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阳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所有患者于就诊24h内接受心电图检查,由3名或以上专业医生针对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 T段下移并T波低平或倒置15例,ST段正常并T波低平或倒置5例,以及ST段抬高并病理性Q波和T波倒置25例和T段抬高并胸前导联R递增不良5例;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率为5.00%,低于ST段抬高患者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生心肌缺血、损伤、坏死这一过程时可具有明显的心电图表现,可通过心电图变化进行病情诊断;且具有ST段抬高表现的患者更易引发心律失常,可根据心电图改变给予对症治疗.
作者:赵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产前超声诊断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判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后查出3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为研究对象,对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周、超声诊断和产后证实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病症类型中,室间隔缺损76例(21.1%),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6例(10.0%),法洛四联症56例(15.6%),心内膜垫缺损28例(7.8%),单心房单心室24例(6.7%),三尖瓣下移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房间隔缺损48例(13.3%),产后情况为室间隔缺损68例(18.9%),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2例(8.9%),法洛四联症52例(14.4%),心内膜垫缺损24例(6.7%),单心室和单心房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三尖瓣下移20例(5.6%),房间隔缺损40例(11.1%),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1.1(328/360).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类型,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穗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6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安宁区高考学生相关疾病.方法:将4993名学生分为男生组2395人,女生组2598人.年龄15-26岁,平均年龄18岁,统计特发性脊柱侧弯、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人数.结果:(1)特发性脊柱侧弯:男生组14例,女生组38例;(2)肺结核:男生组1例,女生组5例(3例已完全钙化);(3)先天性心脏病:男生组无,女生组4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均已手术痊愈,房间隔缺损2例,1例已手术痊愈,1例未手术);(4)男生组发现左肺发育不良并左肺下叶肺不张1例.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且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在青少年中也有较高发病率.
作者:韩宽洋;郭婷;刘红岩;屈清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在CT影像学特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针对性地对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目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组,而儿童支原体肺炎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再对比两组患者的C T影像表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左肺下叶和舌叶情况对比,其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小斑片状影和磨玻璃样影所占的比值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扩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所占的比值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和儿童在生理功能、结构和免疫反应能力存在着差异,从而决定两组患者的支原体肺炎CT影像表现的特征不同,并且成人支原体肺炎采用CT诊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明梅;高栋;张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接近,不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8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隐性骨折情况.结果:本组研究所选取的186例患者,共检出隐性骨折274处,其中Ⅰ型133例,占71.51%;Ⅱ型47例,占25.27%;Ⅲ型6例,占3.23%.单处骨折191处,占69.71%;多处骨折83处,占30.29%;伴关节腔积液186处,占67.88%;伴半月板受损75处,占27.73%;伴前交叉韧带受损13处,占4.74%;副韧带内侧受损21处,占7.66%;副韧带外侧伤并软组织肿大129处,占47.08%.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膝关节隐性骨折开展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便、过程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显著优势,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曲耿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确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高效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焦淑娟;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我院以心电图和心脏B超分别进行诊断后,探讨二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心脏病科室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行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后,对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率展开进一步分析并对比其情况.结果:对数据结果展开分析,心电图在左室肥厚的检出率比心脏B超的检出率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心脏病展开检查,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再以专业的医学知识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进而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宰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的特点.方法:收集在2010年4月—2016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过产前超声检查并且发现胎儿腹部存在囊性包块的病例92例,然后对这些病例中的胎儿在出生之前和出生之后所做过的超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这92个存在胎儿腹部囊性包块情况的病例中,其中有三种情况为常见,他们分别是肠道闭锁畸形、肾多囊性发育不良以及卵巢囊肿,然后还有四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泄殖腔畸形、肾上腺囊肿、淋巴管囊肿和胎儿胆道囊性病变.结论:在胎儿孕育四到五个月的时候,可以通过超声检测检查出胎儿腹腔内是否存在囊性包块,并且可以根据包块的形状大小、它所处于的位置、它所存在的形态以及它的动态情况来对包块是如何产生的进行判断,根据以上信息也可以判断包块的性质.
作者:李正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行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并监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略高于对照组(9.76%),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宗杰;孙亚红;马凤仪;李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技术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60例手术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超声技术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共59例,诊断准确率为98.33%,其中1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67%.结论: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上的临床诊断上,超声技术具有诊断效果好、准确性高、安全性佳等应用优势,且操作较为简单、创伤性小、检查费用少,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学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数量及漏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查出来的子宫肌瘤总例数高于经腹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超漏诊率为1.02%,经腹彩超漏诊率为4.59%,经阴道彩超漏诊率低于经腹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提升子宫肌瘤检查的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能够准确发现病灶,降低就诊时间,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洛桑丹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治疗中应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每一组51例,参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治疗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精神状态的评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均发生改善,治疗组改善的情况相对显著,与参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显示有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立哌唑治疗时,临床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时的使用价值.方法:选用一年内来,我院诊治的20位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做受检者.在手术前先后对病灶点做常规超生与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检查,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我们把超生实时弹性的成像图,依据他的弹性情况分成0~4级(其中0~2级是良性结节,3~4级是恶性结节),并辨别它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区别.结果:经过病理诊断的结果来看,患有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26位,而恶性甲状腺结节有9位.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能达到百分之百、精准度则会达到百分之94,明显会高于普通的超声检查,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能体现出甲状腺结节的相对硬度情况,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提供了很大的诊断价值.并且他的诊断效果高于普通的超生检查,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葛宜兵;吴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瘘、肺恶性肿瘤是否侵犯肺血管等常用的诊断方法,在各种肺动脉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施C T P A诊断时往往需要给予60~90m l剂量的对比剂以保证准确性,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关于小剂量对比剂应用于CTPA诊断中的价值研究.鉴于此,本文特对小剂量对比剂在CTPA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罗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40例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对比各组间患者检查后的准确率,并观察各组患者的前列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分布以及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不同的患者经相同的检查方式,检查效果各不相同,其中实验组出现簇状钙化、回声不均等病灶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血流信号的强度与阻力指数也明显增高于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效果显著,改变了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了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及死亡与存活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SDANN、SDNN、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有助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王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 T联合M R I检查在脑梗塞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来我院受检的疑似脑梗塞患者78例,全部受检者均依次接受CT、MRI检查,且其随后经随访均证实为患有脑梗塞.对单一CT检查及CT联合M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及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塞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T联合MRI检查检出基底节区23例,脑干5例,额叶10例,颞叶14例,枕叶12例,小脑8例,共计72例,脑梗塞检出率92.31%.单一C T检查检出基底节区18例,脑干0例,额叶7例,颞叶12例,枕叶8例,小脑5例,共计20例,脑梗塞检出率64.10%,C T联合MRI检查脑梗塞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CT检查(P<0.05);CT联合MRI检查对发病时间<12h及12~24h脑梗塞检出率较单一C T检查高,C T联合M R I检查对发病时间24~72h及>72h脑梗塞检出率与单一C T检查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临床应用CT与MRI联合检查的方法可提高脑梗塞早期诊断准确率,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 T诊断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使用术中观察与术后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其术前接受CT检查所得结果作为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参考,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7.50%,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用于肺炎诊断时,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心脏彩超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冠心病组,选取我院同期分析的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员均予以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人员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PFV)、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PFV)、两者之比(E/A)、Te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EPFV减低(P<0.05),APFV显著增高(P<0.01)、E/A显著减低(P<0.01)、Tei指数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A值作为心脏彩超关键测量指标,联合Tei指数能更有效准确的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田青;张菡;马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