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丽;郭爱敏;徐园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将12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抗病毒治疗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组抗病毒治疗中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与电话随访服务.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4周、12周、24周时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结果 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治疗4周、12周、24周时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的自我效能水平,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病毒治疗.
作者:董宁;王嫣华;张林;鲍美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建立导管专项管理组对减少老年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方法 增设导管专项管理组,规范导管的护理管理,用以点带面的形式提高全员对导管护理的安全意识,对典型案例进行分享,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已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原因分析,落实整改与评价.结果 建立导管专项管理组后老年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由3.54%下降至1.89% (P<0.01),导管护理质量的合格率提高(P<0.01).结论 建立导管专项管理组,加强对导管安全管理,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治疗等,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昌春;李海芳;蔡志华;王艳艳;邓宝凤;刘向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强制充气加温系统由主机向加温毯持续吹出温暖气流,加温形成温暖气囊,维持和升高患者体温.但该系统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加温毯一次性使用,目前国内尚无替代产品,使用成本高;且加温毯为一简易长方形充气囊,不易固定,不能准确知晓患者接触的实际气流温度,安全性差.因此,我院根据临床实践,设计了改良式加温毯.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莎;龚俊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希望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希望水平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112例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的肝癌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2.18±5.03)分;应对方式中,面对为(17.12±4.31)分,回避为(15.88±2.60)分,屈服为(11.28±3.11)分;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压力、医疗付费方式以及医学应对方式是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护理人员应从影响患者希望水平因素的角度出发,寻求改善患者应对方式的佳途径,从而提高患者希望水平.
作者:刘珩;沙丽艳;王立明;伊静;廖婧;王琪;刘千志;勾玉莉;孙德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合理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量表对466名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压力来源依次为伦理与法律方面压力、职业危害方面压力、就业方面压力、学习与考试方面压力、人际关系方面压力、生活方面压力、环境方面压力.压力具体来源于担心护理差错事故、传染病威胁、患者及家属的暴力行为、担心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等.性别、在校生活感受影响实习压力.结论 学校应针对相应的压力源及影响因素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实习.
作者:王位琼;张洪;李彩虹;孙晓晖;李雪洁;许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状况评分、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量表、24h膳食调查表及治疗不良反应调查表对结束放疗的肺癌患者200例进行调查,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102例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为22例,占11.00%,中度营养不良患者为80例,占4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同步放疗、摄入总热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是影响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 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较高,对肿瘤分期、同步化疗、摄入总热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影响放疗期间营养的因素应引起重视,尽早提供营养咨询与营养干预,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商红;刘芬;皮玉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构建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分析初拟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修改形成正式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结果 终构建包含7个维度43项胜任特征指标的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结论 介入手术室护士胜任特征评价体系专家认可度高,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介入手术室护士的准入、工作实践、培训等提供参考依据,推动介入护理良好发展.
作者:王馨;高嵩芹;张峥;毛燕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章归纳了“后MOOC时代”在线课程新形态的类型和特点,讨论了“后MOOC时代”护理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后MOOC时代”护理MOOC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傅映平;张朔玮;钱凤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肠造口出院新生儿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科室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建立档案,进行造口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开展门诊随访、电话沟通及家庭访视.结果 新生儿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延续护理服务可有效维护肠造口新生儿的健康,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作者:雷娜;任向芳;郭露萍;付玲玲;刘秀娟;苏海脉;董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脑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130例脑肿瘤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管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评估,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于手术准备期、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实施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P<0.05),焦虑、抑郁评分降低(P<0.01或P<0.05).结论 系统的脑肿瘤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有助于改善脑肿瘤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曹雅清;修晓青;庞恒元;左春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问卷,对290名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总均分(90.93±14.20)分,专业承诺影响因素为年龄、年级、录取志愿、有无兼职经历、是否喜欢助产职业、对就业前景的态度.结论 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整体水平较高,高校护理教育者、医院管理者以及社会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以帮助助产专业护理本科生正确、成功就业.
作者:曹海华;杨慧雅;赵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节病患者的疾病认知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的疾病认知问卷、自填式标准化慢性呼吸问卷、健康调查简表对英国某医药胸科门诊54例结节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结节病患者存在疲乏、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疾病认知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医护人员为结节病患者制订非药物性的干预措施前,应了解患者本身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以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齐晓玖;Alice Kiger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形式在社区压疮居家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压疮专业小组,明确成员职责分工,制订社区压疮居家防治的护理流程、实施方法、质量监控措施,为社区居家卧床的压疮患者提供科学、连续的健康照护.结果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进行压疮居家防治的患者165人,伤口数量为299个,伤口治愈率55.85%,新发压疮率6.06%,低于实施前的59.65% (P <0.01).结论 小组责任制护理形式应用于社区压疮居家防治,提高了社区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新压疮发生率.
作者:黄永霞;李艳;高宏霞;张丽华;许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文章归纳了药物Ⅰ期试验临床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从人员配备与培训、病房管理、受试者管理、标本采集管理、药品管理、数据及文件管理几个方面总结了药物Ⅰ期试验临床管理的过程和方法,以期为护理同仁的临床试验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冯丽;顾怡蓉;王泽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湿性愈合疗法联合化疗在乳腺癌癌性伤口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乳腺内科住院的105例乳腺癌癌性伤口患者,在化疗同时由造口治疗师应用湿性愈合疗法对癌性伤口进行管理,管理要点包括创面处理、维持渗液平衡、控制疼痛、避免换药出血.结果 72例伤口面积缩小,缩小率达68.57%,所有伤口相关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湿性愈合疗法联合化疗能够促进乳腺癌癌性伤口面积缩小,改善伤口症状.
作者:尤渺宁;李惠平;康京京;韩祎帆;刘慧敏;仇媛媛;宋国红;邸立军;姜晗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寻一种适合县级医院的PICC延续护理方案,切实解决县级医院患者带管出院后维护难的问题.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携带PICC导管出院的肿瘤患者20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患者按原来模式每周一次到原置管病区进行导管维护;实验组采取出院前一天、出院后每周主动干预并安排患者到相关维护网络进行维护.比较两组患者PICC导管按时维护依从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后维护满意度.结果 患者PICC导管按时维护依从性提高(P<0.05);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中穿刺点感染、堵管发生率下降(P<0.05);患者对维护方便性、信息获取及时性比较满意(P<0.01).结论 在县级医院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方案,可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导管维护难的问题,保障了导管的安全.
作者:周娟;孙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模式对临床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338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345名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叙事医学模式进行培训,包括平行日记的撰写、人文电影赏析、组建手语队、组织人文演讲和人文操作等培训形式.运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前,两组实习护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期,实验组护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总分为(213.09±15.53)分,对照组护生关怀能力总分为(203.19 ±16.82)分.结论 叙事医学模式能使护生养成爱伤观念,进行自我反思,产生共情;叙事医学培训在提高护生关怀能力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赛;罗健;袁金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时穿刺点距肘横纹的不同距离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PICC门诊中经上臂置入PICC导管的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选择距肘横纹上3 ~5 cm区域内穿刺置管,观察组选择距肘横纹上6~8 cm区域进行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期问手臂舒适度、外露导管有无折叠及导管移位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带管期间手臂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外露导管折叠发生率和导管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上臂PICC置管时穿刺点选择距肘横纹上6~8 cm区域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减少外露导管折叠和导管移位的发生,利于导管长期安全留置.
作者:孙坚;陈梅;漆小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护理实践及效果评价.方法 组建无痛护士小组、制订并实施癌痛护理操作示意图、加强镇痛药物管理,对创建前和创建后的癌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后癌痛患者的癌痛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以及癌痛护理满意度均较创建前提高(P<0.01).结论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可提升患者癌痛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旭霞;刘玉;张璋;邹本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8·12”天津滨海特大火灾后现场清理时对中毒患者实施组织救治的效果.方法 对3例中毒患者采取现场救治、转运中的护理以及入院后的救治护理,并观察其救治效果.结果 3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全部康复出院.结论 成立临时护理部组建现场救护组、质量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等,提高了急救护理能力,为应急救护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韩慧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