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围手术期护理

罗乙兰;张荣花;姚履渊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 护理
摘要:干细胞移植已相继被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2004年10月~2008年8月我院对18例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进行股骨头减压,病灶清除,或植骨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试图利用干细胞的分化,使坏死的股骨头获得再造性的修复.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胎心监护异常280例剖宫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异常胎心监护的类型,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于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冈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28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的280例中,NST无反应型50例,CST(+)例,OCT(+)150例.OCT(+)150例中合并重度变异减速7例,其中足月小样8例,脐带扭转21例,脐带绕颈绕身24例.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1.65,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是导致剖宫产一个重要手术指征,但不是绝对手术指征,应结合胎儿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手术指征明确,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

    作者:苗红红;孙瑞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合并症,起病急而凶险,母儿死亡率高[1].随着对此病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了早期诊断及救治水平,其治愈率得以提高.本文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结合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处理,试图提高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诊治水平.

    作者:李胜平;王雨;杨志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人still病的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成人still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系统性炎性疾病,因无特异性诊断方法,误诊率较高.本文列举2个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成人still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侯冬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伪膜性肠炎13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荫(CD)引起的结直肠粘膜的急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因受累粘膜表面常有伪膜形成而得名.临床多见于腹部手术和应用抗生素的病人.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11600例诊断PMC 13例,其临床及内镜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曾亮海;李超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寒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两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腩静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鱼腥草滴眼液的特性及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鱼腥草滴眼液的特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以鱼腥草为主药,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鱼腥草滴眼液,对其质量进行鉴别,并与病毒唑滴眼液进行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结果:鱼腥草滴眼液组结膜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病毒唑滴眼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6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鱼腥草滴眼液为纯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临床治疗结膜炎疗效高.

    作者:谭梅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脑卒中失语16例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

    作者:杨素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肺癌细胞学检查与病理学检查对比分析

    回顾性研究80例肺癌根治术术前的细胞学检查资料,并将细胞学与根治术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细胞学灵敏度Se值为66%.结果表明:细胞学检查仍可作为肺痛快速简便筛选的诊断方法,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应作为肺癌细胞学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瑞昔布钠用于创伤患者麻醉术前镇痛的研究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应用新型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牵引去除后的转运以及体位变动所引起的疼痛减轻程度.方法:40例ASAⅠ~Ⅲ级的下肢骨折伤后24 h内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C组2组(n=20).P组在去除牵引转运手术前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而对照C组则静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疼痛评分(VASI)和体位变动(仰卧位变为椎管麻醉所需侧卧位)时的疼痛评分(VAS2).术后随访患者手术记忆.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在硬膜外联合腰麻下顺利完成手术.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1和VAS2)均强于P组(P<0.01).每一组内VAS2疼痛强度均高于VAS1(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认为体位变动时疼痛(VAS2)强.C组患者中有8例(40%)对体位变动过程中的痛苦记忆深刻,而P组中仪有3例(1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麻醉手术前应用可以安全减轻麻醉术前的急性疼痛,尤其是实施麻醉所需体位变动时的骨折疼痛有减轻作用.

    作者:马宇;刘佩蓉;熊源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初探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史漫长,常反复发作,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岁~30岁多见.

    作者:胡晓萍;田小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与近视发展速度的关系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视近所致眼压变化对近视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影响.方法:自愿参加本试验的近视患者116例227眼,按照持续视近后眼压升高值大小分为三组:A组(≤0.5 mmHg)95眼,B组(0.5 mmHg~1.0 mmHg)79眼,C组(>1.0 mmHg)53眼.所有受试者检查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随访1 a后再次检查,对各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进行方差分析,对所有受试者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加值与眼压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屈光度增加(0.48±0.35)D;B组增加(0.61±0.38)D:C组增加(0.96±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06,P<0.05).A组眼轴长度增加(0.18±0.27)mm;B组增加(023±028)mm;C组增加(0.36±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1,P<0.05).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值均与眼压变化值呈正相关.结论:持续视近所敛眼压变化与近视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相关性,在近视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作者:谢继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肠溶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疗程4 w.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情况,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随访.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00%,对照组8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月.随访4个月后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低.结论: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于德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日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廷彦;崔延东;张海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因肾功能严重恶化,肾小球单位大多数硬化,相应肾小管及周围组织萎缩,造成以尿素氮(BUN)、肌酐(CR)等小分子物质毒素在体内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我院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50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茹克亚·阿不都热依木;石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药物及农药中毒20例临床观察

    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已成为临床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首选措施.血液透析适用于清除水溶性,不与蛋白或血浆其它成分结合的毒物或药物,血液灌流对分子量大、脂溶性高、在体内易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和毒物清除效果好.

    作者:刘德省;闫庆合;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48例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应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48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共涉及8个系统/类型,以皮肤症状为多见,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清开灵注射剂,占本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52.08%.结论:中药应提倡口服给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道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全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采用针刀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重型肝炎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相关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种不同病原学患者的病死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者与未抗病毒治疗病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乙肝病毒呈复制状态、病变呈肝硬化基础、男性、年龄较大、未应用抗病毒治疗者其病死家较高.

    作者:刘添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肠癌的药物敏感试验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59例大肠癌患者对阿霉素(AD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卡铂(CBP)、顺铂(DDP)、氨甲喋呤(MTX)6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人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17ECIA).结果:59例大肠癌对肿瘤组织的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Fu>MMC>ADM>MTX>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MMC+DDP+5-Fu>MMC+5-Fu>DDP+5-Fu.结论:大肠癌是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好的肿瘤,且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体外肿瘤药敏试验在指导大肠癌的临床用药及个体化化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陈春媚;姚清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羊膜移植在保留TENON'囊的翼状胬肉切除术中应用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24例(24眼)初发性翼状胬肉,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保留翼状胬肉表面的球结膜及巩膜表面的TENON'S囊,在自然解剖状态下彻底分离切除球结膜下的翼状胬肉组织,同时行羊膜移植.术后随访15个月~37个月,平均(18.62±4.23)月.结果:24例(24眼)均治愈,均无复发.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结论:手术显微镜下行保留TENON'S囊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下羊膜移植具有是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蔡江珊;梁轩伟;李发忠;肖豪华;古志浩;李莉芬;邓映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