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脂康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

张荃钦;姚光辉;朱红梅

关键词:血脂康,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时采集空腹HS-CRP,在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后第14 d、第28 d时再次采集空腹HS-CRP,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药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血脂康前后各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应用血脂康后,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水甲均显著下降,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下降的程度越明显,表明中成药血脂康具有较好的降低HS-CRP水半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带状疱疹78例护理体会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易侵犯年老体弱者.老年带状疱疹发病时几乎100%发生急性神经痛[1].30%~50%的患者损害消失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2].2005年1月~2008年6月,我科诊治60岁以上老年带状疱疹患者78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立迈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了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连用7 d,辛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1次,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1个月.依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为标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周承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肠癌的药物敏感试验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59例大肠癌患者对阿霉素(AD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卡铂(CBP)、顺铂(DDP)、氨甲喋呤(MTX)6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人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17ECIA).结果:59例大肠癌对肿瘤组织的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Fu>MMC>ADM>MTX>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MMC+DDP+5-Fu>MMC+5-Fu>DDP+5-Fu.结论:大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好的肿瘤,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大肠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春媚;姚清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6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LC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96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 d.结论:对LC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赵亚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瑞昔布钠用于创伤患者麻醉术前镇痛的研究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应用新型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牵引去除后的转运以及体位变动所引起的疼痛减轻程度.方法:40例ASAⅠ~Ⅲ级的下肢骨折伤后24 h内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C组2组(n=20).P组在去除牵引转运手术前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而对照C组则静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疼痛评分(VASI)和体位变动(仰卧位变为椎管麻醉所需侧卧位)时的疼痛评分(VAS2).术后随访患者手术记忆.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在硬膜外联合腰麻下顺利完成手术.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1和VAS2)均强于P组(P<0.01).每一组内VAS2疼痛强度均高于VAS1(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认为体位变动时疼痛(VAS2)强.C组患者中有8例(40%)对体位变动过程中的痛苦记忆深刻,而P组中仪有3例(1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麻醉手术前应用可以安全减轻麻醉术前的急性疼痛,尤其是实施麻醉所需体位变动时的骨折疼痛有减轻作用.

    作者:马宇;刘佩蓉;熊源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早期空肠内营养在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js,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鼻空肠管EN30例(研究组)与肠外营养(PN)(即静脉营养)治疗SAP患者36例(对照组)在症状体征、白细胞、血红蛋白、生化指标恢复时间、体蕈、住院大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经鼻空肠管EN比PN的症状体征、体重、生化回复时间、费用明显减少.结论:EN的疗效优于PN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姚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合并症,起病急而凶险,母儿死亡率高[1].随着对此病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了早期诊断及救治水平,其治愈率得以提高.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结合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处理,试图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治水平.

    作者:李胜平;王雨;杨志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目的:分离、培养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干细胞(BRcscs),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培养传代条件,为药敏试验及动物实验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从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组织中获取乳腺癌细胞(BRCCS),然后以FITC标记的CD24、CD44抗体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选CD44+CD24-/low细胞.结果: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6%(2.3%~2.9%).结论: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D44+CD24/low且具有干细胞特性的BRCCS,利用流式细胞仪可成功地将其从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分离出来.

    作者:刘秀宝;陈建民;王公平;曾光伟;王占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研究PICC导管置管后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60例PICC管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4Fr导管,总长度为65 cm(可修剪).置管选择贵要静脉38例,正中静脉10例头静脉12例,留置时间8 d~170 d,置管长度30 cm~55 cm,,置管后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发生穿刺点感染发生率3.4%,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296,导管堵塞发生率8.6%,管腔内返血发生率6.9%,穿刺点渗血发生率5.2%,穿刺点渗液发生率3.4%,导管脱出发生率3.4%.其余患者均顺利拔管.结论:PICC导管穿刺留置导管后,需要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甘国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左卡尼丁组和常规组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各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对比观察两纽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左卡尼丁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总有效率为92.1%,与常规组相比临床症状、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左卡尼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高新宇;刘少奎;于勤;王筱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与近视发展速度的关系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对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影响.方法:自愿参加本试验的近视患者116例227眼,按照持续视近后眼压升高值大小分为三组:A组(≤0.5 mmHg)95眼,B组(0.5 mmHg~1.0 mmHg)79眼,C组(>1.0 mmHg)53眼.所有受试者检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随访1 a后再次检查,对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进行方差分析,对所有受试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屈光度增加(0.48±0.35)D;B组增加(0.61±0.38)D:C组增加(0.96±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6,P<0.05).A组眼轴长度增加(0.18±0.27)mm;B组增加(023±028)mm;C组增加(0.36±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P<0.05).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均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持续视近所敛眼压变化与近视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谢继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结肠梗阻手术一期吻合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病例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结肠梗阻病例中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者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7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8.77%),均为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恰当掌握手术适应证,急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

    作者:韩志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112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患.使用一种药物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我们使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

    作者:李高凯;杜选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培本通幽汤对便秘小鼠胃肠蠕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培本通幽汤对便秘小鼠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复方苯乙哌啶制作小鼠便秘模型,给予培本通幽汤,观察各组小鼠首粒排便时间以及第0、1、3、5 d干粪点数、不排便只数变化.结果:通幽汤组小鼠的首粒排便时间及干粪点数、粪便重量、排便小鼠数量等方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便秘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本通幽汤可以润肠通便、增强小肠推进性运动,加速内容物的排泄,能够有效治疗便秘.

    作者:刘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积大本特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出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坦洛新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对结石排出的促进作用.方法:98例患者按照碎石后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碎石后第1 d、7 d、30 d分别复查KUB,统计结石排净率.结果:碎石术后第1 d,2组结石排净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碎石术后第7 d、30 d积大本特(商品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组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使用积大本特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作者:郭彬;卢小刚;吴文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lO月~2009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约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连用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曹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日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廷彦;崔延东;张海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照组选用头孢吡肟,两组均联合静点红霉素及口服希舒美(阿奇霉素),连续用药5 d.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率73.3%.结论:哌拉两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疗效优于头孢吡肟.

    作者:韩丽;李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64例骨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放射治疗10 d,同时配合康莱特注射液20 g/d,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用21 d为一周期,连续观察两个周期;对照组仪行放射治疗.结果: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1、2级疼痛止痛疗效相似(P>0.05).3级疼痛完全缓解率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能提高放疗疗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放疗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玉霞;张霄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截肢患者术后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3年5月~2007年6月47例接受截肢手术的病例,术后采取加强心理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策略.结果:除3例患者死于术后严重感染外,所有患者皆能止确面对现实,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策略选择是截肢患者术后良好愈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竹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