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赵群

关键词:颈椎病,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比较两组的张口位X线片、侧位片和前屈侧位片成角位移及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前屈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生理曲度和序列改变29例(36.25%)、韧带钙化46例(57.5%)、椎体边缘增生硬化并骨赘形成68例(85%)、关节改变18例(22.5%)、颈推间隙和椎间孔变窄22例(27.5%).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是临床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的拍摄,能够清晰反映有无骨质增生及推间隙和椎间孔改变,并可观察颈椎曲度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卢苇;关历;凌仲春;刘梦雪;杨晓雯;李健;沈小雨;金荣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究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用于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用于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80例(共100个病灶),对其实施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将两者相互联合后的检查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检查办法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比常规超声的诊断价值高,而且将两者相互联合大大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戴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腮腺淋巴瘤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腮腺淋巴瘤又叫Warthin瘤,是腮腺的良性上皮样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居第二位.近年来腮腺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

    作者:万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射线与C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X射线与C T检查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45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 T检查的观察组23例和X射线的对照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诊断情况是否符合及检查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诊断结果符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耗时(14.73±2.12)min短于对照组耗时(20.06±3.4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临床诊断中应用CT检查优势较X射线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贲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析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40例为实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对比各组间患者检查后的准确率,并观察各组患者的前列腺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分布以及血流阻力指数等.结果:不同的患者经相同的检查方式,检查效果各不相同,其中实验组出现簇状钙化、回声不均等病灶阳性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血流信号的强度与阻力指数也明显增高于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效果显著,改变了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了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德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50例,均行彩超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的胎盘植入的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94.00%,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产前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于早期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辛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妇科疾病患者共11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护理组使用个体化健康的教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在治疗期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结论:由此可见,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妇科病人中,既可以增加病患对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小荣;杨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高血压、45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相关临床资料,并将同期我院45例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高血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健康体检者颈动脉弹性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β、PWVβ、Ep、AI显著高于高血压、健康体检者,而其AC显著低于高血压、健康体检者(P<0.05);高血压患者β、PWVβ、Ep、AI稍高于高血压、健康体检者,而其AC稍低于高血压、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E-Tracking技术可早期检测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为脑血管疾病预防或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卜艳玲;李强;关悦瑶;高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彩超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应用分析

    目的:心脏彩超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冠心病组,选取我院同期分析的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员均予以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人员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PFV)、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PFV)、两者之比(E/A)、Te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EPFV减低(P<0.05),APFV显著增高(P<0.01)、E/A显著减低(P<0.01)、Tei指数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A值作为心脏彩超关键测量指标,联合Tei指数能更有效准确的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田青;张菡;马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0月—2017年6月的8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对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是96.2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0.91%,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4.37%,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在回声类型、纵横比、边界和形态等超声特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拥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应当在以后的诊断中进行推广.

    作者:宋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产前超声诊断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判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后查出3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为研究对象,对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周、超声诊断和产后证实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病症类型中,室间隔缺损76例(21.1%),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6例(10.0%),法洛四联症56例(15.6%),心内膜垫缺损28例(7.8%),单心房单心室24例(6.7%),三尖瓣下移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房间隔缺损48例(13.3%),产后情况为室间隔缺损68例(18.9%),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2例(8.9%),法洛四联症52例(14.4%),心内膜垫缺损24例(6.7%),单心室和单心房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三尖瓣下移20例(5.6%),房间隔缺损40例(11.1%),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1.1(328/360).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类型,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穗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2017年5月患有乳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后,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诊断的常规组患者准确率为66.6%,采用钼靶X线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准确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钼靶X线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区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旧.

    作者:姜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经CT诊断的临床探究

    目的: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经C T诊断的临床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 T诊断结果.结果:60例单发血肿比例是96.67%、多发血肿比例是3.33%、占位比例是75.0%;血肿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处,其次是丘脑部位,与其他部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不但可以清晰地检查到患者的血肿数量以及血肿部位,而且还能检测出血肿占位情况,操作简单便捷,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MIP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 I P 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50例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复杂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IPO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骨性愈合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为72.00%,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 I P 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超;苏敦鹏;韩增武;陈勇;王晓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口腔根管治疗268例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效果探索

    目的:探析牙髓根尖周病采取口腔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牙髓根尖周病的患者268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多次根管治疗;后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6.6%,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炎症消退用时及恢复用时均少于常规组,P<0.05,有可比性.结论:牙髓根尖周病临床治疗中采取一次性口腔根管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指导借鉴.

    作者:李中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价值与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C T诊断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使用术中观察与术后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其术前接受CT检查所得结果作为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参考,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7.50%,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用于肺炎诊断时,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特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结果:经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37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痊愈;23例非炎性和炎性肿块性患者采用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均恢复良好,且手术切口造成的疤痕较小,不影响患者乳房外观;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有1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出现病症复发;行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易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混淆,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摄影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确诊率和明确患者病理类型,再根据患者不同的乳腺病理类型,采用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其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乳房外观和形态美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邬凤鸣;梁珊;李卓荣;莫可良;归奕飞;廖文勇;刘媛;黄燕萍;黄珍;刘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 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23例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从41岁至71岁.结果:部位:肠系膜上动脉主干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全部、单发分支9例;腹腔干、肝总动脉1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1例;脾动脉、肝总动脉1例;胃左动脉1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1例.(1)C T平扫均显示血管增粗,内见新月形或环形、条状密度增高;C T A示血管增粗伴管壁增厚无强化,管腔狭窄.(2)可合并内膜渗漏、破裂出血、缺血性肠病及继发夹层.结论: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表现典型,CTA是诊断该病的快速、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彩超在颈部动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颈部动脉,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颈部血管情况检查、正常体检的患者、人群,进行研究,分组后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依次进行了检查,观察组在颈部血管的各项指标检查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对比后差异大有意义,且P<0.05.结论:在颈部血管的检查中,可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颈动脉内-中膜(I M T)厚度测量、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量、性质及颈部血管指标变化情况的检查与诊断,疾病检出率较高,可间接反映颈动脉硬化情况,便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辜忠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