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国芹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因肾功能严重恶化,肾小球单位大多数硬化,相应肾小管及周围组织萎缩,造成以尿素氮(BUN)、肌酐(CR)等小分子物质毒素在体内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我院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5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茹克亚·阿不都热依木;石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参芎注射液100 ml缓慢静滴,1次,d,连续2 w,观察用药后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设同期用香丹注射液50例作对照组,将10 ml香丹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滴,1次/d,连续2 w.结果:使用参芎注射液者,胸闷、心绞痛症状缓解率达92%,对照组缓解率达62%(P>0.05),心电图好转率64%,对照组为40%(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质蜃可靠,疗效好,疗程短,长期服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景坤;郑志勇;安莉;朱晓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全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采用针刀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法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电脑中频治疗.运用患者自评量表VAS(visual analog scale)评分Mayo12点评分(Mayo Clinic Elbow Performance Index)(表1)在疗程0 d、2d时进行评估,对比所获得分值进行比较,对比临床效果.临床疗效分析运用尼莫地平法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措施均有疗效,治疗组2 d后总用效率为86.85%,对照组总用效率为78.95%,治疗组、对照组在2 d评分均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2 d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法治疗网球肘有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
作者:丁明晖;徐光青;李燕;黄东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外侧综合征,由Adolf Wallenberg于1895年首先报道,是由供应延髓背外侧区血流的动脉闭塞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临床比较少见且较多不典型病例,现就本人近5 a收集的38例做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3月~2007年7月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付毅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时采集空腹HS-CRP,在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后第14 d、第28 d时再次采集空腹HS-CRP,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药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血脂康前后各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应用血脂康后,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水甲均显著下降,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下降的程度越明显,表明中成药血脂康具有较好的降低HS-CRP水半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荃钦;姚光辉;朱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近几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慢性肺部疾病中的多耐药状况和病种分布,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呼吸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分离的耐药PA,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PEMS 3.1软件包分析.结果:呼吸道1176株耐药PA中多耐药株占有率逐年升高,主要分布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支扩病人.PA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PA在慢性肺部疾病中的多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应着重预防,合理用药,加强监测和隔离:治疗应选择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李鸿雁;夏前明;李福祥;全燕;朱忠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24例(24眼)初发性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保留翼状胬肉表面的球结膜及巩膜表面的TENON'S囊,在自然解剖状态下彻底分离切除球结膜下的翼状胬肉组织,同时行羊膜移植.术后随访15个月~37个月,平均(18.62±4.23)月.结果:24例(24眼)均治愈,均无复发.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保留TENON'S囊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下羊膜移植具有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江珊;梁轩伟;李发忠;肖豪华;古志浩;李莉芬;邓映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腩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49例,单用纳洛酮组46例,单用醒脑静组42例,用药10 d为1个疗程.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10 d、20 d后神经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P<0.05或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比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注射液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易超亮;易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行为疗法组、单纯药物组和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行为疗法组,每组30例,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后结合组与单纯行为疗法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药物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较,结合组>单纯行为疗法组>单纯药物组,且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来看,结合组高于单纯行为疗法组及单纯药物组,但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可明显增加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该疗法对提高夫妻生活满意率也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起鹏;姜力;王德权;罗小冬;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005年~2008年贵阳市肺科医院痰液涂片阳性与肺结核的检出率,以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患者痰液涂片检查结果.痰液涂片采用不需加热的石碳酸复红染色法.结果:2005年~2008年痰涂阳性率为8.65%、9.55%、9.71%、11.41%(P<0.01).后2年痰液涂片阳性率为10.58%,明显高于前2年的阳性率8.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贵阳市肺结核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加大预防控制措施的力度.
作者:陶铜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测定59例大肠癌患者对阿霉素(AD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卡铂(CBP)、顺铂(DDP)、氨甲喋呤(MTX)6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人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17ECIA).结果:59例大肠癌对肿瘤组织的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Fu>MMC>ADM>MTX>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MMC+DDP+5-Fu>MMC+5-Fu>DDP+5-Fu.结论:大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好的肿瘤,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大肠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春媚;姚清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史漫长,常反复发作,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岁~30岁多见.
作者:胡晓萍;田小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断剂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4 w,治疗组加用经直肠微波治疗,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19%与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微波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莫非;贾志刚;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之一,近年来,小儿MP感染病例逐年增多,且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肺外并发症多见,有局部流行趋势.为加深对MP感染的认识,本文对近几年来于我院就诊儿童进行诊疗记录,以作参考.
作者:杨智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LC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96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 d.结论:对LC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赵亚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3年5月~2007年6月47例接受截肢手术的病例,术后采取加强心理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策略.结果:除3例患者死于术后严重感染外,所有患者皆能止确面对现实,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策略选择是截肢患者术后良好愈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竹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异常胎心监护的类型,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于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冈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28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的280例中,NST无反应型50例,CST(+)例,OCT(+)150例.OCT(+)150例中合并重度变异减速7例,其中足月小样8例,脐带扭转21例,脐带绕颈绕身24例.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1.65,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是导致剖宫产一个重要手术指征,但不是绝对手术指征,应结合胎儿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手术指征明确,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
作者:苗红红;孙瑞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日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廷彦;崔延东;张海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