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跃超;毕燕
彩色多普勒超声(CDU)由于具有无创伤、经济实用、无放射性等特点,成为肌纤维发育不良(FMD)的重要诊断及治疗工具.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DU在FM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扩大其应用范围.
作者:宋庆国;魏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大出血输血治疗患者在施以疗效监测以及疗效预测过程中,分析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于临床施以输血治疗,依据有无表现出不良反应展开分组;分别设为A2组(未表现出不良反应80例)以及A1组(表现出不良反应10例).之后对A1组与A2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以及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A1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程度对比,A2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效果尤为明显(P<0.05);同A1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A2组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呈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在开展输血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常规凝血检验项目工作,对于治疗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可以进行有效监测以及预测,凸显常规凝血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佳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准确性与MRI的补充诊断意义.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2例,全部患者都采取CT诊断,同时在CT诊断基础上实施MRI补充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联合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与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数值明显比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C T诊断与M R I补充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坦;王世黔;夏文钢;姜志妍;杨章华;龙家全;刘茂贵;司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牙髓根尖周病采取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牙髓根尖周病的患者268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6%,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炎症消退用时及恢复用时均少于常规组,P<0.05,有可比性.结论:牙髓根尖周病临床治疗中采取一次性口腔根管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指导借鉴.
作者:李中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本研究中观察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均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量不同病变的相关参数[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灌注指数(PI)],将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的检查特点以及效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肝脏良性病变患者的R T为(39.78±12.56)s、T T P为(49.67±15.33)s、m T T为(157.48±34.25)s,肝脏恶性病变患者的RT为(25.43±5.21)s、TTP为(33.31±7.48)s、mTT为(108.79±26.48)s,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各参数明显较肝脏恶性病变更高,P<0.05;肝脏良性病变的P I为(82.74±18.26),明显较肝脏恶性病变(147.85±43.55)更低,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预测值、敏感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超声造影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均较增强C T扫描更高(83.33%),P<0.05.结论: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疾病,采用超声造影诊断可从形态学、参数测量等方面反映患者的影像学信息,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甜甜;李竞;张立春;芦雪娇;孙锐;齐尧;梅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治疗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精神障碍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成两组:参照组(35例,施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5例,施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同时观察、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 D S评分(31.6±4.1)分、S A S评分(32.2±3.5)分,均优于参照组(38.7±5.0)分、(42.8±5.5)分,差异较明显(P<0.05);研究组社会活动技能评分(6.6±2.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3±2.0)分、交往状况评分(8.6±2.5)分,均明显比参照组(5.7±2.1)分、(7.2±2.1)分、(7.7±2.0)分高,(P<0.05).结论:临床对精神障碍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个心理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促进患者心理康复的基础上,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荐.
作者:蒋素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高龄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 D M)筛查.探讨综合护理对高龄糖尿病孕妇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孕周在24~28周在我院建大卡的777例高龄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检测分析,筛查出妊娠期高血糖(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对其中90例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与其32周、37周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777例高龄孕妇筛查出209例妊娠期高血糖,占26.90%.建卡时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其32周空腹血糖优于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37周空腹血糖优于32周空腹血糖.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糖筛查,尤其高龄孕妇.及早发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灌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易惊、肢体抖动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C D4+水平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李芹;陈凤娇;官升灿;刘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3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胎儿各类畸形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颈部半透明带厚度(N T)检出情况.结果:四维彩超检测畸形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NT值者畸形诊断率也明显高于正常NT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诊断效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分析胎儿整体情况,可在产前检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 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23例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从41岁至71岁.结果:部位:肠系膜上动脉主干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全部、单发分支9例;腹腔干、肝总动脉1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1例;脾动脉、肝总动脉1例;胃左动脉1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1例.(1)C T平扫均显示血管增粗,内见新月形或环形、条状密度增高;C T A示血管增粗伴管壁增厚无强化,管腔狭窄.(2)可合并内膜渗漏、破裂出血、缺血性肠病及继发夹层.结论: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表现典型,CTA是诊断该病的快速、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X线和双源C 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双源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X线和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结果: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97.5%vs 81.2%,98.8%vs 87.5%),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临床上可优先选择双源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作者:甘晓晶;周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6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安宁区高考学生相关疾病.方法:将4993名学生分为男生组2395人,女生组2598人.年龄15-26岁,平均年龄18岁,统计特发性脊柱侧弯、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人数.结果:(1)特发性脊柱侧弯:男生组14例,女生组38例;(2)肺结核:男生组1例,女生组5例(3例已完全钙化);(3)先天性心脏病:男生组无,女生组4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均已手术痊愈,房间隔缺损2例,1例已手术痊愈,1例未手术);(4)男生组发现左肺发育不良并左肺下叶肺不张1例.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且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在青少年中也有较高发病率.
作者:韩宽洋;郭婷;刘红岩;屈清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 T诊断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使用术中观察与术后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其术前接受CT检查所得结果作为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参考,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7.50%,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用于肺炎诊断时,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总结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材料中选取184例,按照其差异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92例患者行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凝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积压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凝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积压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黄芪通络饮结合针刺法进行脑梗死病症的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深入探究X线平片C T及多层螺旋C 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1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运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探究,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而对照组则应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确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确诊数值显然比对照组的高(P<0.05),在柱类型的确诊情况中,观察组显然比对照组更优越(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的确诊结果上,CT及多层螺旋CT的诊断技术明显优于X线平片的检查.
作者:赵广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部HRCT联合多期增强扫描对肺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3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 T影像资料,观察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分布范围、边界、内部结构及周围肺野情况.结果:33例患者中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mGGN、不规则形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的例数分布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的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病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部位、空泡征例数分布与良性G G O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 R C T能够早期发现单发磨玻璃结节病灶,分析其大小以及是否含实性成分等影像学特点,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鹏;曹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器官微小结节切除术在监狱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及肌肉间小结节的切除术患者46例,57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切除.结果:57个结节均完整切除,手术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均未见病灶残留,切除率100%.结论:经超声引导手术切除微小结节,术中定位准确,防止漏切,图像直观,医师信任度高,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何召国;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人群经阴道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及形态预测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孕妇纳入本次研究,分为未足月胎膜早破阳性组与未足月胎膜早破阴性组,两组患者均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阴性组患者的平均宫颈长度显著高于阳性组(P<0.05);漏斗样变显著低于阳性组(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测,能够对未足月胎膜早破高危人群的宫颈长度、形态进行更好的检查,以便更好的预测未足月胎膜早破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乔彩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行T I P 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于T I P S术后1月内行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血象变化、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TIPS联合FSE术后1周内患者WBC计数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月趋于稳定;PLT计数于术后1月内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3月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RBC无明显变化.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反应,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脾脓肿、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T I P 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有效.(2)T i p s术可有效降低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几率.(3)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优于传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作者:高峰;刘玉娥;张婧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技术检查,观察组进行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误诊率、漏诊率和诊断符合率为4.00%、8.00%和92.00%,对照组为16.00%、24.00%和64.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食管裂孔疝的过程中,相比较常规胃镜技术而言采用X射线胃肠道造影进行检查,有助于促进临床诊断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方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