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红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和科研相关行为问卷对20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科研能力总分为(52.97±23.06)分,得分指标值为(44.14±19.22)%,低于山西省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总分(P<0.01);查阅护理文献的频率、参加学术交流会频率、参加科研培训课程频率、性别是护理人员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护理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搭建相关平台,推动手术室护理科研的发展.
作者:冯新玮;焦桐;孙育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系统化管理对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系统化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焦虑、疼痛和舒适度情况.结果 实施手术室系统化管理后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降低(P<0.01),舒适度提高(P<0.01).结论 手术室系统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负性情绪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马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JCI标准下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将抑郁症患者120例,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标准管理及现状分析、建立风险管理组,全面系统风险评估、应急预案演练,追踪评价并持续质量改进.采用自杀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45 d后两组患者自杀风险等级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自杀意念中绝望、睡眠、乐观因子间结果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中积极应对维度和消极应对维度得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JCI标准管理,可减轻患者的负性思维,减少患者自杀风险的发生,保障护理正常进行,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王桂梅;谢红芬;沈蕾;罗娟;胡启梅;朱琳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与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182名急诊科护士,采用护士一般资料问卷、专业生活质量量表、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93.27±13.64)分,心理弹性总分为(66.88±11.92)分.急诊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及各维度与心理弹性水平及各维度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管理筛查与培训,以提升急诊科护士的自我预防与应对同情心疲乏的能力.
作者:戴妍妍;李莎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医院护士共情能力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培训护士共情能力,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850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共情能力总分为(76.29土9.07)分.性别、年龄、职称、护龄、科室是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共情能力有待提高,医院管理者应通过加强相关培训、健全激励机制等多种途径提高护士共情能力.
作者:张绍敏;李雪华;付营;周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深入了解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留置双囊三腔管期间的心理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9例留置过双囊三腔管的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留置双囊三腔管患者心理体验包括:置管前恐惧与希望交杂;置管期间的极度不适与无可奈何;疾病恢复期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渴求.结论 针对留置双囊三腔管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应给予安慰和鼓励,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指导,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紧张情绪.
作者:许素红;马燕兰;宋海楠;张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设立绩效指标与权重,包括基础绩效、工作量绩效和工作质量与奖惩绩效3部分,占比分别为20.00%、40.00%、40.00%;建立绩效奖金计算公式;设计绩效软件;成立绩效考评小组,制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法后,护士流失率下降,护士对护理职业认同感、工作待遇优劳优酬、个人成长发展机会方面的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P<0.01);医院考核的护理质量指标检查得分提高(P<0.01或P<0.05);护士听课参训率提高、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明显提升(P<0.01).结论 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优绩优酬,能够提高护士满意度,减低护士流失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并促进护士个人成长.
作者:徐小飞;赵毅;张岚;陈海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科室护理科研论文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科室组建护理科研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采取自愿报名及护理组推荐相结合的形式,小组成员每年选拔一次,科室每月进行一次授课,组织护理科研、论文写作知识培训、每年制订护理科研计划,明确奖励机制,修改并指导其他护士撰写的论文,建议投稿方向,形成系列论文.结果 组建护理科研小组后护理人员撰写论文和论文发表的数量及质量均有所提高,发表杂志级别从原来的非统计源期刊到中华级论文,并有了课题、成果及专利.结论 临床科室成立护理科研论文小组可促进护理人员结合临床实际,总结经验,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科室形成良好氛围,有效提高科室护士护理科研的写作水平及创新意识.
作者:林玉丹;沈秋凤;黄莉丽;江晓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影响因素的认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和患者问卷对542名护士和33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问卷中得分居前3位的影响因素是疾病治疗效果、护士工作责任心、患者医疗费用,患者问卷中得分居前3位的影响因素是护士工作责任心、护士操作技能、护士服务态度;护患双方对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服务礼仪、护士服务质量、护士人性关怀能力、护士专业理论、护士操作技能、患者医疗费用、亲友、媒体等评价认知不同(P<0.01或P<0.05).结论 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差异,作为护士应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促进护患和谐.
作者:丁荆妮;黄行芝;陈华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反思性学习法提高新上岗护士中医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护士2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新上岗学习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性学习训练.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力和中医护理能力.结果 培训后除系统化能力外实验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其他6个维度及总分明显优于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对照组(P<0.01);培训后实验组护士中医护理能力的6个维度及总分明显优于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对照组(P<0.01).结论 反思性学习法能有效提高新上岗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力和中医护理能力.
作者:程波;胡莉蓉;郑桂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及创新行为现状,探讨职业延迟满足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为提高护士创新行为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注册护士463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延迟满足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创新行为总分分别为(24.83 ±2.64)分、(4.17 ±1.09)分,处于中等水平;分层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年限、工作延迟满足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2个维度是护士创新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职业延迟满足,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护士创新行为的发展,以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闭海容;蒋维连;戴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制砂袋固定带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伤口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砂袋压迫伤口,观察组使用自制砂袋固定带压迫伤口,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患者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胶布过敏反应低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砂袋固定带比传统胶布固定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经文;黄欣;刘美丽;王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心理痛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67.74±13.40)分;糖尿病心理痛苦、失眠和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以往有所改善,对糖尿病心理痛苦较严重、夜间失眠和有并发症的患者应予以更多的重视,积极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杨圣楠;朱元媛;楼青青 刊期: 2015年第10期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跌倒正逐渐成为公共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讨论失能老人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老人生理特征、疾病状态、认知能力、心理因素、居家环境、药物因素、辅助器械使用等,提出了跌倒风险评估、治疗原发疾病、有效功能锻炼、健康教育、营造安全照护环境、合理药物干预、使用保护器具等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失能老人跌倒预防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胡梦梦;皮红英;宋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痛苦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13例癌症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分4个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心理痛苦温度计进行测评.结果 出院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焦虑、抑郁和心理痛苦温度计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分阶段实施心灵关怀可减轻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降低患者的心理痛苦.
作者:田明雪;陈竹;赵风岭;卓培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滴注式不保留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灌肠前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为患者行直肠指诊挤压粪球;取合适体位,使用14号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舡门20~25 cm,滴速100~ 120滴/min,灌肠过程中每10~15 min调整一次肛管位置并密切观察患者基本情况是否良好,灌肠完毕保留15 ~20 min后排便.结果 灌肠液有效灌入量、患者舒适度、治疗效果提高,操作并发症降低(P<0.01).结论 滴注式不保留灌肠治疗粪便嵌塞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显效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莉;刘进中;贾宝丽;王俊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护士感知的组织气氛、心理授权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并建立其关系模型.方法 采用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心理授权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63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感知到的组织气氛总均分为(2.77±0.50)分;心理授权总均分为(3.49 ±0.51)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得分为(25.83±9.42)分,去人格化得分中位数为9分,低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8.30±8.17)分.组织气氛和心理授权对情感耗竭及去人格化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且组织气氛能通过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情感耗竭及去人格化.组织气氛对低成就感没有直接影响,但可通过心理授权间接影响低成就感.结论 从组织层面采取措施,提高组织气氛,特别是充分信任护士、授权护士,能有效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何叶;周艳辉;侯爱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行为护理对首次住院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张口锻炼依从性日影响.方法 将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的176例患者按照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放疗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日常护理,治疗组在放疗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行为护理,持续1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完成放疗,治疗组的张口受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张口锻炼信念、意愿及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l).结论 行为护理在首次住院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能改善张口受限情况,提高张口锻炼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艳;易珑;程平;杨继红;王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200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3个月患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两种应对方式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季艳萍;杨艳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100例门诊手术拔除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进行焦虑状态的评估.结果 患者牙科焦虑得分(10.07±3.26)分,其中47.00%存在焦虑,回归分析显示,牙科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是否定期口腔检查.结论 应重视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焦虑状况,尤其是女性患者和不定期口腔检查患者,建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其焦虑状况.
作者:诸晓花;钱文昊;贺健;张空;徐培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