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前保健服务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张军;高云飞;黄莺莺

关键词:孕前保健, 妊娠, 优生优育
摘要:目的 探讨孕前保健服务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00例在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调查,并记录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孕前保健普及率较低,占17.18%;91.64%的孕妇认为孕前保健很重要,5.91%的孕妇认为孕前保健没必要实施,2.45%的孕妇对孕前保健的重要性呈中立态度;孕前检查组孕妇妊娠结局优于非孕前检查组(P<0.01或P<0.05).结论 为适应围孕期人群需要,应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教育,探讨新的孕前保健模式,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男护士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男护士心理资本、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量表、组织承诺量表、离职倾向量表对8所三级甲等医院102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男护士心理资本总分为(16.44±2.76)分,组织承诺总分为(69.02±13.37)分,离职倾向总分为(16.31±3.19)分;男护士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均显著相关(P<0.01或P<0.05),心理资本在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提高临床男护士心理资本及组织承诺水平,从而避免离职倾向的产生.

    作者:尹斐;周郁秋;贾红红;王月枫;赵庆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心血管病患者血标本试验室分析前环节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提高血标本实验室分析前环节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护士进行血标本采集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对血标本采集的各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从采集前质量管理、采集环节质量管理、血标本的储存及转运质量管理部分别制订了严格标准.结果 降低了血标本不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标本试验室分析前环节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

    作者:阎秀英;郑中燕;张阴凤;张淑艳;郭秀琴;李庆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制订护士各个层级标准,确定各层级护士职责及在临床中的使用.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90.91%上升到97.84%,护士工作满意度由82.83%上升到100.00%,护理质量合格率由95.57%上升到9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能提高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有效调动各层级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高清琴;李秋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诊科轮转护士系统培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轮转护士在急诊科接受系统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37名轮转护士分批到急诊科接受为期3个月时系训.结果 轮转护士系统培训后临床工作能力、整体护理查房成绩、轮转护士对培训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急诊科系统培训显著提高了轮转护士的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

    作者:董梅德;吴玲;马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沙市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长沙市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医院临床护理管理者预防和干预临床护士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长沙市5所综合性医院的41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总均分为(3.77±0.48)分,其中人际关系得分为(3.93±0.56)分居首位;职业倦怠总均分为(3.82±0.40)分,其中情感衰竭得分为(3.27±0.58)分居首位,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处于高水平;低成就感与职业压力及其患者态度和职业发展维度呈正相关(P<0.05),情感衰竭与职业压力及其人际关系、患者态度、危重患者、职业发展维度呈正相关(P<0.05),职业倦怠及其人格解体维度与职业压力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长沙市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处于高水平,应引起医院管理者和社会的重视.

    作者:席明霞;卿利敏;李丹;黄冬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就医延迟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就医延迟的研究现状,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网络数据库1998年至2010年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就医延迟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就医延迟研究的文献逐年平稳增加,护理类期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就医延迟的研究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此类文章的研究方法单一,而阻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就医的因素多而复杂.结论 现阶段需要更多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就医延迟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随机干预试验研究,制订缩短院前就医延迟时间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金秀;赵秋利;刘晓;吴燕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影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不依从的原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治疗依从性测评表调查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依从组与不依从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因素上的差异,并对不依从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依从率为38.0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女性高于男性、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文化程度较高者高于较低者(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差的原因为知识缺乏、自身因素、治疗费用昂贵等.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其原因较多,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樊宇华;孙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士对静脉采血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护士对静脉采血项目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静脉采血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调查问卷”对116名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静脉采血知识得分为(40.25±4.70)分;不同学历、职称、是否参加过静脉采血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护龄、科室的护士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护士缺乏足够的静脉采血相关知识,应加强临床护士静脉采血的继续教育及在校护生的静脉采血知识基础课程的教育.

    作者:李临英;李忠臣;左彦珍;张莹莹;李守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北京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ICU护士队伍建设、ICU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北京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13个ICU护理人力资源状况.结果 ICU护士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占90.54%,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护师及以下职称的护士占90.54%,年轻护士比例大,年龄≤30岁的占72.97%,具有ICU专科护士资质的占29.05%.结论 应加强ICU护士的分层次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充实ICU护士数量,以保障ICU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顾怡蓉;金晓燕;刘俐惠;刘东岩;于恺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实施浅层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浅层吸痰与传统吸痰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吸痰后刺激的影响,探讨佳的吸痰方式.方法 两组新生儿分别采用传统吸痰法和浅层吸痰法吸痰,并比较吸痰前1 min、吸痰结束时及吸痰后1min、2min、3min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呛咳发生率.结果 浅层吸痰法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在吸痰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生呛咳;吸痰结束时及吸痰结束后1 min、2min两组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浅层吸痰能有效保持机械通气新生儿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平稳和有效减少呛咳.

    作者:金慧;张华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饮食提示卡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饮食提示卡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根据围手术期不同阶段食管癌患者的饮食需求,制订4种饮食提示卡,对2011年1月至6月1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应用饮食提示卡对食管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患者饮食知识知晓度达到96.00%,对护士饮食健康教育满意度达到97.00%.结论 饮食提示卡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对饮食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士饮食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作者:冯曲丽;刘莉;李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孕前保健服务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目的 探讨孕前保健服务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00例在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调查,并记录产妇分娩结局.结果 孕前保健普及率较低,占17.18%;91.64%的孕妇认为孕前保健很重要,5.91%的孕妇认为孕前保健没必要实施,2.45%的孕妇对孕前保健的重要性呈中立态度;孕前检查组孕妇妊娠结局优于非孕前检查组(P<0.01或P<0.05).结论 为适应围孕期人群需要,应加强孕前保健知识的教育,探讨新的孕前保健模式,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作者:张军;高云飞;黄莺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护理绩效考核体系

    目的 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科学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方法 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一套科学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对绩效奖金分配模式进行了改革.并对使用信息化绩效考核体系前后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在使用信息化绩效考核体系后,护理质量、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和护士满意度.

    作者:黄荔红;宋斌;黄春霞;吴鲤霞;薛水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情景缺陷教学法在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情景缺陷教学法在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9名实验组全日制大专护生采取情景缺陷教学法进行培训,并与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即老师授课、自行训练相结合的对照组护生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操作技能和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情景缺陷教学法进行护理操作的培训,能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和患者的满意度,保证操作实施时间,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作者:邸红军;韩慧娟;吴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文章从4个角度,归纳了国内外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包括临床护理教师有效特征及有效教学行为、各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运用多维度评判角度综合分析以及各类考评数据库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目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的效果,对今后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作者:陈兰;魏红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部队医院地方院校护生实习末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部队医院地方院校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抑郁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部队医院的189名地方院校实习末期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部队医院地方院校护生实习末期的焦虑得分为(49.98±10.95)分,抑郁得分为(43.25±7.28)分,分别有31.75%和6.88%的护生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抑郁的主要因素是因无法胜任护理T作而失眠的经历.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地方院校实习护生的基本特点、就业意愿、失眠经历,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制订有效的干预策略,保证其身心健康.

    作者:张娣;宋慧娜;张利岩;林牡丹;姜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46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院内个别指导、家庭访视以及电话咨询等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并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天、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疼痛未复发.干预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是促进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京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试点病房实施责任护士随同主治医师查房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试点病房实施责任护士随同主治医师查房的效果.方法 责任护士随同主治医师对所分管患者进行早晚例行查房及对急、危、重患者、新人院和术后患者的随时查房.责任护士提前做好查房前准备,观看和聆听主治医师查房,对疑难、重点护理问题进行现场沟通,之后进行查房总结,落实查房安排.结果 护理质量综合检查评价得分及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结论 责任护士随同主治医师查房的实施,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医护合作模式,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

    作者:肖晓玲;胡秋秋;张东华;彭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危重病学科护理人员集束护理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危重病学科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治疗的护理依从性,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方法 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临床预防措施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危重病学科的64名在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的集束护理平均依从性为80.85%,在7个护理项目中洗手的依从性差为72.34%.护理人员自认为依从性低的因素主要是觉得重要但没有时间、觉得不重要、懒得做和疾病限制以及患者因素.结论 应改善目前护理人员配置,加强集束护理相关教育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主观护理意识和慎独精神,从而提高集束护理依从性.

    作者:张晓燕;周剑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合理使用糖尿病专科护士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糖尿病专科护士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的做法与体会.方法 成立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核心的糖尿病护理小组并进行培训,定期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开展护理会诊、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和组建全市糖尿病健康教育者网络.结果 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总体满意度由56.00%上升到92.00%;非专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均分由(71.25±3.64)分上升为(92.18±1.52)分;2010年糖尿病专科护士完成健康教育门诊328人次、院内疑难护理会诊59次、院外护理会诊3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常规开展集体小讲座由4所增加到8所;2010年底糖尿病专科护士申报的护理科研项目获得基金资助.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中具有重要作用,应重视专科护士的正确使用,从而拓展护理服务内涵.

    作者:步红兵;罗平;尹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