法自行爬起,在工友搀扶下勉强站起,仍疼痛异常,10 min后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血压100/85 mmHg,心率:92次/分,脾区压痛(+),腹膜刺激症(+),尿糖(+++).超声所见:脾实质内见多处不规则暗区,脾脏被膜与脾实质间探及半月形无回声暗区,脾脏包膜未见明显断裂;膀胱上方探及无回声暗区,深42mm.余肝、胆、胰、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脾实质破裂伴脾包膜下血肿,腹腔积液.立即转上级医院,经手术证实:脾破裂,腹腔积血.
作者:袁伟琴;施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2009年6月至12月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健康闸北2020工程”中,对辖区常住居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调查共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1 231例,患病率为21.30%.为探索本社区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社区慢性病干预,特开展本项调查.
作者:桑久华;毛培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常见、主要的因素.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约为1.6亿人.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作者:李文华;储珏;沈文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约有4 000万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低减者.根据200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进行的大中城市糖尿病新调查结果,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进行年龄标化之后已达9.70%.
作者:汤红霞;徐琼;黄斌;储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应用康复技能训练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100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技能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技能训练组进行共4周的模式化训练,然后随访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其阴性量表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从训练第4周末分别为(54.86士2.94)分,(14.44士1.67)分,(27.98士1.97)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0.22±2.83)分,(18.28±1.63)分,(29.70士2.131)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训练组患者对疾病的自知力在训练第4周末为(10.68士1.95)分,明显强于对照组(8.64士2.19)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访4周两组均无复发.结论 技能训练提高了药物治疗的疗效,弥补药物的不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朱莺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提供急救服务的功能,然而目前上海市社区急救能力还相当薄弱,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急救人员、急救设备等资源不足,公众缺乏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为此,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具体情况,提出提高上海市社区急救能力的措施,主要为:社区急救网络建设;社区急救网络与急救中心及医院的紧密衔接;社区急救设备配置,急救人员培训等.
作者:赵华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既有利于促进病员的康复,又可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家庭病床的建立使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大门,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护理要求,服务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医疗服务转变为将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服务.本文通过对家床服务现状分析,探讨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可行性.
作者:刘德安;吴克明;孙保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防治心血管危险因素已刻不容缓[1].而不合理的膳食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延缓疾病进展和促进康复中也起着负面作用.因此指导患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是老年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作者:倪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健,而开展社区家庭病床服务是重要措施之一.在家庭病床服务中静脉输液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但家庭静脉输液一般都在缺乏医疗条件的家庭中进行,因此,不可避免存在安全隐患[1].社区护士既要有效的保护自己,又要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这是社区护理所面临的大困惑,也是社区护理风险防范中的重中之重[2].现将家庭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治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陈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5.10%~22.10%[1].每位压疮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大于1月,长可达到6年[2].为了护理压疮,护士的工作量也相应的增加50.00%[3].白蛋白浓度作为7大压疮密切相关危险因素之一[4],直接或间接影响压疮的发生、发展与愈合.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龙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5名老年住院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分析,探讨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白蛋白浓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琼;周红丽;沈健;栾敏;潘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