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膜移植在保留TENON'囊的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临床观察

蔡江珊;梁轩伟;李发忠;肖豪华;古志浩;李莉芬;邓映霞

关键词:翼状胬肉, 初发, TENON'S囊, 手术, 羊膜移植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24例(24眼)初发性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保留翼状胬肉表面的球结膜及巩膜表面的TENON'S囊,在自然解剖状态下彻底分离切除球结膜下的翼状胬肉组织,同时行羊膜移植.术后随访15个月~37个月,平均(18.62±4.23)月.结果:24例(24眼)均治愈,均无复发.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保留TENON'S囊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下羊膜移植具有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支原体肺炎31例临床诊疗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之一,近年来,小儿MP感染病例逐年增多,且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肺外并发症多见,有局部流行趋势.为加深对MP感染的认识,本文对近几年来于我院就诊儿童进行诊疗记录,以作参考.

    作者:杨智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48例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应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48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共涉及8个系统/类型,以皮肤症状为多见,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清开灵注射剂,占本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52.08%.结论:中药应提倡口服给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道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肺底积液的X线诊断

    目的:分析总结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证实的28例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结果:肺底积液的主要X线表现有:假横膈征,心淹征,肺纹理截断征,变换体位流动征.结论:X线检查足诊断肺底积液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勇;龚希丛;罗昌金;钟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预防肝硬化脾脏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预防肝硬化脾脏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疗效.方法:将我们医院1999年~2008年施行肝硬化脾切除加断流术1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6例)及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发生PVT共计16例,发生率为21.05%.治疗组发生PVT共计6例,发生率为7.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肝硬化脾脏切除加断流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加丹参注射液进行干预,是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亢西;张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12例原因与疗效分析

    目的:对胫骨骨折骨不连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并植骨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骨不连病例中9例为内固定术后骨不连,9例中的7例为术后过早负重活动,导致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起不到稳定作用,2例骨感染造成骨不连,还有3例行石膏外固定治疗,治疗处置不当,延误所致骨不连,12例骨不连患者应用镶嵌式外固定支架治疗3~16个月后均获得骨折愈合.结论: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器并植骨治疗,是一种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在小儿肘部骨折中多见,以往多主张保守治疗,牵引复位外固定[1],但往往都留有肘内、外翻畸形及伸屈功能受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6月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9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梁;邹高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的多耐药现状及临床策略

    目的:了解近几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慢性肺部疾病中的多耐药状况和病种分布,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呼吸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分离的耐药PA,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PEMS 3.1软件包分析.结果:呼吸道1176株耐药PA中多耐药株占有率逐年升高,主要分布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支扩病人.PA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PA在慢性肺部疾病中的多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应着重预防,合理用药,加强监测和隔离:治疗应选择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李鸿雁;夏前明;李福祥;全燕;朱忠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急性结肠梗阻手术一期吻合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病例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结肠梗阻病例中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者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7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8.77%),均为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恰当掌握手术适应证,急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

    作者:韩志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9年8月期间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钙恢复正常.结论:甲状腺术中导致甲状旁腺损伤,重在预防.术中应高度警惕,谨慎操作,一旦发生应止确合理使用钙剂及维生素D,并专门随访治疗.

    作者:戴普席;夏开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积大本特在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排出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比研究坦洛新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对结石排出的促进作用.方法:98例患者按照碎石后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2组,碎石后第1 d、7 d、30 d分别复查KUB,统计结石排净率.结果:碎石术后第1 d,2组结石排净率没有统计学意义,碎石术后第7 d、30 d积大本特(商品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组结石排净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使用积大本特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作者:郭彬;卢小刚;吴文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保持乳房正常形态的纤维瘤切除术60例分析

    乳腺纤维腺瘤占我院门诊外科手术室的第3位,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超声引导下乳腺纤维腺瘤Mammotome微创切除术、腔镜下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日渐增多,但采用开放性微创手术仍为目前的主要手术方法.现将我院外科门诊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所做的60例手术.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强;潘志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因肾功能严重恶化,肾小球单位大多数硬化,相应肾小管及周围组织萎缩,造成以尿素氮(BUN)、肌酐(CR)等小分子物质毒素在体内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我院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5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茹克亚·阿不都热依木;石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肺癌细胞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

    回顾性研究80例肺癌根治术术前的细胞学检查资料,并将细胞学与根治术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细胞学灵敏度Se值为66%.结果表明:细胞学检查仍可作为肺痛快速简便筛选的诊断方法,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应作为肺癌细胞学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α受体阻断剂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α受体阻断剂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4 w,治疗组加用经直肠微波治疗,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6.19%与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联合微波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莫非;贾志刚;赵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护理

    干细胞移植已相继被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2004年10月~2008年8月我院对18例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进行股骨头减压,病灶清除,或植骨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试图利用干细胞的分化,使坏死的股骨头获得再造性的修复.

    作者:罗乙兰;张荣花;姚履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脂康影响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成药血脂康对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入院时采集空腹HS-CRP,在服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 g,每日2次)后第14 d、第28 d时再次采集空腹HS-CRP,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用药前后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应用血脂康前后各组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应用血脂康后,不同病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水甲均显著下降,且随着应用时间的延长下降的程度越明显,表明中成药血脂康具有较好的降低HS-CRP水半的作用,从而有效的保护血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荃钦;姚光辉;朱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治疗早泄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行为疗法组、单纯药物组和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行为疗法组,每组30例,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后结合组与单纯行为疗法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药物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比较,结合组>单纯行为疗法组>单纯药物组,且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夫妻双方对性生活满意率来看,结合组高于单纯行为疗法组及单纯药物组,但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结合行为疗法可明显增加阴道内射精潜伏期,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该疗法对提高夫妻生活满意率也有一定帮助.

    作者:韩起鹏;姜力;王德权;罗小冬;陈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截肢患者术后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3年5月~2007年6月47例接受截肢手术的病例,术后采取加强心理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策略.结果:除3例患者死于术后严重感染外,所有患者皆能止确面对现实,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策略选择是截肢患者术后良好愈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竹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药物及农药中毒20例临床观察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已成为临床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首选措施.血液透析适用于清除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浆其它成分结合的毒物或药物,血液灌流对分子量大、脂溶性高、在体内易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和毒物清除效果好.

    作者:刘德省;闫庆合;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Wallenberg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Wallenberg综合征又称延髓外侧综合征,由Adolf Wallenberg于1895年首先报道,是由供应延髓背外侧区血流的动脉闭塞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临床比较少见且较多不典型病例,现就本人近5 a收集的38例做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梁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