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军;赵玉驰;黄仁辉;李浩瑜;罗杰
目的 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65例,急诊手术38例,二期手术27例,其中单纯皮瓣57例,带部分股外侧肌皮瓣7例,因血管变异1例改游离股前内侧皮瓣.结果 根据顾玉东[1]等分型, 本组股前外侧皮瓣动脉支Ⅰ型4例(6.2%), Ⅱ型51例(78.5%),Ⅲ型8例(12.3%), 高位皮支1例(1.5%),有1例因为血管变异改为股前内侧皮瓣.同侧移植51块,对侧移植13块,皮瓣面积(6 cm×11 cm)~(15 cm×32 cm),平均10.27 cm×19.82 cm.64例术后平均随访12(6~24)个月,皮瓣全部存活.感觉恢复达S3级者7例,达S2级者48例,达S1级或稍差者9例.无皮神经的皮瓣恢复了保护性感觉,基本上达S1级.按皮瓣功能7项检查指标进行评定,优14例,良38例,可7例,差5例,优良率为81.2%.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皮瓣.
作者:陈琳;姜佩珠;田长学;董予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维喉镜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纤维喉镜和鼻内镜切除上颌窦囊肿82例.结果 8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均获随访,平均1(0.5~2)年.72例囊肿消失,无临床症状,上颌窦粘膜上皮化好,无分泌物潴留;余10例囊肿消失,症状减轻,但上颌窦内局部粘膜增厚,有少许分泌物.结论 纤维喉镜和鼻内镜联合应用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
作者:刘星;张敏;张达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mini-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353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行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按结石位置、大小、形状和积水情况将mPCNL手术分为难度各异的6种类型.结果 mPCNL成功346例,其中Ⅰ期279例(80.6%),Ⅱ期67例(19.4%);5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放弃出院.单通道取石294例(85.0%),双通道41例(11.8%),三通道11例(3.2%).309例(89.3%)取净结石,残石(大于0.5 cm) 37例.术后动静脉瘘2例,经介入栓塞治愈.平均住院7.2 d.结论 mPCN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 .
作者:顾思平;向永东;施惠雅;解忠;周晓明;蔡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平均随访13(7~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螺钉退出及切割股骨头,无明显髋内翻畸形.疗效评价:优16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发症少,能早期活动和负重,进而改善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雷成刚;彭小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臂内侧扩张皮瓣面部瘢痕挛缩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采用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挛缩17例.结果 本组皮瓣面积(10 cm×8 cm)~(15 cm×9 cm),移植皮瓣全部成活.7例随访3个月~5年, 皮瓣外形良好, 色泽与面部皮肤相近, 供瓣区遗留瘢痕较小.结论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瘢痕挛缩效果良好,虽所需时间长,且需强迫体位固定,但仍不失为面部整形修复的可选之法.
作者:钱利;赵柏程;皮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使用网塞及平片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20例,均经腹股沟切口, 高位游离疝囊,网塞充填于股环上方薄弱的腹膜前间隙内,常规使用平片并与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固定.结果 20例手术顺利,恢复良好,随访 6~36月均无复发.结论 经改进的充填式无张力股疝修补术可有效避免压迫股静脉,防止股疝复发,预防直疝和斜疝新发,为股疝治疗合理手术方式之一.
作者:谷佃宝;张建;刘东军;张贵祥;桑节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确诊并手术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资料.典型类癌6例,杯状细胞类癌1例;阑尾粘液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2例,粘液囊腺癌2例.术前确诊1例杯状细胞类癌,行右半结肠切除+腹腔化疗;术中确诊7例,其中2例典型类癌、1例粘液腺癌和1例粘液囊腺癌行阑尾及肿瘤切除术,1例典型类癌、1例粘液囊腺癌及1例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明确诊断7例,2例典型类癌未再行手术治疗,1例典型类癌、4例腺癌行补救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2(4~98)月.11例无症状生存,3例腺癌和1例杯状细胞类癌在术后15月内死亡.结论 阑尾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术中确诊并选择合理术式是保证预后的重要手段.
作者:赵晓春;郑宗珩;陈图锋;吕会增;李汉贤;邱万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人工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 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8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联合BMP人工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29髋),左髋18例,右髋11例.按Ficat分期:Ⅰ期8例(10髋),Ⅱ期14例(16髋),Ⅲ期3例(3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7.6(24~60)个月.移植骨瓣与股骨颈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3~8)个月.按Harris评分,优15例16髋,良7例10髋,可3例3髋,优良率89.7%.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和BMP人工骨移植能有效重建股骨头的血运、清除死骨、降低髓腔压力、支撑股骨头关节软骨面和BMP能诱导成骨的特点,能有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许军;赵玉驰;黄仁辉;李浩瑜;罗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价值.方法 7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32例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6例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而切除肋间臂神经,实验组4例因术中未能保留肋间臂神经而退出该组.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5.3±8.6)min vs.(76.1±7.6)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1.3±5.6)ml vs.(69.2±6.1)ml,每例检出淋巴结13.2枚vs.14.3枚,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淋巴漏的比例分别为25.0%(8/32) vs.27.8%(10/36),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获随访, 平均25.3个月, 实验组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6.2%, 而对照组高达77.8%,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局部复发率为6.2% vs.8.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局部复发率.
作者:徐峰;唐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226例65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胃癌根治性切除122例(D1 57例, D2 32例, D3 33例), 姑息性切除56例, 行远端胃切除术107例, 近端胃切除术51例, 全胃切除术15例, 联合器官(脾、胰尾、横结肠)切除5例,未切除41例.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7.3%.随访207例,平均随访时间37(12~60)个月.总体中位生存时间32.5个月;根治性切除组平均为37个月, 姑息性切除组为19个月, 未切除组为8个月;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为28.0%, 姑息性切除组为2.1%, 未切除组为0.根治性切除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姑息性切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老年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老年胃癌患者积极行根治性切除术,能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应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黄国民;房学东;刘林林;王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在急性脊髓炎诊断中的价值及其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32例综合病史、体征、脑脊液检查及MRI临床确诊的急性脊髓炎患者,根据MRI脊髓肿胀情况及脊髓横断T2WI信号判断急性脊髓炎的预后关系.结果 本组MRI提示: 颈髓受累8例, 胸髓受累21例, 腰髓受累3例.有脊髓肿胀者的19例中,预后良好4例(21.1%),不良15例(78.9%);无脊髓肿胀的13例中,预后良好10例(76.4%),不良3例(23.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横断T2加权像脊髓断面呈均质增高23例中, 预后良好5例(21.7%), 不良18例(78.3%);而呈不均质增高的9例中,预后良好7例(77.8%),不良2例(22.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对急性脊髓炎不仅具有定性定位准确的优点,且能对判断疾病的预后提供帮助;无肿胀者及横断T2加权像脊髓横断面呈不均质增高者预后较好.
作者:司徒卫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确诊,其中颈段5例,上、中胸段8例,下胸段4例, 胸腰段2例,腰段6例.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行囊内切除6例,囊外切除19例.12例下胸段、胸腰段或腰段病例同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 25例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脑脊液漏4例,无其他并发症.25例均获随访,平均2.7(0.5~5)年, 术后感觉和运动ASIA评分分别为(202.6±11.4)分和(89.9±7.3)分,较术前的(148.6±6.2)分和(56.7±5.3)分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强;李如求;王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腹部开放手术中使用新型超声刀分离切断组织的技术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应用新型超声刀完成腹部开放手术的45例病例, 包括胃癌根治术21例、结直肠癌根治术10例、肝癌切除术4例、脾切除及门奇静脉断流术8例、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加门体分流术1例,胰岛细胞瘤切除1例.与同期使用电刀的类似手术6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使用新型超声刀进行腹部开放手术所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均少于常规电刀手术病例(P<0.05).结论新型超声刀技术是极具前景的外科新技术,在腹部开放手术中使用其进行分离切断组织安全、有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促进恢复.
作者:陈钟;常仁安;唐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肺腺鳞癌预后的因素,为改进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症状、病程、肿瘤部位、X线分型、肿瘤边缘、分叶、密度、手术方法 、胸膜皱缩、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大直径、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阳性淋巴结个数/淋巴结总数)、分化程度、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病理分期、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等24个非重复因素进行预后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统计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腺鳞癌根治术后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29.1%和15.4%.Log-rank检验示X线分型、手术方法 ,大体标本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手术性质、肿瘤大直径、病理侵及胸膜或胸壁情况、病理T项、病理N项、淋巴结转移模式、转移度、病理分期、术后复发转移及术后放疗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示术后复发转移、病理分期、手术性质因素对预后影响大.结论 肺腺鳞癌是一种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纯外科治疗效果尚不满意.
作者:李鉴;张德超;赫捷;刘向阳;牟巨伟;张良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可吸收肋骨钉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及其经验.方法 11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在全麻下行手术内固定.结果 16例均获随访,平均时间7(1~15)个月.骨折于3~6月内均获骨性愈合.5例胸廓稍有不对称,其余均未发现有胸廓塌陷或畸形,胸部无明显疼痛,恢复良好.110例恢复术前体力劳动,6例生活可自理.结论 对于严重胸壁塌陷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应行内固定治疗;采用可吸收肋骨钉进行复位固定,方法 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作者:黄坚;杨忠义;李岳;柳朝晖;雷鹏飞;陈龙;戴军;付志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1 051例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其中太田痣365例、雀斑103例、咖啡斑106例、褐青色痣43例、雀斑样痣37例、文身128例、外伤性文身57例、斑痣96例、脂溢性角化116例.结果 太田痣、雀斑、脂溢性角化疗效好, 总有效率均为100%, 褐青色痣、文身和外伤性文身亦有上佳疗效, 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咖啡斑、雀斑样痣、斑痣亦有不同程度疗效, 总有效率分别为63.2%、51.4%、45.8%.结论 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安全性高, 对绝大多数太田痣、雀斑、脂溢性角化、褐青色痣、文身、外伤性纹身可达到治愈的效果,对咖啡斑、雀斑样痣、斑痣亦有一定程度的疗效.
作者:张静;周怡新;苏玉文;肖嵘;周英;张桂英;陆前进;文海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顺行经皮肾微造瘘(antegrade mini-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MPCN)和逆行经输尿管镜(retrograde ureteroscopy,RUS)行钬激光肾盂内切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 UPJO)的疗效.方法 48例UPJO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分为MPCN组(28例)和RUS组(20例).结果 MPCN组无一例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52.3±12.7)min、术中出血量(32.1±17.9)ml、术后住院时间(6.3±1.3)d、恢复工作时间(43.2±5.2)d、并发症发生率17.9%(5/28),随访治疗有效率为89.3%(25/28).RUS组有4例中转开放或顺行腔内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6.2±7.8)min、术中出血量(9.4±7.3)ml、术后住院时间(4.0±1.3)d、恢复工作时间(37.7±5.3)d、并发症发生率18.7%(3/16),随访治疗有效率56.2%(9/1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手术有效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MPCN钬激光肾盂内切开术适合治疗合并感染、肾结石及开放手术后的UPJO患者,可作为部分UPJO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作者:曹正国;吴斌;孙友文;诸禹平;苏红;周林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胰岛细胞移植是目前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有望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方法 .自2000年加拿大Edmonton报到了对7例1型糖尿病患者成功施行胰岛细胞移植术以来,国内外掀起了胰岛细胞移植的研究热潮,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本文就胰岛细胞移植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作者:胡浩;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属Gartland Ⅲ型,均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6(3~12)个月,所有骨折术后平均8.8(6~12)周愈合.参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3例,良2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损伤小、固定可靠、有效的方法 .
作者:张雄军;吴彬;李国湘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眶上裂及其周围结构的显微解剖,并分析其手术学意义,以期为相关手术入路、病理解剖和影像学研究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 利用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和5具成人头颅干标本,在显微镜下对眶上裂及其周围的骨性结构、硬膜结构、韧带、神经和血管进行解剖,并进行多角度观察、拍摄和描述.结果 眶上裂的空间分成外侧部、中间部和下部;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眼神经和眼上静脉从眶上裂的外侧部或中间部穿过;神经血管与软组织共同封闭眶上裂;眶上裂外侧韧带和直肌间韧带是重要的解剖标志.结论 只有经过精细的显微解剖操作和观察才能全面掌握眶上裂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知识,进而有助于临床手术操作.
作者:李茗初;杜长生;于春江;李钟铭;王建祯;封耀辉;唐红;徐档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