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
目的:分析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 I P 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50例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复杂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IPO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骨性愈合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观察组,对照组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与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优良率为72.00%,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固定联合M I P O技术治疗四肢复杂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张超;苏敦鹏;韩增武;陈勇;王晓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卢苇;关历;凌仲春;刘梦雪;杨晓雯;李健;沈小雨;金荣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冠脉CT检测对比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评价冠脉CT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心绞痛,未合并糖尿病对象80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比重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三支血管病变、重度狭窄与闭塞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有斑块段数,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斑块节段合计段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斑块的血管节段总数与年龄、心绞痛病程、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关性,糖尿病病程高,对照组与年龄、心绞痛病程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血管数、段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作者:侯静晖;孙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6月,冠心病患者114进行研究,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进行斑块的定性以及定量分析,采血进行血清h s-C R P检验,进行指标的对比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20mg/L钙化组织高于hs-CRP≥20mg/L,纤维脂肪组织比重低于hs-CRP≥20mg/L组,出现斑块破裂者CRP(30.4±7.1)mg/L高于其他患者(23.7±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破裂hs-CRP佳截断值28.6mg/L,灵敏度为80.0%(8/10),特异度73.1%(76/104),符合率73.7%(84/114).小管腔面积处EEM(13.1±1.3)mm2与hs-CRP存在中相关性(r=0.474,P=0.02),小管腔面积处斑块负荷(61.3±8.4)%,与hs-CRP存在强相关性(r=0.710,P=0.00).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一定程度可反映斑块的的性质、破裂风险、斑块负荷,联合血管内超声辅助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刘莹;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评价时,使用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声造影,评价其斑块硬化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超声造影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软斑发生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新生血管数量和斑块情况等,本次通过超声造影明显可观察到患者的斑块情况,因此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故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冯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心电图和冠脉造影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非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检查.当患者病症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包括ST段压低、QRS时限和ST段下移等.结果:S T段下移幅度未超过1毫米的概率明显低于S T段下移幅度超过1毫米,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 R S波时限超过100ms的概率明显超过QRS波时限未超过100ms患者的,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导联数未超过6个的概率明显低于S T段下移导联数超过6个的,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电图Q R S波时限超过100ms、ST段下移超过1毫米和ST段下移导联数超过6个,可知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缺血十分严重,预后出现不良情况,值得院方推广.
作者:黄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 T与M R I联合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MRI检查,总结患者的分期情况和侵犯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肺癌ⅡA期、肺癌ⅡB期、肺癌ⅢA期、肺癌ⅢB期、肺癌Ⅳ期分别是4例、6例、18例、36例、8例.在T分期中,CT诊断同MRI诊断有52例患者相仿,20例患者侧重不同,CT侧重4例患者是邻近肋骨破坏、而6例患者是同一肺叶内存在其他肿瘤结节.而MRI侧重6例患者的胸膜外脂肪受侵、4例患者冠状面确定左心房侵犯.在N分期中,螺旋CT、MRI均能显示患者纵隔内存在超过10mm淋巴结,有8例肺门淋巴结患者主要是CT进行判定的.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时,螺旋CT联合MRI的应用效果确切,并且这两种手段可互补,可明确患者的分期情况.
作者:刘伟忠;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 T检查与临床中诊断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 T检查,探讨其诊断结果.结果:96例腹部创伤患者经过临床C T诊断后,对其中的78例采用手术治疗,另外18例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78例中,C T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15%(75/78),另外3例由于多发性损伤而导致诊断结果出现偏差.结论:应用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曾幸萍;邓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128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180例未真正确定和已经确定的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 T血管造影,并应用V R(溶积重建)、M P R(多平面重建)、M I P显示血管(大密度投影),对128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在选取的180例患者当中,114例为动脉粥样硬化,23例血管先天变异,18例为动脉瘤,4例为烟雾病,21例为正常者.128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及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安全性高、精确性好以及过程短等特点.
作者:霍占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黏连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宫腔黏连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分析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宫腔黏连的检出率,并对宫腔黏连进行分型、黏连程度进行分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准确度及黏连分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宫腔黏连中准确率高,更能直观的显现宫腔黏连程度,有望成为日后诊断宫腔黏连的首要方法.
作者:周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比较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腹彩超及经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数量及漏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彩超检查出来的子宫肌瘤总例数高于经腹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彩超漏诊率为1.02%,经腹彩超漏诊率为4.59%,经阴道彩超漏诊率低于经腹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有助于提升子宫肌瘤检查的准确性,降低了漏诊率,能够准确发现病灶,降低就诊时间,应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洛桑丹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疑似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诊断.对两组孕妇诊断结果和分娩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6.7%,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7.2%,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误诊、漏诊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能够有效降低在胎儿脐带绕颈诊断方面的误诊、漏诊概率,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院方推广.
作者:殷超然;侯庆兵;刘国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高龄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 D M)筛查.探讨综合护理对高龄糖尿病孕妇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孕周在24~28周在我院建大卡的777例高龄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检测分析,筛查出妊娠期高血糖(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对其中90例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与其32周、37周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777例高龄孕妇筛查出209例妊娠期高血糖,占26.90%.建卡时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其32周空腹血糖优于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37周空腹血糖优于32周空腹血糖.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糖筛查,尤其高龄孕妇.及早发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2017年5月患有乳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后,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诊断的常规组患者准确率为66.6%,采用钼靶X线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准确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钼靶X线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区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旧.
作者:姜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会阴无保护助产护理在32例初产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初产妇64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会阴传统保护助产,研究组给予会阴无保护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撕裂、侧切率、产后相关并发症以及新生婴儿窒息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会阴部撕裂严重度、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后尿潴留、水肿以及排尿困难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婴儿的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初产妇采取会阴无保护护理助产方式,能够明显减轻分娩时会阴撕裂程度以及减低侧切率,同时可明显减少分娩后相关并发症.
作者:贾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在CT影像学特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针对性地对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目标.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并治疗的成人和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组,而儿童支原体肺炎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再对比两组患者的C T影像表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左肺下叶和舌叶情况对比,其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小斑片状影和磨玻璃样影所占的比值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影像结果表现为研究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细支气管扩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胸腔积液和肺不张所占的比值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和儿童在生理功能、结构和免疫反应能力存在着差异,从而决定两组患者的支原体肺炎CT影像表现的特征不同,并且成人支原体肺炎采用CT诊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邵明梅;高栋;张德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50例,均行彩超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的胎盘植入的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94.00%,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产前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于早期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辛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PR段下移与ST段抬高对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包炎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测,探讨鉴别诊断要点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除发病第8~14d外其他时段心电图S T段抬高率及二者联合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二者联合诊断急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为93.3%,发病第1d联合诊断敏感性为80.0%,发病第2~3d为75.0%,发病第4~7d为50.0%,发病第8~14d为20.0%.结论:在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时心电图P R段下移与S T段抬高临床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指标.
作者:戴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术后调强放疗借助自制的截石位托架摆位固定技术.方法:采用自制的截石位托架进行外阴癌术后的放疗摆位.结果:应用自制托架摆位的患者体位舒适性好,克服了传统摆位治疗时移位的不足、体位难固定,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摆位误差,保证了外阴癌患者的放疗质量.结论:此方法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疗效可靠,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苏婷;梁卫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在肝脏常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肝脏肿瘤采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手段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显像情况,进而定性诊断肿瘤发病情况.结果:本文结合肝脏肿瘤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来看,其病理特性和影响表现在实质中各有不同.结论:随着医疗科技的日益进步,各种影像的检查方法也是不断地深入与拓展,在诊断肝脏肿瘤时,凭借着影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一定会在临床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