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梅;高栋;张德忠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接近,不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医院主要收治60例手术病理说明为急性阑尾炎腹部多层螺旋CT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且还将多层螺旋CT表现手术和患者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对临床上的一些病理,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诊断的可行性为85.4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是非常清楚明确的,而且可靠性较高,值得本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M R与C 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在2016年12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并要进行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患者自由组合后平均分组,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研究与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利用CT的方法对患者胫骨平台骨折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则是利用MR的方法对患有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人进行检测.经过专业的临床检测后,分别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检查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显示度、骨折情况的符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情况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骨折情况显示度指标上面差异不显著.而在骨折情况的符合率指标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MR与CT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虽在不同指标有差异,但是两种方法的效果显著,在患者中收获的满意度高,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42例,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腹部B超组与阴道B超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B超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77%,明显高于腹部B超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81.69%,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阴道B超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与腹部B超检查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董晓娟;王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许对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病人实行手术室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这段时间内到本院接受治疗的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病人中随机选取200名,按照入院日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人100名,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综合手术室护理,将病人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质量指标进行对比、临床治疗指标:病人手术时长、可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感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病情无好转的病人仅有2个,治疗有效率高达98%,对照组病情无好转的病人有21个,治疗有效率仅为79%,实验组病人的手术时长、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短,疼痛感也较轻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护理运用到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病人的治疗中,对于手术的成功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对于病人的术后恢复水平也有很好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张帅赧;金亚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经相关检查后已确诊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病人各3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种病症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达到90.63%与93.75%,对比之后,并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超声图像联合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血流阻力指数进行对比,可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较高,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肋骨骨折X线诊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方法:120例肋骨骨折患者(共210处骨折)分为斜位组、正位组、正斜位组;比较三组发现肋骨骨折情况.结果:正斜位组发生208根骨折,占99.05%明显高于斜位组167根(79.52%)、正位组156根(74.29%)(P<0.05);正位组156根(74.29%)与斜位组167根(79.52%)比较(P>0.05).结论:临床采用斜位片诊断肋骨骨折可有效弥补正位片不足,但其并无明显优势,因此临床可联合正斜位片用于诊断肋骨骨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徐义斌;李伟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高龄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 D M)筛查.探讨综合护理对高龄糖尿病孕妇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孕周在24~28周在我院建大卡的777例高龄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检测分析,筛查出妊娠期高血糖(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对其中90例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与其32周、37周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777例高龄孕妇筛查出209例妊娠期高血糖,占26.90%.建卡时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其32周空腹血糖优于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37周空腹血糖优于32周空腹血糖.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糖筛查,尤其高龄孕妇.及早发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疑似小肾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7.95%,超声造影准确率为91.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常规超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临床诊断小肾癌提供丰富信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可作为早期小肾癌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陈红艳;蔡迪明;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诊断时,使用螺旋C T血管成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5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螺旋C T血管成像检查,同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入选的50例患者中有5种疾病,有4例为蔓状血管瘤,有4例患者为动脉吻合口血栓,有8例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5例患者为假性动脉瘤,有29例患者为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50例患者C T检查所得的资料,均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其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螺旋C 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准确的显示患者临床病变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丰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癌平联合T 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按照病例编号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TP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以及癌症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癌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方案能够改善癌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6例入院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 T与M R I联合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MRI检查,总结患者的分期情况和侵犯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肺癌ⅡA期、肺癌ⅡB期、肺癌ⅢA期、肺癌ⅢB期、肺癌Ⅳ期分别是4例、6例、18例、36例、8例.在T分期中,CT诊断同MRI诊断有52例患者相仿,20例患者侧重不同,CT侧重4例患者是邻近肋骨破坏、而6例患者是同一肺叶内存在其他肿瘤结节.而MRI侧重6例患者的胸膜外脂肪受侵、4例患者冠状面确定左心房侵犯.在N分期中,螺旋CT、MRI均能显示患者纵隔内存在超过10mm淋巴结,有8例肺门淋巴结患者主要是CT进行判定的.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时,螺旋CT联合MRI的应用效果确切,并且这两种手段可互补,可明确患者的分期情况.
作者:刘伟忠;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内科中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安排每日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安排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急诊内科中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积极有效,可广泛推广.
作者:史君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肾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肾内科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干预前明显低于干预后,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肾内科血液净化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效果也具有明显提高.
作者:苏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X线和双源C 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双源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X线和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结果: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97.5%vs 81.2%,98.8%vs 87.5%),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临床上可优先选择双源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作者:甘晓晶;周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X射线与C 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4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 T检查的观察组23例和X射线的对照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诊断情况是否符合及检查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符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14.73±2.12)min短于对照组耗时(20.06±3.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优势较X射线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贲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准确性与MRI的补充诊断意义.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2例,全部患者都采取CT诊断,同时在CT诊断基础上实施MRI补充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联合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与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数值明显比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C T诊断与M R I补充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坦;王世黔;夏文钢;姜志妍;杨章华;龙家全;刘茂贵;司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脑梗塞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共46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共46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治疗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清CPR浓度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C、TG、HDL-C、LDL-C等各项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清C P R浓度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脑梗塞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刁瑞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宫颈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经腹超声检查的另外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达到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将阴道超声检查运用于早期宫颈功能不全诊断中,能够取得较高诊断符合率,其操作较为简便,且直观性、重复性较强,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万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