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妇康栓和唯阴康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对比分析

蔺辉

关键词:唯阴康, 保妇康栓, 妊娠期, 霉菌性阴道炎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保妇康栓和唯阴康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收治的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0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给予保妇康栓治疗的是实验组,给予唯阴康治疗的是对照组,对于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所选择的两种治疗结果进行差异对比.结果:从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基本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从治疗依从性以及复发率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两组患者选择两种治疗方式效果比较,唯阴康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复发率比保妇康栓治疗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复发率要低,从依从性较好的角度来讲,唯阴康值得推广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经相关检查后已确诊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病人各3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种病症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达到90.63%与93.75%,对比之后,并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超声图像联合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血流阻力指数进行对比,可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较高,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3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胎儿各类畸形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颈部半透明带厚度(N T)检出情况.结果:四维彩超检测畸形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NT值者畸形诊断率也明显高于正常NT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诊断效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分析胎儿整体情况,可在产前检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200例患者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除结节性甲状腺肿时间、线结个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呼吸困难、感染、声音嘶饮水呛咳的并发症例数均高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辅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疗效,此手术方式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克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86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隐性骨折情况.结果:本组研究所选取的186例患者,共检出隐性骨折274处,其中Ⅰ型133例,占71.51%;Ⅱ型47例,占25.27%;Ⅲ型6例,占3.23%.单处骨折191处,占69.71%;多处骨折83处,占30.29%;伴关节腔积液186处,占67.88%;伴半月板受损75处,占27.73%;伴前交叉韧带受损13处,占4.74%;副韧带内侧受损21处,占7.66%;副韧带外侧伤并软组织肿大129处,占47.08%.结论: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膝关节隐性骨折开展临床诊断,具有操作简便、过程安全、诊断准确性高等显著优势,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曲耿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6月,冠心病患者114进行研究,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进行斑块的定性以及定量分析,采血进行血清h s-C R P检验,进行指标的对比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20mg/L钙化组织高于hs-CRP≥20mg/L,纤维脂肪组织比重低于hs-CRP≥20mg/L组,出现斑块破裂者CRP(30.4±7.1)mg/L高于其他患者(23.7±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破裂hs-CRP佳截断值28.6mg/L,灵敏度为80.0%(8/10),特异度73.1%(76/104),符合率73.7%(84/114).小管腔面积处EEM(13.1±1.3)mm2与hs-CRP存在中相关性(r=0.474,P=0.02),小管腔面积处斑块负荷(61.3±8.4)%,与hs-CRP存在强相关性(r=0.710,P=0.00).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一定程度可反映斑块的的性质、破裂风险、斑块负荷,联合血管内超声辅助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刘莹;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护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对减少护理差错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对于减少护理差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手术配合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积极采取人性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6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超声科进行诊断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理学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患者均为甲状腺结节,并通过比较结节良、恶性诊断结果,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准确性.结果:通过病理学确诊所有患者之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84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36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所有患者之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7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44例,与病理学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漏诊率、误诊率及准确性分别为6.8%、3.7%、90.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形态规则度、边界清晰度、内部结构特性以及钙化程度比较,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之间的0~Ⅰ、Ⅱ、Ⅲ血流分级比较,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准确诊断,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确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高效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焦淑娟;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比较两组的张口位X线片、侧位片和前屈侧位片成角位移及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前屈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生理曲度和序列改变29例(36.25%)、韧带钙化46例(57.5%)、椎体边缘增生硬化并骨赘形成68例(85%)、关节改变18例(22.5%)、颈推间隙和椎间孔变窄22例(27.5%).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是临床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的拍摄,能够清晰反映有无骨质增生及推间隙和椎间孔改变,并可观察颈椎曲度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采取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对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针对对临床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的检出率展开探讨分析.方法:选择近年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20例在我科进行检查的患者分别展开常规X线造影检查,在常规检查阴性的情况下再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常规X线造影检查后检查出有7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头低足高位X线造影检查又检查出4例吻合口瘘,再让未检查出吻合口瘘的患者服用稀钡后又检查出1例.结论:对临床上疑诊为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患者进行X线造影检查采用头低足高位的方法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 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7月12日—2017年7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多层螺旋C T检查,并对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百分比为93.33%,其中2例患者因体型问题(偏瘦),在检查过程中腹部缺少脂肪衬托,加上肠腔内容物比较多以及肠管相互堆积,导致多层螺旋CT结果无法显示阑尾和周围炎性渗出现象,故此出现假阴性;但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并且白细胞指数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为此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而采用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0例,其中8例为单纯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7%,9例为化脓性阑尾炎、百分比为30.00%,5例坏疽性阑尾炎、百分比为16.67%,8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6%;而伴有阑尾粪石14例、百分比46.67%,伴有阑尾周围脓肿2例、百分比为6.67%,伴有淋巴结肿大18例,百分比为60.00%;由此说明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高,安全、可靠,是临床较上较为理想的一种检查手段,不仅可以对阑尾本身疾病进行显示,并且还能对相邻器官进行检查,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9月,选取86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对象,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2016年10月—2017年5月,选取92名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对象,设置为研究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比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护理各项指标,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研究组,51例非常满意,43例满意,4例不满意,满意度为95.9%(94/98),对照组,43例非常满意,38例满意,17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2.6%(81/9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护理整体水平,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付红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血压指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分别采用针灸、经皮椎间孔镜、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的60例L D H患者,每组20例;通过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评定疗效.结果:三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C组(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组)显著低于B组(经皮椎间孔镜组)(P<0.05),B组显著低于A组(针灸组)(P<0.05);根据N a K a i疗效评定A组术后优良率均为60%,B组术后优良率均为80%,C组术后优良率均为8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联合针灸治疗LDH手术具有术后患者创伤小及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为治疗LDH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作者:齐晓兵;熊屹;唐良华;杨彦君;高旭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根管治疗268例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探索

    目的:探析牙髓根尖周病采取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牙髓根尖周病的患者268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6%,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炎症消退用时及恢复用时均少于常规组,P<0.05,有可比性.结论:牙髓根尖周病临床治疗中采取一次性口腔根管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指导借鉴.

    作者:李中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的评价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评价时,使用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声造影,评价其斑块硬化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超声造影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软斑发生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新生血管数量和斑块情况等,本次通过超声造影明显可观察到患者的斑块情况,因此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故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冯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时的使用价值.方法:选用一年内来,我院诊治的20位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来做受检者.在手术前先后对病灶点做常规超生与超生实时弹性成像检查,来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我们把超生实时弹性的成像图,依据他的弹性情况分成0~4级(其中0~2级是良性结节,3~4级是恶性结节),并辨别它和病理诊断结果的区别.结果:经过病理诊断的结果来看,患有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患者26位,而恶性甲状腺结节有9位.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诊断的灵敏度能达到百分之百、精准度则会达到百分之94,明显会高于普通的超声检查,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能体现出甲状腺结节的相对硬度情况,为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提供了很大的诊断价值.并且他的诊断效果高于普通的超生检查,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葛宜兵;吴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特点、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A S A,即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选择A S A 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诱导,以罗库溴铵维持,实验组插管前2~3min用2%利多卡因4~5ml充分喷喉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以及舒芬太尼、中长链丙泊酚快速静脉诱导,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麻醉满意,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T1~T4时间点进行对比差距较小;T5、T6为血氧饱和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呼末二氧化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概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安全可行,麻醉苏醒和呼吸功能以及保护性反射恢复早,避免了肌松药及其拮抗药的不良反应,可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努尔买买提?阿吉木;麦麦提依明?米吉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黏连中的具体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黏连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宫腔黏连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分析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宫腔黏连的检出率,并对宫腔黏连进行分型、黏连程度进行分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准确度及黏连分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宫腔黏连中准确率高,更能直观的显现宫腔黏连程度,有望成为日后诊断宫腔黏连的首要方法.

    作者:周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在CT影像学特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针对性地对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目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组,而儿童支原体肺炎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再对比两组患者的C T影像表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左肺下叶和舌叶情况对比,其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小斑片状影和磨玻璃样影所占的比值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扩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所占的比值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和儿童在生理功能、结构和免疫反应能力存在着差异,从而决定两组患者的支原体肺炎CT影像表现的特征不同,并且成人支原体肺炎采用CT诊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明梅;高栋;张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