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铜芳
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荫(CD)引起的结直肠粘膜的急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因受累粘膜表面常有伪膜形成而得名.临床多见于腹部手术和应用抗生素的病人.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经电子结肠镜检查11600例诊断PMC 13例,其临床及内镜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曾亮海;李超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种不同病原学患者的病死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者与未抗病毒治疗病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乙肝病毒呈复制状态、病变呈肝硬化基础、男性、年龄较大、未应用抗病毒治疗者其病死家较高.
作者:刘添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离、培养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干细胞(BRcscs),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培养传代条件,为药敏试验及动物实验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从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组织中获取乳腺癌细胞(BRCCS),然后以FITC标记的CD24、CD44抗体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选CD44+CD24-/low细胞.结果: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6%(2.3%~2.9%).结论: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D44+CD24/low且具有干细胞特性的BRCCS,利用流式细胞仪可成功地将其从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分离出来.
作者:刘秀宝;陈建民;王公平;曾光伟;王占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近几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在慢性肺部疾病中的多耐药状况和病种分布,以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呼吸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分离的耐药PA,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PEMS 3.1软件包分析.结果:呼吸道1176株耐药PA中多耐药株占有率逐年升高,主要分布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机相关肺炎及支扩病人.PA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PA在慢性肺部疾病中的多耐药性已十分突出,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应着重预防,合理用药,加强监测和隔离:治疗应选择科学的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李鸿雁;夏前明;李福祥;全燕;朱忠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应用视觉对比敏感度的视功能检查方法,检查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与正常眼作对比,验证其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视网膜对比敏感度的空间频率特点.方法:选择PACG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36例(48只眼),正常对照24例(48只眼),应用RM-800视觉检查仪进行视网膜对比敏感度检查,经SPSS进行组间对照t检验.结果:视网膜对比敏感度在PACG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与上正常对照组的对比在12周/度,18周/度及24周/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PACG患者急性发作期眼压控制后患眼的视网膜对比敏感度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主要表现为高频段空间对比敏感度损害.
作者:陈霄雅;王晓娟;崔建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效果对结核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60例结核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照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连续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对病员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依从性及康复良好.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核患者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获得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杜巧盈;李岚;李亚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应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48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共涉及8个系统/类型,以皮肤症状为多见,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清开灵注射剂,占本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52.08%.结论:中药应提倡口服给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道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日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廷彦;崔延东;张海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全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采用针刀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建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成人still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系统性炎性疾病,因无特异性诊断方法,误诊率较高.本文列举2个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成人still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作者:侯冬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导致剖宫产异常胎心监护的类型,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于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冈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28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的280例中,NST无反应型50例,CST(+)例,OCT(+)150例.OCT(+)150例中合并重度变异减速7例,其中足月小样8例,脐带扭转21例,脐带绕颈绕身24例.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11.65,P<0.05).结论:胎心监护异常是导致剖宫产一个重要手术指征,但不是绝对手术指征,应结合胎儿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才能做到手术指征明确,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
作者:苗红红;孙瑞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干细胞移植已相继被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2004年10月~2008年8月我院对18例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进行股骨头减压,病灶清除,或植骨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试图利用干细胞的分化,使坏死的股骨头获得再造性的修复.
作者:罗乙兰;张荣花;姚履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PICC导管置管后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60例PICC管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4Fr导管,总长度为65 cm(可修剪).置管选择贵要静脉38例,正中静脉10例头静脉12例,留置时间8 d~170 d,置管长度30 cm~55 cm,,置管后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发生穿刺点感染发生率3.4%,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5.296,导管堵塞发生率8.6%,管腔内返血发生率6.9%,穿刺点渗血发生率5.2%,穿刺点渗液发生率3.4%,导管脱出发生率3.4%.其余患者均顺利拔管.结论:PICC导管穿刺留置导管后,需要细致全面的导管护理;PICC置管后出现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作者:甘国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病例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结肠梗阻病例中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者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7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8.77%),均为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瘘,无死亡病例,全部痊愈出院.结论:恰当掌握手术适应证,急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的.
作者:韩志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乳腺纤维腺瘤占我院门诊外科手术室的第3位,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超声引导下乳腺纤维腺瘤Mammotome微创切除术、腔镜下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日渐增多,但采用开放性微创手术仍为目前的主要手术方法.现将我院外科门诊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所做的60例手术.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强;潘志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寒急性期(ACI)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急性脑梗塞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常规两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2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腩静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塞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曹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查液基细胞学技术可成为宫颈癌普查的首选方法.方法:对85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及处理,对ASCUS以上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结果:850例患者中86例为ASCUS,9例为LSIL,2例为AGC,行阴道镜检者47例,病理榆杏结论:慢性官颈炎42例,CINⅠ 3例,CIN Ⅲ 1例,早期浸润癌1例.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可作为富颈癌普查的首选方法,如发现异常,则行阴道镜、组织学活检三阶梯式诊断程序,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何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足部钉刺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以来收治的10例足部铁钉刺伤后导致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其中跖骨7例,跟骨3例,总结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Ⅰ期愈合,随访11个月~3 a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足部钉刺伤后导致的慢性骨髓炎,要做到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涛;王利;陈传煌;宫云霞;李文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我院骨科2004年5月~2008年5月共收治齿状突骨折患者19例,均施行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术前颅骨牵引护理、气管食管推移、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9例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稳定.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骨性愈合15例,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2例.结论:齿状突骨折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陈琼芳;唐四桂;覃瑜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应用新型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对下肢骨折患者牵引去除后的转运以及体位变动所引起的疼痛减轻程度.方法:40例ASAⅠ~Ⅲ级的下肢骨折伤后24 h内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P组和C组2组(n=20).P组在去除牵引转运手术前静推帕瑞昔布钠40mg,而对照C组则静推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疼痛评分(VASI)和体位变动(仰卧位变为椎管麻醉所需侧卧位)时的疼痛评分(VAS2).术后随访患者手术记忆.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在硬膜外联合腰麻下顺利完成手术.C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1和VAS2)均强于P组(P<0.01).每一组内VAS2疼痛强度均高于VAS1(P<0.05).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认为体位变动时疼痛(VAS2)强.C组患者中有8例(40%)对体位变动过程中的痛苦记忆深刻,而P组中仪有3例(1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麻醉手术前应用可以安全减轻麻醉术前的急性疼痛,尤其是实施麻醉所需体位变动时的骨折疼痛有减轻作用.
作者:马宇;刘佩蓉;熊源长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