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目的:探讨X射线与C 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4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 T检查的观察组23例和X射线的对照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诊断情况是否符合及检查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符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14.73±2.12)min短于对照组耗时(20.06±3.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优势较X射线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贲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n=250)与对照组(n=250).对治疗组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6m i 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肺功能各指标变化,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马金苗;吴永伟;朱杰;顼志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床1例胃癌患者术中胃左动脉的罕见分支模式.方法:对我院1例胃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1例胃窦癌患者存在重复的胃左动脉,给予结扎并切断处理,一周后好转出院.结论:重复的胃左动脉属于临床的罕见分支模式,临床发生率不高,更应该加强重视,做好及时的诊断,以及时进行临床处理.
作者:王华;郝钦;邢国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1例患者术前加强呼吸道护理,指导咳嗽及深呼吸锻炼、心理护理等;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91例患者手术都很成功,术后大多数病人感觉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罗爱林;冼日凤;刘青;辛易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心脏彩超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冠心病组,选取我院同期分析的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员均予以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人员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PFV)、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PFV)、两者之比(E/A)、Te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EPFV减低(P<0.05),APFV显著增高(P<0.01)、E/A显著减低(P<0.01)、Tei指数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A值作为心脏彩超关键测量指标,联合Tei指数能更有效准确的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田青;张菡;马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在CT影像学特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针对性地对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目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组,而儿童支原体肺炎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再对比两组患者的C T影像表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左肺下叶和舌叶情况对比,其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小斑片状影和磨玻璃样影所占的比值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扩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所占的比值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和儿童在生理功能、结构和免疫反应能力存在着差异,从而决定两组患者的支原体肺炎CT影像表现的特征不同,并且成人支原体肺炎采用CT诊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明梅;高栋;张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3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胎儿各类畸形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颈部半透明带厚度(N T)检出情况.结果:四维彩超检测畸形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NT值者畸形诊断率也明显高于正常NT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诊断效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分析胎儿整体情况,可在产前检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2017年5月患有乳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后,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诊断的常规组患者准确率为66.6%,采用钼靶X线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准确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钼靶X线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区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旧.
作者:姜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延续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后好转出院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延续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结果:6个月后,两组实际随访各54例.研究组锻炼依从性为98.2%,明显优于参照组的83.3%(P<0.05);语言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2.02±11.78)、(60.03±11.64),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65.2±18.52)、(50.30±14.37)(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实施延续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锻炼依从性,改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产前超声诊断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判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后查出3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为研究对象,对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周、超声诊断和产后证实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病症类型中,室间隔缺损76例(21.1%),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6例(10.0%),法洛四联症56例(15.6%),心内膜垫缺损28例(7.8%),单心房单心室24例(6.7%),三尖瓣下移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房间隔缺损48例(13.3%),产后情况为室间隔缺损68例(18.9%),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2例(8.9%),法洛四联症52例(14.4%),心内膜垫缺损24例(6.7%),单心室和单心房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三尖瓣下移20例(5.6%),房间隔缺损40例(11.1%),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1.1(328/360).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类型,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穗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科室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科室手卫生专项检查小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科室手卫生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人员手卫生知晓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及科室快速手消毒液使用情况.结果:科室全体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合格率由47.69%提高到69.26%,手卫生依从性从17.78%上升至51.92%.快速手消毒液使用由128瓶/年上升至236瓶/年.结论: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手卫生知晓率及依从性.
作者:周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时的使用价值.方法:选用一年内来,我院诊治的20位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做受检者.在手术前先后对病灶点做常规超生与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检查,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我们把超生实时弹性的成像图,依据他的弹性情况分成0~4级(其中0~2级是良性结节,3~4级是恶性结节),并辨别它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区别.结果:经过病理诊断的结果来看,患有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26位,而恶性甲状腺结节有9位.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能达到百分之百、精准度则会达到百分之94,明显会高于普通的超声检查,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能体现出甲状腺结节的相对硬度情况,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提供了很大的诊断价值.并且他的诊断效果高于普通的超生检查,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葛宜兵;吴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医院主要收治60例手术病理说明为急性阑尾炎腹部多层螺旋CT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且还将多层螺旋CT表现手术和患者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对临床上的一些病理,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诊断的可行性为85.4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是非常清楚明确的,而且可靠性较高,值得本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部HRCT联合多期增强扫描对肺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3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 T影像资料,观察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分布范围、边界、内部结构及周围肺野情况.结果:33例患者中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mGGN、不规则形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的例数分布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的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病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部位、空泡征例数分布与良性G G O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 R C T能够早期发现单发磨玻璃结节病灶,分析其大小以及是否含实性成分等影像学特点,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鹏;曹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96例,将其按照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实验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水平要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实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1%,P<0.05;实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为4.17%,对照组为10.41%,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效果明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的症状,稳定血压水平,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作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首选药物推广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保妇康栓和唯阴康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收治的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0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的是实验组,给予唯阴康治疗的是对照组,对于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所选择的两种治疗结果进行差异对比.结果:从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从治疗依从性以及复发率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选择两种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唯阴康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复发率比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复发率要低,从依从性较好的角度来讲,唯阴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蔺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高龄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 D M)筛查.探讨综合护理对高龄糖尿病孕妇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孕周在24~28周在我院建大卡的777例高龄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检测分析,筛查出妊娠期高血糖(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对其中90例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与其32周、37周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777例高龄孕妇筛查出209例妊娠期高血糖,占26.90%.建卡时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其32周空腹血糖优于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37周空腹血糖优于32周空腹血糖.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糖筛查,尤其高龄孕妇.及早发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主要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30例VBAI患者(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重建后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表现.结果: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 T检测出8例椎动脉正常与22例椎动脉异常情况,在椎动脉异常中,分为血管变细10例、管腔局部狭窄6例、血管迂曲4例、单侧椎动脉闭塞2例;基底动脉表现上,8例为局部狭窄,2例延长扩张.而对照组椎动脉表现为4例椎动脉变细,26例正常,基底动脉则均表现正常,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与VBAI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跃超;毕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进行治疗的194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97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心脏彩超的方式进行诊断,在诊断结束后比较两组采用不同方式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进行检查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大检测率高于研究1组,且两组间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采用心脏彩超的检测方式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提升了疾病的检出率,因此此种检测方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彭柳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