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丽
目的:探讨外阴癌术后调强放疗借助自制的截石位托架摆位固定技术.方法:采用自制的截石位托架进行外阴癌术后的放疗摆位.结果:应用自制托架摆位的患者体位舒适性好,克服了传统摆位治疗时移位的不足、体位难固定,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摆位误差,保证了外阴癌患者的放疗质量.结论:此方法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疗效可靠,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苏婷;梁卫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时的使用价值.方法:选用一年内来,我院诊治的20位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做受检者.在手术前先后对病灶点做常规超生与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检查,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我们把超生实时弹性的成像图,依据他的弹性情况分成0~4级(其中0~2级是良性结节,3~4级是恶性结节),并辨别它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区别.结果:经过病理诊断的结果来看,患有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26位,而恶性甲状腺结节有9位.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能达到百分之百、精准度则会达到百分之94,明显会高于普通的超声检查,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能体现出甲状腺结节的相对硬度情况,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提供了很大的诊断价值.并且他的诊断效果高于普通的超生检查,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葛宜兵;吴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不稳症的X线临床与影响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颈椎不稳症的患者80例,对其采用X线对其颈椎正侧位、双斜位、侧位过伸过曲片等进行拍摄.结果:所有患者的X线结果显示:其中有25例属于上颈椎不稳,占31.25%,剩余55例属于下颈椎不稳症,占68.75%,其人体颈椎不稳定病变大多数都发生在下颈椎,而且X线片可以看出,下颈椎的C3、C4、C5都比较容易发生不稳定症,而且其向前位移的距离大于2m m.结论:通过X线片可以对颈椎不稳症进行分析,而且结果显示颈椎不稳症主要发生在人体的下颈椎处,具体体现在C3、C4、C5的位置处.
作者:王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腮腺淋巴瘤又叫Warthin瘤,是腮腺的良性上皮样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居第二位.近年来腮腺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
作者:万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行T I P 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于T I P S术后1月内行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血象变化、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TIPS联合FSE术后1周内患者WBC计数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月趋于稳定;PLT计数于术后1月内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3月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RBC无明显变化.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反应,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脾脓肿、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T I P 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有效.(2)T i p s术可有效降低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几率.(3)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优于传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作者:高峰;刘玉娥;张婧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治疗中应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每一组51例,参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治疗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精神状态的评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均发生改善,治疗组改善的情况相对显著,与参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显示有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立哌唑治疗时,临床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在施以疗效监测以及疗效预测过程中,分析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于临床施以输血治疗,依据有无表现出不良反应展开分组;分别设为A2组(未表现出不良反应80例)以及A1组(表现出不良反应10例).之后对A1组与A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A1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程度对比,A2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效果尤为明显(P<0.05);同A1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A2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在开展输血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工作,对于治疗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可以进行有效监测以及预测,凸显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及死亡与存活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SDANN、SDNN、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有助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王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PR段下移与ST段抬高对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包炎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测,探讨鉴别诊断要点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除发病第8~14d外其他时段心电图S T段抬高率及二者联合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二者联合诊断急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为93.3%,发病第1d联合诊断敏感性为80.0%,发病第2~3d为75.0%,发病第4~7d为50.0%,发病第8~14d为20.0%.结论:在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时心电图P R段下移与S T段抬高临床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指标.
作者:戴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纳入2011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学指标及超声检查相关数据作详细分析,总结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结果:血清学检查各项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为正相关.结论:血清学指标+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凌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主要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30例VBAI患者(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重建后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表现.结果: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 T检测出8例椎动脉正常与22例椎动脉异常情况,在椎动脉异常中,分为血管变细10例、管腔局部狭窄6例、血管迂曲4例、单侧椎动脉闭塞2例;基底动脉表现上,8例为局部狭窄,2例延长扩张.而对照组椎动脉表现为4例椎动脉变细,26例正常,基底动脉则均表现正常,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与VBAI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跃超;毕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对临床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的检出率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选择近年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20例在我科进行检查的患者分别展开常规X线造影检查,在常规检查阴性的情况下再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常规X线造影检查后检查出有7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又检查出4例吻合口瘘,再让未检查出吻合口瘘的患者服用稀钡后又检查出1例.结论:对临床上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X线造影检查采用头低足高位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妇科疾病患者共11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护理组使用个体化健康的教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在治疗期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结论:由此可见,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妇科病人中,既可以增加病患对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小荣;杨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50例,均行彩超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的胎盘植入的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94.00%,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产前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于早期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辛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近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60岁以上),两组患者均接受P C I术治疗,对观察两组之间即刻成功率、并发症、围术期病死率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双支、多支及复杂病变多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单支或简单病变多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平均每例植入支架数、治疗病变数多于中青年组(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中青年组100%,老年组患者有1例发生冠脉穿孔破裂,PCI即刻成功率为98.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率与中青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值得关注.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行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并监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略高于对照组(9.76%),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宗杰;孙亚红;马凤仪;李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2017年5月患有乳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后,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诊断的常规组患者准确率为66.6%,采用钼靶X线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准确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钼靶X线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区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旧.
作者:姜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应用与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检查,对其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与超声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50例患者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分型为包块型35例(不均质型10例、血窦型25例)、孕囊型15例(外生型10例、内生型5例),其中病灶距浆膜层基层厚度小的为孕囊外生型.按照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组(17例)与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病灶大直径与非手术组相比明显较大,且P<0.05;而孕囊型中,手术组病灶距浆膜层肌层厚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且P<0.05,而包块型中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且能合理指导患者选择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所以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包征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量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肿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量、格拉斯哥评分分别为(15.2±0.6)m l、(15.4±1.8)分,对照组为(24.9±1.4)m l、(10.8±1.5)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3±2.1)分,低于对照组的(13.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在治疗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较醒脑静疗效更明显,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姚贵明;黎远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内收治的胆管病变患者1000例,在患者手术之前进行多彩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相较于胆内胆管结石与胆总管结石来说胆囊结石的确诊率更高(P<0.05);但是与其他胆总管疾病对比发现,胆总管结石的确诊率要明显高于胆总管壶腹癌以及胰头癌等病症(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具有突出的优势,可以在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