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香
目的:分析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 I P 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50例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复杂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IPO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骨性愈合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为72.00%,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 I P 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超;苏敦鹏;韩增武;陈勇;王晓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心脏彩超探明左心室前负荷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者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接治的80例肾功能不全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他们透析前后的体重差为分组标准,即A组差小于2.5kg,共35例;B组差大于2.5kg,共45例.透析前后用心脏彩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的LVEF、E、A、E/A、LVEDD和LVESD进行评估,比较两次评估的差异.结果:研究发现A组在透析前后两次评估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透析前后两次评估的差异较大,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降低、A峰升高,E/A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左心室前负荷达到一定程度会对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影响显著,但不会对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产生影响.
作者:何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环孢素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2015年10月17日—2016年3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司坦唑醇治疗,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孢素A治疗儿童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贫血症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刘希民;张红;李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剖析骨折诊断用X线、C T与M R 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骨折病患120例,所有病患都接受X线、C T与M R I检查.对本组120例病患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不同方法检查的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0例病患共360处骨折,其中X线显示骨折数245处,C T显示骨折数355处,M R I显示骨折数358处.分析后发现,X线显示骨折的敏感度显著低于C T与M R I,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C T显示骨折的敏感度和M R I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M R I不仅能显示骨折,还能显示脊髓损伤32例、骨挫伤110例、关节腔与关节囊积液31例、骨折累及软骨24例、韧带损伤51例.结论:针对X线与C T无法显示的韧带、骨髓与软骨等损伤,MRI均能显示,并且MRI在诊断骨折合并症与骨折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也明显高于CT与X线.
作者:程柳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我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5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低剂量螺旋C T技术检查和X线胸片技术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诊断符合率方面,低剂量螺旋C T技术显著高于X线胸片技术(P<0.05),而在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低剂量螺旋C T技术则显著低于X线胸片技术(P<0.05).在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检出率方面,低剂量螺旋CT技术显著高于X线胸片技术(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技术能让患者的受照剂量显著减少,和X线胸片技术相比较能发现更多病灶,能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临床中针对疑似肺结核,胸片检查结果为阴性时,应及时给予低剂量螺旋CT技术检查.
作者:刘林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 T与M R I联合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MRI检查,总结患者的分期情况和侵犯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肺癌ⅡA期、肺癌ⅡB期、肺癌ⅢA期、肺癌ⅢB期、肺癌Ⅳ期分别是4例、6例、18例、36例、8例.在T分期中,CT诊断同MRI诊断有52例患者相仿,20例患者侧重不同,CT侧重4例患者是邻近肋骨破坏、而6例患者是同一肺叶内存在其他肿瘤结节.而MRI侧重6例患者的胸膜外脂肪受侵、4例患者冠状面确定左心房侵犯.在N分期中,螺旋CT、MRI均能显示患者纵隔内存在超过10mm淋巴结,有8例肺门淋巴结患者主要是CT进行判定的.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时,螺旋CT联合MRI的应用效果确切,并且这两种手段可互补,可明确患者的分期情况.
作者:刘伟忠;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核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对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产科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出生后24h内脑血流参数,分析疾病分度与预后关系,脑内静脉扩张及颅内出血检出率与疾病分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V d、V s水平高于观察组,R I水平低于观察组,随着疾病发展患儿预后情况越差,且脑内静脉扩张及颅内出血检出率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能够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检出,可对患儿预后进行有效评估,该检查手段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均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孟令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42例,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腹部B超组与阴道B超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B超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77%,明显高于腹部B超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81.69%,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阴道B超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与腹部B超检查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董晓娟;王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用于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80例(共100个病灶),对其实施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将两者相互联合后的检查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检查办法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肿块定性诊断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比常规超声的诊断价值高,而且将两者相互联合大大的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戴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应用与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检查,对其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与超声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50例患者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分型为包块型35例(不均质型10例、血窦型25例)、孕囊型15例(外生型10例、内生型5例),其中病灶距浆膜层基层厚度小的为孕囊外生型.按照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组(17例)与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病灶大直径与非手术组相比明显较大,且P<0.05;而孕囊型中,手术组病灶距浆膜层肌层厚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且P<0.05,而包块型中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且能合理指导患者选择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所以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包征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主要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30例VBAI患者(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重建后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表现.结果: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 T检测出8例椎动脉正常与22例椎动脉异常情况,在椎动脉异常中,分为血管变细10例、管腔局部狭窄6例、血管迂曲4例、单侧椎动脉闭塞2例;基底动脉表现上,8例为局部狭窄,2例延长扩张.而对照组椎动脉表现为4例椎动脉变细,26例正常,基底动脉则均表现正常,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与VBAI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跃超;毕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与静脉滴入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6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垂体后叶素静脉滴入,观察组3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可取得较好效果,采用雾化吸入相对于静脉滴入,治疗期间的安全新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家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50例,均行彩超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的胎盘植入的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94.00%,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产前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于早期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辛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而且,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项可对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化控制与处理的技术,将之应用于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够促使医院实现创新发展,并且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院的电子信息管理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原理,对其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了深入探究.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数据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做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0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数据,得出结论.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生小细胞性贫血的概率高,孕晚期贫血患者发生大细胞性贫血的概率较高.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实验组60例孕妇的Hb、RBC、MCV、MCH、MCHC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孕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较易发生贫血,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找出贫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作者:杨广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疑似小肾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7.95%,超声造影准确率为91.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常规超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临床诊断小肾癌提供丰富信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可作为早期小肾癌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陈红艳;蔡迪明;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疗法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3月—2016年9月份期间进行临床治疗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随抑郁患者展开分析.在研究中,将两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且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疗法展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后相关指数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相应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相关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治疗后其症状自评量表以及相应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医疗法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对患者抑郁情况等同样有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程培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治疗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各33例,给予甲组患者采用传统清宫手术进行治疗,给予乙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β-H C G恢复时间明显比甲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甲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的VAS疼痛评分均比乙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瘢痕子宫妊娠患者的手术、住院、β-H C G恢复时间,且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纳入2011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学指标及超声检查相关数据作详细分析,总结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结果:血清学检查各项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为正相关.结论:血清学指标+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凌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该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诊断办法的效果.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患者为硬膜下血肿,6例患者为硬膜外血肿,13例患者为颅骨骨折;与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种诊断方法并未见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率达100%.结论:颅脑外伤应用C T检查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