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勤;陈国伶;李玲;杨莉莉;沈梨芳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管理对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态度的影响.方法 212例出院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随访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微信平台管理;分别于入组时、人组3个月末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测评.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3个月末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微信群管理能有效地提高出院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改善其对疾病认知,促进康复.
作者:谢红芬;王桂梅;胡启梅;王华云;沈蕾;薛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脑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对130例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总分为(168.58±34.84)分,高于中值.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照顾者等对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共同解释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总分的73.7%.结论 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女性、80岁以上、文化程度较低、经济收入差、无配偶、无亲人照顾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支持和照护,从而提高该类群体在社区康复中的生存质量.
作者:沈勤;陈国伶;李玲;杨莉莉;沈梨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以讲授为中心”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血液净化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血液净化培训基地186名进修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为中心”教学法授课;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血液净化培训基地194名进修护士为实验组,采用“以讲授为中心”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授课.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修护士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进修护士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进修护士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带教满意度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讲授为中心”联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达到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激发了进修护士的探索精神,有利于进修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养成,值得在专科临床进修教学中推广.
作者:戴欢欢;常美;徐骏;石彬;杨群;郭素萍;吉小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翻转课堂在高职护生母婴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12月245名高职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选取2015年9月至12月251名高职护生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实训结束后,比较两组高职护生考核成绩、对教学满意度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高职护生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P<0.01),翻转课堂在喜爱度、提高练习积极性、利于护理知识的融合应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方面优于传统教学(P<0.01或P<0.05),在课堂纪律、预习情况、知识理解、操作规范性、小组合作能力较传统教学高(P<0.01).结论 高职母婴护理实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可提高理论记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高职护生学习自律性和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华嘉志;陈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各环节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量,优化操作流程,减少微粒产生.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对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可能影响静脉输液微粒产生的注射剂规格、消毒方式、安瓿开启方式和药液抽吸角度4种因素以及每种因素下不同水平进行试验,并对比有粉和无粉手套对微粒数量的影响.结果 配置静脉药物时采取的消毒方式和注射剂安瓿开启方式是影响微粒产生的主要因素;佩戴一次性无粉手套,较有粉手套进入的不溶性微粒数量少.结论 配置静脉输液时,采用佩戴无粉尘手套、用砂轮在安瓿瓶颈处划割、使用酒精喷壶喷雾消毒、以消毒镊子敲击开启的工作流程,能够在保证大规模静脉用药配置工作效率的同时,大程度地减少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产生.
作者:罗宇;张晓霞;封卫毅;安梦娜;张亚婷;郑巧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延续护理App,探讨App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成立延续护理App项目小组,构建App功能模块,在肿瘤科延续护理中试运行,并对182名下载了App的患者或家属使用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在使用App 1个月期间,延续护理团队对每位使用App的患者均发送了延续护理服务内容,完成率为100.00%,但医患之间的交流较少,除96人(52.75%)通过App完成了复诊预约登记,其他模块使用率不足50%.患者本人对App的使用较积极,168名(92.31%)患者本人下载了App,只有14名(7.69%)患者家属下载了App.使用App完成延续护理服务的患者在复诊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未使用App的患者(P<0.01).结论 App运用于延续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复诊依从性,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延续护理服务,促进医患、护患、患患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延续护理信息化发展.
作者:孙鸿燕;李帆;黄艳芳;李娜;唐喻莹;刘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包括重点指导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规范注射9步骤方法、注射角度及手法、常用注射部位的轮换及消毒、注射针头一次性使用、注射完毕停留的时间及胰岛素的正确保存方法等.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结果 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规范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
作者:张艳;高珊;崔鲜妮;张小妹;王杨;赵应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输液室的输液护士能接受的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长等待时间,运用排队论模型对医院输液室的输液护士配置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法、工时测量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门诊输液室排队系统中的各项运行指标,结合输液护士能接受的大工作强度和患者能接受的长候诊时间等调查结果,得出合理的输液护士配置数量.结果 医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护士能接受的大工作强度为0.60~1.00(0.82±0.19)ρ,患者能接受的长等侯时间为2~60(13.28±9.31)min,门诊输液室工作日上下午分别配置3名和2名输液护士较为合理.结论 利用排队论模型可以较好地优化门诊输液室人力资源配置,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蕾;盛薇;叶苓;毕芳芳;刘雷;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角色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角色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8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角色压力量表总分为(54.82±3.42)分,条目均分为(3.92±0.64)分,处于中度角色压力;临床护士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为(39.83±5.42)分,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社会支持是临床护士角色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降低临床护士角色压力.
作者:李翠兰;徐学梅;孙大芳;郑凤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方法 应用专业认同问卷对406名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处于较高水平;就读原因及家庭月收人为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P<0.01).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帮助护理本科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提高其专业认同,帮助其更好地做出专业选择的决定.
作者:徐海燕;鲍华玲;王春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管理在护理质量建设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国家及军队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及医院和护理部的制度、规范确定标准建设十项内容.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综合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标准化管理后护理综合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爱琴;臧季贤;孙琳;王金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文章归纳了护士自我效能感的普适性和专业性测评工具,指出了儿科护士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包括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及归因模式、替代经验或模仿、他人的评价和言语劝说、身心状态与应对方式、个人情况及情境条件,提出了提高儿科护士自我效能的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儿科护士自我效能理论在临床应用规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曲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情绪智力量表对山东省6所精神病专科医院的813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总均分为(3.85±0.46)分,得分高的为理解情绪(4.07±0.55)分,得分低的为情绪知觉(3.68±0.48)分.工作年限、性别、学历为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进一步重视护士情绪智力的培养,开展相关干预课程,提高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卢庆华;王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寨卡病毒病疫情的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迅速完成环境、物品、人员的配备;设立专用绿色通道,规范布局流程;重视病情观察;关注患者心理健康;严格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结果 患者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医院感染;医务人员零感染.结论 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操作性强的护理管理系统、跨部门的紧密合作是应对输入性传染病的根本保证.
作者:李爱军;林路平;农菲;谭行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石氏伤科膝关节导引功法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中医常规治疗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患者学习石氏伤科膝关节导引功法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提高,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得分下降(P<0.01或P<0.05).结论 石氏伤科膝关节导引功法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晓桦;崔屹;陈琦;孟晓耘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湖北省某地区基层医院临床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培训管理现状.方法 应用自制静脉治疗培训管理问卷调查表对某地区二级(3所)、一级(5所)及社区医院(4所)的164名护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静脉治疗培训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医院领导重视力度不够、培训制度不健全、穿刺工具选择不合理、针刺伤发生率高、监管机构不完善等.结论 湖北省基层医院静脉治疗专业化培训与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应针对性加强“传帮带”活动,切实推动基层医院静脉治疗专业化发展进程.
作者:张敏;聂雷霞;胡帆;戈婵;黄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肿瘤医院工作环境对护士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对400名肿瘤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的工作环境评分为(3.26±0.61)分,创新行为评分为(3.98±0.50)分;工作环境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P<0.01或P<0.05);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和参与医院事务为肿瘤医院护士创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肿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创造良好的医院工作环境,激发护士的创新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朱富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山西省三级医院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制度,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对山西省三级医院941名专科护士进行工作现状、工作内容、科研和继续教育情况、待遇及满意度情况的调查.结果 山西省专科护士未区别于普通护士使用,主要工作为参加全院会诊和以讲课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情况有待提高;对目前的工作较满意.结论 山西省专科护士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各专科的具体工作职责和实践模式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作者:郭玉丽;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上臂截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关怀照护上肢残疾病患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健康调查简表对2006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上臂截肢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上臂截肢患者生活质量评分(351.58±43.19)分,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利手侧、是否工伤、月收入、病程(P<0.01或P<0.05).结论 上臂截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低,与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利手侧、是否工伤、月收入、病程有关.
作者:史跃芳;印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JCI标准应用于急诊患儿安全接诊中的意义,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患儿安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5月来急诊科就诊的患儿87 496例为对照组,以传统方式接诊;选取2015年2~5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儿107 620例,设为观察组,按JCI标准接诊.比较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急诊就诊时间、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院内转运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就诊时间、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院内转运时间、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JCI标准能提高急诊患儿分诊准确率,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节约院内转运时间,降低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刘花艳;赵小平;刘利敏;谭旭妍;侯小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