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巧盈;李岚;李亚琴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因肾功能严重恶化,肾小球单位大多数硬化,相应肾小管及周围组织萎缩,造成以尿素氮(BUN)、肌酐(CR)等小分子物质毒素在体内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我院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5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茹克亚·阿不都热依木;石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4例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放射治疗10 d,同时配合康莱特注射液20 g/d,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用21 d为一周期,连续观察两个周期;对照组仪行放射治疗.结果: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2级疼痛止痛疗效相似(P>0.05).3级疼痛完全缓解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提高放疗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玉霞;张霄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左卡尼丁组和常规组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各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纽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左卡尼丁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总有效率为92.1%,与常规组相比临床症状、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高新宇;刘少奎;于勤;王筱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3月~2007年7月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付毅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证实的28例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结果:肺底积液的主要X线表现有:假横膈征,心淹征,肺纹理截断征,变换体位流动征.结论:X线检查足诊断肺底积液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勇;龚希丛;罗昌金;钟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疗程4 w.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随访.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月.随访4个月后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低.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于德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时采集空腹HS-CRP,在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后第14 d、第28 d时再次采集空腹HS-CRP,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药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血脂康前后各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应用血脂康后,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水甲均显著下降,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下降的程度越明显,表明中成药血脂康具有较好的降低HS-CRP水半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荃钦;姚光辉;朱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寒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两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腩静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化疗是晚期肺癌治疗中常见的方法之一,但化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较大生理心理反应影响诊疗的正常进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诊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显的尤为重要,使患者消除对肿瘤的恐惧心理,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有很大意义,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需求,并给于相应指导和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本卿;王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维持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对照组45例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服缬沙坦每大80 mg,随访观察1 a.结果: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8%VS 62.8%,P<0.05),左房内经明显小于对照组[(35.10±10.21)mmVS(41.82±11.6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这与缬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心脏负荷,抑制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凤梅;卜法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照组选用头孢吡肟,两组均联合静点红霉素及口服希舒美(阿奇霉素),连续用药5 d.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率73.3%.结论:哌拉两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疗效优于头孢吡肟.
作者:韩丽;李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介绍胡晓斌老中医治疗痛痹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方法:具体叙述1例重症痛痹患者的治愈经过及诊疗方法.结果:患者疼痛症状消失,随访一切正常.结论:胡氏诊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诊病求症,对症治疗.
作者:胡晓斌;李言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电脑中频治疗.运用患者自评量表VAS(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Mayo12点评分(Mayo Clinic Elbow Performance Index)(表1)在疗程0 d、2d时进行评估,对比所获得分值进行比较,对比临床效果.临床疗效分析运用尼莫地平法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措施均有疗效,治疗组2 d后总用效率为86.85%,对照组总用效率为78.95%,治疗组、对照组在2 d评分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2 d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法治疗网球肘有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丁明晖;徐光青;李燕;黄东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9年8月期间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术中导致甲状旁腺损伤,重在预防.术中应高度警惕,谨慎操作,一旦发生应止确合理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并专门随访治疗.
作者:戴普席;夏开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疑有人肠病变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研究组在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的基础上加用西甲硅油,观察患者肠道清洁程度以及肠道内泡沫存在情况.结果:研究组肠道清洁率为95%,对照组肠道清洁率为92.5%,两组间比较筹异尤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祛泡效果达0、1级的百分比是97.5%,而对照组达0、1级的百分比是70.0%,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二乙醇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可明显祛除肠腔内的泡沫,提高结肠镜视野的清晰度,有利于内窥镜医生的操作和发现病灶.
作者:朱明山;唐佳新;梅进;张媛;王凯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异常胎心监护的类型,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于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冈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28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的280例中,NST无反应型50例,CST(+)例,OCT(+)150例.OCT(+)150例中合并重度变异减速7例,其中足月小样8例,脐带扭转21例,脐带绕颈绕身24例.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1.65,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是导致剖宫产一个重要手术指征,但不是绝对手术指征,应结合胎儿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手术指征明确,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
作者:苗红红;孙瑞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对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影响.方法:自愿参加本试验的近视患者116例227眼,按照持续视近后眼压升高值大小分为三组:A组(≤0.5 mmHg)95眼,B组(0.5 mmHg~1.0 mmHg)79眼,C组(>1.0 mmHg)53眼.所有受试者检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随访1 a后再次检查,对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进行方差分析,对所有受试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屈光度增加(0.48±0.35)D;B组增加(0.61±0.38)D:C组增加(0.96±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6,P<0.05).A组眼轴长度增加(0.18±0.27)mm;B组增加(023±028)mm;C组增加(0.36±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P<0.05).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均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持续视近所敛眼压变化与近视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谢继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行为疗法组、单纯药物组和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行为疗法组,每组30例,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后结合组与单纯行为疗法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药物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较,结合组>单纯行为疗法组>单纯药物组,且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来看,结合组高于单纯行为疗法组及单纯药物组,但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可明显增加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该疗法对提高夫妻生活满意率也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起鹏;姜力;王德权;罗小冬;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视觉对比敏感度的视功能检查方法,检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与正常眼作对比,验证其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视网膜对比敏感度的空间频率特点.方法:选择PACG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36例(48只眼),正常对照24例(48只眼),应用RM-800视觉检查仪进行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查,经SPSS进行组间对照t检验.结果: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PACG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与上正常对照组的对比在12周/度,18周/度及24周/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PACG患者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要表现为高频段空间对比敏感度损害.
作者:陈霄雅;王晓娟;崔建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的治疗方法.方法:56例手足口病病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两组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作者:房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