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结核病治疗中的作用

武荣

关键词:结核病, 健康教育, 探索
摘要: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使人们在身体、精神、社会环境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目前,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的发病情况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基本消灭,但也有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病疾、伤寒病和近年来的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都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甚至是高危因素.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从肝脾论治麻木病症之我见

    麻木病症系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痹症范畴.临床治疗该病方法不一,疗效各异,但大都不甚理想.笔者二十多年来,从肝脾理论钍刺治疗该病1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体位改变对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体位改变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对57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分别记录麻醉前、俯卧位后10 min、30 min、1 h、以及术毕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57例病人在俯卧位后10 min、30 min,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都有较明显的变化.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维持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平稳,能减少并发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徐荣铭;蒋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末期表现.因其死亡率高,治疗棘手,而成为临床医学重点研究的难题.中医对心衰的研究工作已广泛开展,从心衰的病因、病机、治疗以及实验室检测等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充分发挥出中医药的优势,可望在心衰的治疗方面产生具有现代医学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的新途径.

    作者:姚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11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8年11月子宫肌瘤围绝经期患者114例,于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用米非司酮,每日10 mg,睡前服用,连续6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测量子宫及肌瘤的三维经线,计算子宫及肌瘤体积.每月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个月.结果:99例患者有效,有效率86.8%,患者治疗3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都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治疗6个月,子宫及大肌瘤体积继续缩小,缩小幅度明显减小.患者治疗3个月35例(30.7%)患者出现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用药6个月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但无明显加重现象.停药后12例患者肌瘤继续缩小,87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与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抗糖皮质激素症状的患者1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长疗程用药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适用于较大围绝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但米非司酮能否更长疗程用药以及长疗程用药是否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尚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吴伟英;谭广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立体定位小骨窗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并脑疝

    高血压脑出血严重威胁人们生命,既往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实施的开颅去骨瓣血肿清除减压引流手术损伤大,反应重,死亡率高.2008年至今我院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实施的小骨窗血肿内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20例,手术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高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杜冷丁合并异丙嗪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杜冷丁镇痛与杜冷丁合并异丙嗪镇痛效果.方法:将我科术后210例病人随机分成杜冷丁组(对照组,n=105)和杜冷丁合并异丙嗪组(治疗组,n=105)两组,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术后镇痛杜冷丁合并异丙嚷镇痛优于单用杜冷丁镇痛.

    作者:晏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药理学教学质量

    药理学教学多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普遍反应其内容庞杂,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更新观念,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先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不同治疗方案在Graves病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Graves病(GD)治疗中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131Ⅰ组(A组)55例和药物组(B组)55例,后将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A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B组,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B组,治疗副作用发生率也低于B组,P均<0.05,而远期疗效中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A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在Graves病的治疗中采用131Ⅰ进行治疗,不管是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运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在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131Ⅰ治疗可以作为Graves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吴强鹏;刘朝仁;沈丽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苦参素、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抗结核化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素、拉米夫定在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肺结核合并HBV感染者82例随机分3组,采用标准的抗结核化疗方案2HREZ/4HR,实验组分别苦参素、拉米夫定口服,治疗期间每月检查肝功能,第3月及疗程结束时检查乙肝三对和HBV-DNA定量.结果: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肝损率为45.0%,而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为15.6%,1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肝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拉米夫定组、对照组分别有8例、19例、1例HBVDNA转阴,两两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有5例和7例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HBV感染者抗结核治疗时,加用苦参素或拉米夫定可减少抗痨过程中肝损的发生.

    作者:李爱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两种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两种静脉用铁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分为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两组,每组38例,使用100 mg右旋糖酐铁或蔗糖铁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于透析开始后2 h,在血管路的静脉端滴注.时间不小于30 min,每周两次,至总量1000 mg时改为每周1次至8 w,观察并比较两组血液学指标、铁代谢指标及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显著提高.升高的幅度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间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静脉用铁剂均能有效纠正血透患者铁缺乏及贫血状况,对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相当且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乃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采用TAC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方法:晚期乳腺癌27例,其中14例有两处以上部位转移.TAC方案治疗15例,CAF方案治疗12例,TAC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dl,阿霉素40 mg/m2,d1,环磷酰胺500 mg/m2,d1,21 d为1周期,CAF方案,环磷酰胺600 mg/m2,d1、8.结果:GAC方案:总有效率66.7%(10/15),完全缓解率20%(3/15),中位缓解期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5月.CAF方案:总有效率5%(6/12),完全率为8.3%(1/12),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本月病人有不同程度胃肠反应,其中Ⅲ度占46.3%,白细胞减少Ⅲ度占42.7%,未发现肾毒性.结论:TAC方案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作者:王晓龙;田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前牙深覆颌达Ⅱ度及以上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配合前牙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上颌平面导板能有效的打开深覆颌,且打开咬合的时间短.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和前牙的压低,改善面下1/3的高度.结论:上颌平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深覆颌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并能有效的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改善面型.

    作者:张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部闭合性外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外伤的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积极抗休克等治疗后,均行开腹手术治疗,治愈44例,死亡2例,病死率4.35%.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严重失血性休克1例,上述两例患者均在术后1~14 d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对腹部闭合性损伤以及内脏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刻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任永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关于抗生素在我院106例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11月部分出院患者病例10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6大类34个品种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然存在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玉;敖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临床观察

    慢性贫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测控彻底或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会东;董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等.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也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异位妊娠一旦破裂或流产病情急剧加重,出现腹腔内出血时,若不能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可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掌握宫腔及盆腔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及正确诊断率,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商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内源性-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ADMA)对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肺血管重构及右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临床部分: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对照组48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的浓度.动物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治疗组造模第2天开始给L-精氨酸100 mg/kg每日腹腔注射.每同监测尾动脉压,4 w后颈外静脉插管检测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功能,并检测肺动脉舒张功能.检测血浆ADMA,NO浓度;肺组织DDAH2mRNA及肺动脉DDAH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AD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值增高(P<0.05);右心室肥厚明显(P<0.05);右心功能减弱;肺动脉舒张功能降低;肺小动脉显著增厚.L-精氨酸治疗后大鼠肺动脉压力降低(P<0.05),右室肥厚减轻(P<0.05),右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肺动脉舒张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组织中DDAH2mRNA表达显著下调:肺动脉内皮DDAH2蛋白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浆NO含量显著降低.L-精氨酸治疗后血浆ADMA浓度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升高(V<0.05).血浆ADMA浓度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05);与右心室肥厚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8).结论:ADMA可能通过影响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及调节血管重构而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ADMA可能参与诱导右心肥厚、右心功能衰竭而促进肺心病的发展.

    作者:曹仕鹏;诸兰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分析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癌发病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探讨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Galectin-3和Smad4在20例大肠正常黏膜、33例腺瘤及5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各组间率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正常黏膜组、腺瘤组及大肠癌组均有表达.Galectin-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腺瘤组织(X2=31.24,P=0.000);低分化大肠癌Galectin-3的表达比中-高分化大肠癌表达明显增高(X2=6.199 P=-0.012);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比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表达明显增高(X2=10.479,P=0.001);②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腺瘤组织(X2=9.916,P=0.007);低分化大肠癌Smad4的表达比中-高分化大肠癌表达明显缺失(X2=13.077,P=0.000);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比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表达明显缺失(X2=7.707,P=0.006);③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Galectin-3和Smad4可能是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转移的标记,当大肠癌组织中同时出现Galectin-3强表达和Smad4缺失时,提示预后不良.两者同时检测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斌;佟敏;姜彦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微血管密度与脑膜瘤恶性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的临床病理恶性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脑膜瘤中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的表达,计数脑膜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应用统计学分析MVD与脑膜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42例脑膜瘤组织中Ⅰ级脑膜瘤MVD为(20.05+2.02),Ⅱ级脑膜瘤MVD为(31.45±4.02),Ⅲ级脑膜瘤MVD为(39.23±5.7),方差分析F=39.63,P<0.01,三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脑膜瘤临床病理分级越高,其MVD越大,MVD可能成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勇;林少华;陈信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69例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总结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9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治疗优良率达93.6%.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琦;陈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