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在妇科微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徐琼;李利平;孙曼莉

关键词:平滑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阴道式,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摘要: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阴式组),同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3例(腹腔镜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开腹组相比,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早、术后高体温低、下床活动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率低(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率低,但医疗费用较高(P<0.05);而阴式组与腹腔镜组相比,阴式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医疗费用较低(P<0.05);余各指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医疗费用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在非体外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和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n=35),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S组予以舒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的丙泊酚,F组予以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的丙泊酚进行静吸复合全麻,观察两组插管前(T<,0>)、插管后(T<,1>)、劈胸骨(T<,2>)、搭回旋支(T<,3>)及穿钢丝(T<,4>)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在T<,1>、T<,2>、T<,4>等强刺激时均升高(p<0.05),且F组较S组升高更显著(P<0.05);两组心率(HR)在T<,1>~T<,4>各时点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在T<,3>时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血压反应和心率明显波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七氟烷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具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病人的循环干扰小,是OPCABC的一个良好的选择.

    作者:陈安定;郭曲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锁定钛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钛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钛板治疗60岁以上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例均获随访,平均13(4~31)个月,骨折均在平均68(66~70)d内达到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法:优23例,良6例,可3例.结论 锁定钛板设计合理,固定强度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而且手术时不需过多剥离软组织,减少肩袖损伤和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特别是其特殊的依靠钛板与螺钉之间的成角稳定性的固定方式更适合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老年肱骨外科颈患者,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较好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靖;冯永斌;储昌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早期老年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目的 总结早期老年乳腺癌保乳治疗的l临床疗效.方法 保乳手术治疗23例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其中I期7例,ⅡA期12例,ⅡB期4例,术中切除距肿块边缘2 cm以上乳腺,术后予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结果 随访3.5(2~5)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采用Harris提出的四等分类法为美容评定标准,佳4例(17.4%),良16例(69.6%),一般2例(8.7%),差1例(4.3%),总优良率87.0%.结论 保乳治疗早期老年乳腺癌具有机体创伤小、组织器官破坏少、美容效果好和保存功能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并不增加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风险.

    作者: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胃癌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分别实行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和传统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并进行胃肠动力学和胃肠激素分泌水平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而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和基础胃酸分泌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而空腹血浆胰多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保留迷走神经腹腔支的胃癌根治术能加快病人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更好的营养吸收.

    作者:胡英斌;江勃年;唐自元;付忠平;谢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40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 评价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方法 并确定该病的可治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18例,非根治性手术22例.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无特异症状,误诊率高.行根治性切除术者围术期死亡1例.两组各失访2例,根治性切除术1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0(7~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54.5%和25.0%;非根治性切除术2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4~4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7.7%,0.结论 术前影像学检查准确的评价可切除性、术中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合理应用肝切除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问题.根治性切除术是佳的治疗方式.

    作者:梁毅;苗雄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39例,术前椎体前高47.6%±18.7%,椎体后高76.8%±15.4%,Cobbg角平均22.8°±10.5°.结果 术后椎体前高96.5%±7.3%,椎体后高97.8%±3.2%,Cobb's角平均6.0°±3.5°,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1.0~3.5年,均获骨性愈合.结论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简便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作者:朱三友;郭耀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均在出现症状7 d后行手术减压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年,所有患者腰痛全部恢复,下肢肌力部分恢复16例,未恢复2例,但括约肌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按Masato标准评价疗效:好转8例,差10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神经综合征是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一经明确诊断必须尽早手术,以抢救神经功能.

    作者:许崧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创MPCNL、URL及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eopie lithotomy,URL)及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eopic ureterectomy,RLU)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MPCNL组55例,URL组23例,RLU组44例,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PCNL组手术均获成功,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55/55).URL组23例中21例手术获得成功,1例因输尿管狭窄无法上镜,另1例因建立通道时出血影响视野而未继续取石,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81.0%(17/21),4例未能一次取净结石的原因为结石被推挤至肾盂内无法碎石3例,输尿管损伤1例.RLU组44例手术均获成功,结石一次性取净率为100%(44/44).uRL组的结石一次性取净率明显低于其他其他两组(P<0.01).MPCNL组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术后发热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6/55).URL组建立通道时出血1例,输尿管损伤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7%(2/23).RLU组术后出现漏尿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1/44).三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PCNL、URL、RLU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其优缺点,对于病情相对简单的病例,可能URL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而对于不宜实施URL的患者,MPCNL或RLU是可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之一.

    作者:李虎;罗文平;董超雄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

    目的 总结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效果.方法 28例股骨头骨折,按Pipkin分型:I型8例,Ⅱ型13例,Ⅲ型1例,Ⅳ型6例.均采用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Ⅲ型骨折采用股骨近端支撑钢板固定股骨颈骨折;Ⅳ型骨折髋臼骨折片较小可去除,骨折片较大时可采用可吸收螺钉或重建钢板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发生,均伤愈出院.术后随访25例,平均随访25(2~63)个月,疗效评价:优1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结论 应用骨软骨原位覆盖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突破了可吸收材料禁用于关节内骨折的禁忌,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健;孟南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压迫宫颈对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宫颈残端出血的预防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压迫宫颈对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宫颈残端出血的预防作用及可行性.方法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48例,其中子宫肌瘤29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复发性多发内膜息肉6例,子宫腺肌症2例.术后宫颈管内放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l~3 ml压迫宫颈预防出血.结果 术后24~48 h拔除双腔气囊导尿管,46例(95.8%)无出血,另2例有少许出血,经止血、绝对卧床休息2~4 d后血止,无感染、导尿管脱落,晚期宫颈残端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水压迫宫颈管预防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出血是安全、可行的,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施鹏;陈婉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肛双吻合器直肠前后壁粘膜切除钉合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47例

    目的 探讨经肛双吻合器直肠前后壁粘膜切除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肛双吻合器卣肠前后壁粘膜切除钉合术治疗的4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第1 d肛门轻微疼痛8例(17.0%),肛门胀痛37例(78.7%),剧烈疼痛2例(4.3%).6个月后随访,39例(83.0%)排便通畅,7例(14.9%)偶有排便困难,1例(2.1%)无明显效果.术前、术后排粪造影检查结果 比较,直肠前突率为93.6%vs.27.7%,直肠粘膜松驰脱垂率为93.6%vs.12.8%,直肠内套叠率为53.2%vs.6.4%,会阴下降率为89.4%vs.23.4%,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经肛吻合器直肠前后壁粘膜切除钉合术手术简便、创伤小、愈合快,临床易于推广运用.

    作者:罗吉孔;崔龙;刘海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Herbert钉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

    目的 总结Herbert钉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内固定,对其中18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18例,平均21(12~36)个月.所有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6(4~10)个月,未发生肘关节不稳或功能减弱.平均Mayo肘关节性能指标评定分数为88.6±11.4,临床疗效满意:优12例,良6例.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7°~135°,旋前平均80°(73°~87°)和旋后平均72°(66°~78°).结论 Herbert钉对于选择性的治疗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孟晔;阚冬杰;杨利民;张忠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头骨折

    目的 探讨运用微型钛板治疗复杂桡骨头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1例复杂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方法 治疗,其中MasonⅡ型14例,Ⅲ型7例.均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切口,骨折复位后克氏针辅助固定,再行指骨钛板螺钉固定,确认关节面平整,关节旋转及伸屈运动无阻碍.术后予石膏外固定2~4周,石膏拆除后开始渐进的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5±15)min.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5(5~24)个月,术后3~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肘关节屈平均115°(110°~125°),伸平均5°(0°~10°),旋前平均55°(50°~60°),旋后平均50°(40°~60°).1例遗留轻度肘关节疼痛;无肘关节外翻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根据Broberg和Morrey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85.7%.结论 运用微型钛板固定桡骨头骨折安全可行,能更好地恢复桡骨头关节面的解剖结构,并有效固定,为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提供了稳定性,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强;罗为民;汪学徽;谢杰;何友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非洲伤寒肠穿孔34例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提高伤寒并肠穿孔治疗效果的措施.方法 对34例伤寒并肠穿孔病人的病因、处理原则、手术方法 、预后、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34例均行单纯肠修补术,术后予以补充水电解质,以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伤寒抗感染治疗.结果 死亡1例,33例治愈,其中并发术后肠出血7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并发切口感染4例,经二期缝合及抗感染后治愈;无再穿孔.结论 尽早手术是治疗伤寒并肠穿孔成功的关键,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发病,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及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

    作者:李绍杰;Alex.B.J.Kanu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指侧方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50例

    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院采用手指侧方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50例58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定根;吴雅丽;邓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曲线形器械经脐免夹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2例操作体会

    目的 总结使用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免夹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均通过曲线型腹腔镜器械及推结器经脐行单孔免夹LC取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平均62.4(50~110)min;出血平均36.8(10~120)ml.无漏胆、出血、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4~6 d,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2周~2个月),几乎无腹壁疤痕.结论 经脐免夹单孔LC安全、可行,微创效果更佳,使用推结器降低了单孔腹腔镜操作难度,节省了耗材费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刘宝胤;骆成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64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实验组n=24)和半肝血流阻断法(对照组,n=40)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05.1±55.4)min,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14.3±54.6)min,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失血总量(497.3±63.0)ml,无需输血治疗;实验组平均失血总量(203.0±39.4)ml,无需输血治疗;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 d实验组ALT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109.2)U/L vs.(434.8±215.7)U/L和(124.8±67.8)U/L vs.(241.6±132.6)U/L(P<0.05),术后第1 d实验组TBI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2±17.8)μmol/L vs.(55.7±34.1)μmol/L(P<0.05).结论 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

    作者:梁刚;何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Fascin、MMP-9与胆管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胆管癌是一种侵袭力高预后很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现Fascin与MMP-9在胆管癌中异常表达,而Fascin和MMP-9的高表达又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本文就Fascin、MMP-9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调控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刘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骨折与骨折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死亡3例临床分析暨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并发胃肠道应激性溃疡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 报道3例因严重骨折并发胃肠道应激性溃疡死亡的病例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予积极止血、输血、抗休克治疗,但终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胃肠道应激性溃疡是严重创伤骨折不可忽视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相当高,因此创伤早期应该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对出现胃肠道应激性溃疡临床表现的患者积极治疗.

    作者:阚成双;袁志;李鹏斌;李岩;于忠英;张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术后复发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标本均经病理学确诊.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11.5%(3/26),2例因未切除舌骨中段及舌骨上肓管导致舌管残留,1例为遗漏舌管分支,均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术前充分认知甲状舌管囊肿的解剖学特点,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操作轻柔,彻底切除舌管及其分支可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王红鲜;陶霖玉;齐柯;张好云;冯铎;孔恒;林秋生;陈天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