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姜云书

关键词: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3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分别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和二维超声(对照组)实施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误漏诊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效果理想,降低了漏误诊率,有利于缓和医患矛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 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23例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从41岁至71岁.结果:部位:肠系膜上动脉主干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全部、单发分支9例;腹腔干、肝总动脉1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1例;脾动脉、肝总动脉1例;胃左动脉1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1例.(1)C T平扫均显示血管增粗,内见新月形或环形、条状密度增高;C T A示血管增粗伴管壁增厚无强化,管腔狭窄.(2)可合并内膜渗漏、破裂出血、缺血性肠病及继发夹层.结论: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表现典型,CTA是诊断该病的快速、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单纯性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

    目的:单纯性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术后病理确诊为单纯性黏液腺癌的病例23例,观察其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对比病理表现.结果:23例中超声图显示边界清晰20例,占87.0%,后方回声明显增强17例,占73.9%.23例中有13例检查中行弹性成像,弹性成像评分,硬度均≤3分.结论:超声检查中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增强,弹性成像显示硬度不高的乳腺肿块,应考虑单纯性黏液腺的可能.

    作者:仲华;李晓琴;吴秀花;黄润生;刘英姿;吴波波;裴蓓;张超;朱韦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C T及M R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在2015年1月13日—2016年1月13日期间选取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M R、C T检查.结果:C T对0级正确率为50.00%,对I级正确率为42.86%,对Ⅱ级正确率为57.14%,对Ⅲ级正确率为58.33%,M R对0级正确率为100.00%,对I级正确率为85.71%,对Ⅱ级正确率为92.86%,对Ⅲ级正确率为91.67%,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M R检查,诊断正确率更高.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2015—2016学年在我科实习的临床类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采取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设定合理目标,树立适宜的榜样等措施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章晓云;冯洋;陈跃平;欧康康;朱继翀;王瑜;陈锋;卓映宏;蓝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采取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对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针对对临床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的检出率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选择近年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20例在我科进行检查的患者分别展开常规X线造影检查,在常规检查阴性的情况下再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常规X线造影检查后检查出有7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又检查出4例吻合口瘘,再让未检查出吻合口瘘的患者服用稀钡后又检查出1例.结论:对临床上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X线造影检查采用头低足高位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确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高效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焦淑娟;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妇科疾病患者共11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护理组使用个体化健康的教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在治疗期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结论:由此可见,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妇科病人中,既可以增加病患对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小荣;杨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研究心脏B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我院以心电图和心脏B超分别进行诊断后,探讨二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心脏病科室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行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后,对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率展开进一步分析并对比其情况.结果:对数据结果展开分析,心电图在左室肥厚的检出率比心脏B超的检出率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心脏病展开检查,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再以专业的医学知识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进而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宰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特点研究

    目的:探究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的特点.方法:收集在2010年4月—2016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过产前超声检查并且发现胎儿腹部存在囊性包块的病例92例,然后对这些病例中的胎儿在出生之前和出生之后所做过的超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这92个存在胎儿腹部囊性包块情况的病例中,其中有三种情况为常见,他们分别是肠道闭锁畸形、肾多囊性发育不良以及卵巢囊肿,然后还有四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泄殖腔畸形、肾上腺囊肿、淋巴管囊肿和胎儿胆道囊性病变.结论:在胎儿孕育四到五个月的时候,可以通过超声检测检查出胎儿腹腔内是否存在囊性包块,并且可以根据包块的形状大小、它所处于的位置、它所存在的形态以及它的动态情况来对包块是如何产生的进行判断,根据以上信息也可以判断包块的性质.

    作者:李正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观察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数据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做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0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数据,得出结论.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生小细胞性贫血的概率高,孕晚期贫血患者发生大细胞性贫血的概率较高.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实验组60例孕妇的Hb、RBC、MCV、MCH、MCHC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孕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较易发生贫血,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找出贫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作者:杨广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胆管梗阻疾病中,高场MRI(磁共振成像)与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具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前者在行手术前接受高场MRI检查,后者则联合应用高场MRI与MRCP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操作时间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影像检查操作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而疾病诊断准确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道梗阻疾病,通过联合应用高场MRI及MRCP进行诊断,可将检查操作时间有效缩短,充分促进诊断正确率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影像诊断在肝脏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在肝脏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肝脏肿瘤采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手段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显像情况,进而定性诊断肿瘤发病情况.结果:本文结合肝脏肿瘤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来看,其病理特性和影响表现在实质中各有不同.结论:随着医疗科技的日益进步,各种影像的检查方法也是不断地深入与拓展,在诊断肝脏肿瘤时,凭借着影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一定会在临床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6月,冠心病患者114进行研究,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进行斑块的定性以及定量分析,采血进行血清h s-C R P检验,进行指标的对比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20mg/L钙化组织高于hs-CRP≥20mg/L,纤维脂肪组织比重低于hs-CRP≥20mg/L组,出现斑块破裂者CRP(30.4±7.1)mg/L高于其他患者(23.7±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破裂hs-CRP佳截断值28.6mg/L,灵敏度为80.0%(8/10),特异度73.1%(76/104),符合率73.7%(84/114).小管腔面积处EEM(13.1±1.3)mm2与hs-CRP存在中相关性(r=0.474,P=0.02),小管腔面积处斑块负荷(61.3±8.4)%,与hs-CRP存在强相关性(r=0.710,P=0.00).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一定程度可反映斑块的的性质、破裂风险、斑块负荷,联合血管内超声辅助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刘莹;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经CT诊断的临床探究

    目的: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经C T诊断的临床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 T诊断结果.结果:60例单发血肿比例是96.67%、多发血肿比例是3.33%、占位比例是75.0%;血肿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处,其次是丘脑部位,与其他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不但可以清晰地检查到患者的血肿数量以及血肿部位,而且还能检测出血肿占位情况,操作简单便捷,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处理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7月间我院进行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后处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为目的的处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为目的的处理措施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处理,可显著加快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功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整体护理效果新进展

    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临床上治疗心脏疾病的植入性医疗器械不断丰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应用有效改善了一部分心脏疾病患者的预后.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有自己的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治疗指南,因此患者在术后仍存在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本文对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接受该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整体护理进展,旨在为临床制定能够降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对策提供参考借鉴价值.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龄孕妇血糖检测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对高龄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 D M)筛查.探讨综合护理对高龄糖尿病孕妇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孕周在24~28周在我院建大卡的777例高龄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检测分析,筛查出妊娠期高血糖(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对其中90例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与其32周、37周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777例高龄孕妇筛查出209例妊娠期高血糖,占26.90%.建卡时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其32周空腹血糖优于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37周空腹血糖优于32周空腹血糖.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糖筛查,尤其高龄孕妇.及早发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对减少护理差错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于减少护理差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手术配合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积极采取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频彩超诊断肛周脓肿的价值研究与分析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诊断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疑诊肛周脓肿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医师根据高频彩超检测结果以及患者临床症状,制定手术治疗方法,分析高频彩超对肛周脓肿患者检出率,以及其成像特点.结果:经手术病理实验检测48例疑诊肛周脓肿患者,有45例患者确诊为肛周脓肿,其中高频超声检查出44例,高频超声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1.2%、97.8%,其中囊性及囊实混合型所占患者比例多,占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肛周脓肿患者,医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并结合高频彩超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确定手术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俐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疑似小肾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7.95%,超声造影准确率为91.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常规超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临床诊断小肾癌提供丰富信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可作为早期小肾癌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陈红艳;蔡迪明;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