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女性怎样缓解心理压力

马志国

关键词:
摘要:心理案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我是一个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今年50岁,工作也20多年了.我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多少年来工作上总是力争上游.实话实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自己带的班总是先进班集体,自己教的课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得到了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但是,近两年来,也许真的是人到中年了,50岁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转折点,感觉自己好像老了.以前,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现在不但力不从心,而且还没有了往日的活力与激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一下变得紊乱了,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有时候,我觉着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和我作对,包括我的亲人和学生,让我很有心理压力.
中老年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女性怎样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案例: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我是一个重点中学的数学教师,今年50岁,工作也20多年了.我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多少年来工作上总是力争上游.实话实说,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自己带的班总是先进班集体,自己教的课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因此得到了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但是,近两年来,也许真的是人到中年了,50岁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个转折点,感觉自己好像老了.以前,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现在不但力不从心,而且还没有了往日的活力与激情.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一下变得紊乱了,人际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有时候,我觉着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和我作对,包括我的亲人和学生,让我很有心理压力.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病中悟道(上)

    躲不过去的生命过程跨年一场大病,结果卧床了200多个日日夜夜,让我两次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第一次住进医院是2010年1月19日.2009年11月20日,我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倒在床.一个多月后,新年将临的日子了,我想我的病也该好了!然而,新年过去了,我的病却没有过去,反而加重了.于是,2010年1月19日这一天,我住进了医院.医生决定先输液,几天后症状缓解,医生说取消手术,先回家过年吧.全家人早就盼着这句话了,而我也是无限幸运——终于躲过了—刀.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该如何对待您,我的抑郁老爸

    您好!我还想问个问题,自打我父亲被诊断为老年性抑郁障碍之后,我已经根据医生的要求开始服药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请问,作为家人来说,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我父亲忙尽快好起来?山东 王先生王先生您好!老年性抑郁障碍患者由于自身年龄状况,除了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外往往还伴有其他躯体疾病.由于多种疾病的叠加作用,再加上老年人本身社会交往活动减少悲观感增强,因而会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作者:董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为能否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一)

    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颗粒中的胆固醇是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说没有胆固醇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中的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目前,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主要药物,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已经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对我国31个省市90 395名18岁以上成年人的流行病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血清TC水平明显高于45 ~ 59岁中年人,而45~59岁中年人则又高于18~44岁青年人.从中可以看出,血清TC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因此,出于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需要,在老年人群中有必要将血胆固醇水平降下来.但是,有些人存有这样的疑问: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同样有效?是否安全?

    作者:柯元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桑拿天,怎样吃才能有活力?

    酷暑时节,人们无非有两种感受——或者是“烧烤模式”,或者是“蒸煮模式”.到了大暑时节,天气往往又闷又热,是夏季难过的时候.出门必定汗水涔涔,在家里即便开着空调,也总是感觉精神不振,懒得动火做饭.很多朋友问:听说“汗血同源”,夏天出汗太多会伤身体,让人变“虚”,是真的么?天天想吃西瓜喝冷饮,不想吃饭,身体变瘦变松,精神也特别不好,怎么吃才能让身体少受点损失呢?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夏季运动与补水

    夏日炎炎,随着气温的升高,我们在运动和健身过程中会大量出汗,于是就会感到口渴难耐.有人因口渴喝起水来不加节制,结果引起腹胀、胃痛等不适,肌肉力量下降;也有人虽口渴难忍,却不敢喝水,害怕运动时身体不舒服,等到运动结束后30分钟才喝水,结果导致身体脱水,危害健康.那么,在运动中应如何补水呢?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慧吃慧动,健康体重”,帮您有效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相信我们大家都不陌生.在我国,患者的数量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在攀升.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糖尿病,我们有什么好的预防办法呢?“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相信您心中早已有了答案.什么才是“科学有效”的“少吃多运动”呢?这种模式是否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呢?下面,我们来和您说说如何“智慧地吃”“智慧地动”,有效预防糖尿病.

    作者:石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营养失衡也会导致糖尿病,您知道吗?

    今天来跟大家聊一下一类特殊的糖尿病高危人群,他们在被确诊糖尿病时,觉得自己很“冤枉”.为什么呢?他们没有家族史,吃喝也比较讲究,也有良好的运动习惯,体重保持的也很理想,但还是“不幸”地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那么,这类人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糖尿病被认为是人体“慢性炎症”导致的疾病.目前已知,人体的血液中流淌着一些炎性因子(氧化剂细胞因子类炎症趋化因子类娄花生酸类、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对机体的细胞和组织都会产生破坏作用.慢性炎症过程促使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过敏、哮喘、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传染病、克罗恩病、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

    作者:石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避开暑气,安全度夏

    阳历7月,天气步入盛夏.今年7月7日为小暑,小暑即小热,也就是说天气开始炎热了,但还没有到热的时候.7月23日为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热且又潮湿的时节,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盛夏天气炎热,出汗多、消耗大,中老年朋友容易感到疲劳.小暑、大暑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这个季节一定要注意对身体的养护,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防范暑热暑湿.

    作者:一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暑鳝鱼赛人参

    鳝鱼,俗称黄鳝,虽是一种鱼,身体却像蛇,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两三尺长.北方人对鳝鱼接触得比较少,鳝鱼生活在水边泥洞和石缝里,大凡有水的地方都有它,夏季出来,十一、十二月藏于洞中.鱼中上品:鳝鱼鳝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有研究表明,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约20%.鳝鱼富含卵磷脂,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卵磷脂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强肝脏功能.鳝鱼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防治夜盲症和视力减退,还可帮助糖尿病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

    作者:王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可忽视的老年性抑郁障碍

    您好!我父亲前段时间被诊断为老年性抑郁障碍,对于这个诊断全家人都感到很震惊.我父亲今年80岁了,但身体状况—直还不错,除了一些老年常见病,没什么太大问题.只是近半年开始行动变得有些迟缓,偶尔跟我们说身体有些不舒服,也去医院做过相关检查,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是因为年龄的缘故.直到半个月前,一直照顾我父亲日常起居的阿姨跟我们说,我父亲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越来越长,话也说得很少,胃口也不好,我们又陪他去了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老年性抑郁障碍.我家没有类似病史,以前父亲也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作者:董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如此静坐养生(三)调身的七支坐法

    我们平常静坐,是比较随意的.作为从心养生的方法,静坐就不能太随意了.静坐的讲究很多,简而言之三个方面:一是调身,二是调息,三是调心.实际做起来,调身、调息、调心是难以分开的.我们先说调身.调身就是调理好身体的坐姿.静坐的姿势非常重要.如果不把姿势调整好,时间长了,会弄得屈背弯腰,甚至会弄出很多毛病来.只有坐姿正确,身体气机才能自然运行,身体机能才能活跃起来.静坐理想的坐姿叫作“七支坐法”.所谓“七支”,就是七个支点,也就是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作者:辛若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夏食苦瓜“夏不苦”

    仲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闷热感加剧,人们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烦闷不适,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苦味食物一般都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泄热养阴安神的作用,适当地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芯、芥蓝、荠麦等,对人体大有裨益,苦瓜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者:李心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肩痛不等于肩周炎,明确诊断重要(上)

    肩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肩痛的患病率为7%~26%,是运动系统疼痛疾病的第三大类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肩痛常进行性加重,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肩痛的病因复杂多样,随着医学的进步,肩痛的诊断越来越细致、准确.然而在临床中我们发现,目前对于肩痛的认识还很片面,导致误诊、漏诊,使病情延误甚至加重病变,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作者:李石良;刘乃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中不乏糖尿病患者,您是否也担心自己或者家人未来也会患上糖尿病?目前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每11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2010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为50.1%.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话题.

    作者:洪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十大名花巡礼(一)——花中皇后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在文化的长河中,有很多与植物相关的内容,其中“十大名花”这个概念曾被历朝历代反复提及.新中国成立后,也对十大名花做了定义,具体包括牡丹、月季、荷花、茶花、桂花、梅花、兰花、菊花、水仙和杜鹃.从本期起,笔者将挂一漏万,在介绍每一种名花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聊聊它们的趣事、文化和传说,顺带说说简单的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排名不分先后,尽量配合花期,实在配不上您也别见怪.本期咱们就先说月季.

    作者:艾木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抡臂强肾操(三)

    笔者将武术套路的“披挂掌”、气息练习的“能量功”以及体育运动的“健美操”的精华元素,融会贯通,专门创编出这套中老年人易学易练的“抡臂强肾操”.此操共分八节,本刊将分为四期刊登.本期介绍第五节“前抡臂”和第六节“后抡臂”.预备式:身体直立,面带微笑,目视前方.(见图一)

    作者:许笑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益气解毒抗肿瘤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高发病.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430万例,死亡约280万例,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及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名列前茅.肿瘤患者往往病情重、症状多、痛苦大、疗效差、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因此人们常常谈“癌”色变.那么,面对肿瘤,有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抗它、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寿命呢?

    作者:郝迎旭;范振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装进口袋的健身房——弹力带

    许多人都羡慕家附近就有健身房的人,因为他们可以随时“享受”各种健身器械;而健身爱好者们外出旅游时也会感叹,不能进行力量训练了,总不能将沉重的哑铃装进背包吧.其实,要想足不出户、随时随地进行力量训练,还是有办法的,一条弹力带就可以轻松做到.有人将弹力带称为“能装进口袋里的健身房”,那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下吧.

    作者:李志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厚脸皮”与“坏脾气”

    情绪健康,一是要有“厚脸皮”.情绪上容易产生起伏反差的人,大多脸皮特别薄.因为个性内向腼腆,很多事情上都格外被动.比如穿喜欢的新衣服,心里总顾虑会被人指指点点同事聚会永远是缩在角落里不敢唱歌跳舞,生怕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甚至可能会因为缺乏交流,错失了很多机会,结果一肚子闷气,郁郁寡欢.

    作者:郭华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中老年保健杂志

中老年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卫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