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根管治疗268例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探索

李中孝

关键词:牙髓根尖周病, 口腔根管,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牙髓根尖周病采取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牙髓根尖周病的患者268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6%,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炎症消退用时及恢复用时均少于常规组,P<0.05,有可比性.结论:牙髓根尖周病临床治疗中采取一次性口腔根管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指导借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目的:分析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准确性与MRI的补充诊断意义.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2例,全部患者都采取CT诊断,同时在CT诊断基础上实施MRI补充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联合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与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数值明显比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C T诊断与M R I补充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坦;王世黔;夏文钢;姜志妍;杨章华;龙家全;刘茂贵;司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研究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特点、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同期健康对照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发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者为对照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神经心理背景测试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展开研究.结果:在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测试中,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视空间位置工作记忆测试方面差异性不显著(P<0.05).抑郁症程度与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测试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的总分有着明显的正相关(P<0.05);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测试成绩与视空间位置工作记忆测试成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P<0.05).性别、受教育情况在视空间工作记忆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P<0.05),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视空间位置工作记忆的影响较大(P<0.05),受教育程度对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距离记忆受损,位置记忆相对保留的现象,并且距离工作记忆损害严重程度和抑郁程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作者:李桂臣;万晓娜;李吉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0月—2017年6月的8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对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是96.2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0.91%,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4.37%,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在回声类型、纵横比、边界和形态等超声特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拥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应当在以后的诊断中进行推广.

    作者:宋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保妇康栓和唯阴康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保妇康栓和唯阴康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收治的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0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的是实验组,给予唯阴康治疗的是对照组,对于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所选择的两种治疗结果进行差异对比.结果:从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从治疗依从性以及复发率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选择两种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唯阴康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复发率比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复发率要低,从依从性较好的角度来讲,唯阴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蔺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FOCUS-PDCA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目的:探讨FOCUS-PDCA对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运用FOCUS-PDCA理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FOCUS-PDCA后,全院手消毒剂与洗手液的每床日使用量(ml/床日)由9.9ml/床日上升至17.4ml/床日,手卫生依从性由67.5%提高至84.7%.结论:运用FOCUS-PDCA可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温敏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肋骨骨折X线诊断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与分析肋骨骨折X线诊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方法:120例肋骨骨折患者(共210处骨折)分为斜位组、正位组、正斜位组;比较三组发现肋骨骨折情况.结果:正斜位组发生208根骨折,占99.05%明显高于斜位组167根(79.52%)、正位组156根(74.29%)(P<0.05);正位组156根(74.29%)与斜位组167根(79.52%)比较(P>0.05).结论:临床采用斜位片诊断肋骨骨折可有效弥补正位片不足,但其并无明显优势,因此临床可联合正斜位片用于诊断肋骨骨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徐义斌;李伟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IPS联合FSE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行T I P 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于T I P S术后1月内行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血象变化、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TIPS联合FSE术后1周内患者WBC计数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月趋于稳定;PLT计数于术后1月内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3月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RBC无明显变化.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反应,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脾脓肿、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T I P 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有效.(2)T i p s术可有效降低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几率.(3)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优于传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作者:高峰;刘玉娥;张婧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妇科疾病患者共11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护理组使用个体化健康的教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在治疗期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结论:由此可见,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妇科病人中,既可以增加病患对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小荣;杨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医院主要收治60例手术病理说明为急性阑尾炎腹部多层螺旋CT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且还将多层螺旋CT表现手术和患者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对临床上的一些病理,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诊断的可行性为85.4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是非常清楚明确的,而且可靠性较高,值得本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特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结果:经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37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痊愈;23例非炎性和炎性肿块性患者采用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均恢复良好,且手术切口造成的疤痕较小,不影响患者乳房外观;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有1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出现病症复发;行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易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混淆,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摄影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确诊率和明确患者病理类型,再根据患者不同的乳腺病理类型,采用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其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乳房外观和形态美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邬凤鸣;梁珊;李卓荣;莫可良;归奕飞;廖文勇;刘媛;黄燕萍;黄珍;刘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癌平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消癌平联合T 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按照病例编号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TP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以及癌症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癌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方案能够改善癌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疾病预防控制中进行卫生检验的进展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检验工作属于基本职能,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及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均需得到卫生检验所提供的科学数据进行支持.卫生检验不仅仅为疾病预防工作以及卫生监督提高提供科学的数据,且进一步发展可为今后工作的规范化预计标准化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本文中,主要对卫生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和总结其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冯建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对减少护理差错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于减少护理差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手术配合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积极采取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20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除结节性甲状腺肿时间、线结个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呼吸困难、感染、声音嘶饮水呛咳的并发症例数均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此手术方式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克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观察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数据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做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0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数据,得出结论.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生小细胞性贫血的概率高,孕晚期贫血患者发生大细胞性贫血的概率较高.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实验组60例孕妇的Hb、RBC、MCV、MCH、MCHC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孕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较易发生贫血,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找出贫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作者:杨广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胆管梗阻疾病中,高场MRI(磁共振成像)与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具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前者在行手术前接受高场MRI检查,后者则联合应用高场MRI与MRCP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操作时间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影像检查操作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而疾病诊断准确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道梗阻疾病,通过联合应用高场MRI及MRCP进行诊断,可将检查操作时间有效缩短,充分促进诊断正确率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3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胎儿各类畸形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颈部半透明带厚度(N T)检出情况.结果:四维彩超检测畸形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NT值者畸形诊断率也明显高于正常NT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诊断效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分析胎儿整体情况,可在产前检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壁运动,各瓣膜弹性、厚度及活动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超声诊断,心脏形态,左室多呈圆拱门形32例,室壁运动呈节段性减弱36例,左室心尖圆而薄23例,室壁弥性减弱4例,左室球形3例.心功能指标以舒张功能降低为主,收缩功能可轻度降低或表现为正常.血流动力学指标以二尖瓣反流为主,且程度较轻.结论:缺血性心肌病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简单易行、无创、价格低廉的检查首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确切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设置为实验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42例,设置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人员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两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LVDd水平与对照组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LAD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高,而LVEF水平较对照组水平低,且差异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心脏彩超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错查漏查风险,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而且,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项可对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化控制与处理的技术,将之应用于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够促使医院实现创新发展,并且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院的电子信息管理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原理,对其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了深入探究.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