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与MRI联合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刘伟忠;郭明涛

关键词:肺癌, 分期, 螺旋CT, MRI,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 T与M R I联合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MRI检查,总结患者的分期情况和侵犯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肺癌ⅡA期、肺癌ⅡB期、肺癌ⅢA期、肺癌ⅢB期、肺癌Ⅳ期分别是4例、6例、18例、36例、8例.在T分期中,CT诊断同MRI诊断有52例患者相仿,20例患者侧重不同,CT侧重4例患者是邻近肋骨破坏、而6例患者是同一肺叶内存在其他肿瘤结节.而MRI侧重6例患者的胸膜外脂肪受侵、4例患者冠状面确定左心房侵犯.在N分期中,螺旋CT、MRI均能显示患者纵隔内存在超过10mm淋巴结,有8例肺门淋巴结患者主要是CT进行判定的.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时,螺旋CT联合MRI的应用效果确切,并且这两种手段可互补,可明确患者的分期情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纳入2011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学指标及超声检查相关数据作详细分析,总结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超声检查的相关性.结果:血清学检查各项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为正相关.结论:血清学指标+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病情,可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凌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42例确诊为肺癌、8例肺结核、6例炎性假瘤、3例纤维瘤以及1例淋巴瘤.结论:孤立性肺小结节恶性率较高,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章安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超声对诊断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内收治的胆管病变患者1000例,在患者手术之前进行多彩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在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的准确率,相较于胆内胆管结石与胆总管结石来说胆囊结石的确诊率更高(P<0.05);但是与其他胆总管疾病对比发现,胆总管结石的确诊率要明显高于胆总管壶腹癌以及胰头癌等病症(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胆系结石的诊断具有突出的优势,可以在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诊断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为(2.5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对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作者:袁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特点、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A S A,即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选择A S A 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诱导,以罗库溴铵维持,实验组插管前2~3min用2%利多卡因4~5ml充分喷喉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以及舒芬太尼、中长链丙泊酚快速静脉诱导,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麻醉满意,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T1~T4时间点进行对比差距较小;T5、T6为血氧饱和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呼末二氧化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概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安全可行,麻醉苏醒和呼吸功能以及保护性反射恢复早,避免了肌松药及其拮抗药的不良反应,可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努尔买买提?阿吉木;麦麦提依明?米吉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对急腹症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对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病理以及临床诊断,90例患者中阑尾炎患者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12例,胆囊炎患者10例,胰腺炎患者8例,肠梗阻患者11例,其他疾病患者29例.多排螺旋C T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8.89%,有误诊患者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无任何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朱玉英;刘桂香;孟凡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CT在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C T检测在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拟行CT灌注成像检测的患者54例,另选择正常来院体检者54例,进行分组研究,对比两组的门静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量、全肝总灌注量、达峰时间和肝动脉灌注指数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明显低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除肝纤维化肝动脉灌注量外,肝动脉灌注量、达峰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严重时,门静脉灌注量、全肝总灌注量会随之降低,肝动脉灌注量、肝动脉灌注指数、达峰时间会随之增高,且不同阶段的肝纤维化滴注参数与肝硬化也具有明显差异.结论:CT检测能够有效地诊断区分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同时能准确了解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不同阶段的形态,能够有效地辅助医师进行确诊.

    作者:胡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X线及CT影像资料,采用多方位曲面重建技术对肩胛骨进行成像,比较不同曲面重建技术对不同类型骨折的检出效果.结果:346例骨折中,肩峰骨折96例;喙突骨折68例,肩胛颈骨折18例;盂下结节骨折10例,肩胛骨内外缘骨折58例;上、下角骨折28例;上缘骨折44例;肩胛冈骨折24例,其中有40例肩峰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50例盂下结节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结论:多层螺旋C T(M S C 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直观显示骨折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手术路径选择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作者:朱嘉荣;周慧;伏红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3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分别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和二维超声(对照组)实施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误漏诊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效果理想,降低了漏误诊率,有利于缓和医患矛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云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甲状腺占位性病变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5年10月—2017年6月的8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患者进行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对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是96.25%,其中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0.91%,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是94.37%,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在回声类型、纵横比、边界和形态等超声特征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拥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应当在以后的诊断中进行推广.

    作者:宋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技术检查,观察组进行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误诊率、漏诊率和诊断符合率为4.00%、8.00%和92.00%,对照组为16.00%、24.00%和64.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食管裂孔疝的过程中,相比较常规胃镜技术而言采用X射线胃肠道造影进行检查,有助于促进临床诊断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方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彩超在颈部动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颈部动脉,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颈部血管情况检查、正常体检的患者、人群,进行研究,分组后给予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依次进行了检查,观察组在颈部血管的各项指标检查中,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指标数据对比后差异大有意义,且P<0.05.结论:在颈部血管的检查中,可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颈动脉内-中膜(I M T)厚度测量、颈动脉斑块的位置、数量、性质及颈部血管指标变化情况的检查与诊断,疾病检出率较高,可间接反映颈动脉硬化情况,便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以及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辜忠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螺旋CT、锥形束CT与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成像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分析探讨螺旋CT、锥形束CT与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从2015年5月—2017年3月64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借用螺旋C T、锥形束C T以及M R I对患者进行诊断,对比分析这三种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检查后发现,螺旋CT和锥形束CT不能将关节盘清楚地显示出来,MRI可以将关节盘清晰完整地显示出来;锥形束CT能清晰地将髁突显示出来,其他两种方式髁突显示的清晰程度较差;三种检查方式检测出的关节间隙并无任何差异.结论:临床上应优先选用螺旋CT或者锥形束CT对髁突骨质病进行检查,选用锥形束CT对骨小梁的结构进行检查,选用MRI对关节盘进行检查,在检查关节间隙时,选用三种检查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

    作者:钟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X线平片CT及多层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深入探究X线平片C T及多层螺旋C T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研究.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18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运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探究,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而对照组则应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确诊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确诊数值显然比对照组的高(P<0.05),在柱类型的确诊情况中,观察组显然比对照组更优越(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的确诊结果上,CT及多层螺旋CT的诊断技术明显优于X线平片的检查.

    作者:赵广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质临床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16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超声科进行诊断的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理学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患者均为甲状腺结节,并通过比较结节良、恶性诊断结果,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准确性.结果:通过病理学确诊所有患者之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84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36例,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所有患者之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7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为44例,与病理学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漏诊率、误诊率及准确性分别为6.8%、3.7%、90.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形态规则度、边界清晰度、内部结构特性以及钙化程度比较,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之间的0~Ⅰ、Ⅱ、Ⅲ血流分级比较,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行准确诊断,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德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血压指标.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过程中,给予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张桂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折的X线、CT和MRI诊断及临床价值对照研究

    目的:剖析骨折诊断用X线、C T与M R 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骨折病患120例,所有病患都接受X线、C T与M R I检查.对本组120例病患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不同方法检查的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20例病患共360处骨折,其中X线显示骨折数245处,C T显示骨折数355处,M R I显示骨折数358处.分析后发现,X线显示骨折的敏感度显著低于C T与M R I,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C T显示骨折的敏感度和M R I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M R I不仅能显示骨折,还能显示脊髓损伤32例、骨挫伤110例、关节腔与关节囊积液31例、骨折累及软骨24例、韧带损伤51例.结论:针对X线与C T无法显示的韧带、骨髓与软骨等损伤,MRI均能显示,并且MRI在诊断骨折合并症与骨折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也明显高于CT与X线.

    作者:程柳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比较两组的张口位X线片、侧位片和前屈侧位片成角位移及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前屈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生理曲度和序列改变29例(36.25%)、韧带钙化46例(57.5%)、椎体边缘增生硬化并骨赘形成68例(85%)、关节改变18例(22.5%)、颈推间隙和椎间孔变窄22例(27.5%).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是临床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的拍摄,能够清晰反映有无骨质增生及推间隙和椎间孔改变,并可观察颈椎曲度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观察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数据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做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0例正常妊娠期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数据,得出结论.结果: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生小细胞性贫血的概率高,孕晚期贫血患者发生大细胞性贫血的概率较高.分析两组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实验组60例孕妇的Hb、RBC、MCV、MCH、MCHC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正常孕妇,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较易发生贫血,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找出贫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作者:杨广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分析心理治疗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心理治疗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精神障碍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成两组:参照组(35例,施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35例,施以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心理治疗),同时观察、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 D S评分(31.6±4.1)分、S A S评分(32.2±3.5)分,均优于参照组(38.7±5.0)分、(42.8±5.5)分,差异较明显(P<0.05);研究组社会活动技能评分(6.6±2.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3±2.0)分、交往状况评分(8.6±2.5)分,均明显比参照组(5.7±2.1)分、(7.2±2.1)分、(7.7±2.0)分高,(P<0.05).结论:临床对精神障碍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个心理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促进患者心理康复的基础上,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议推荐.

    作者:蒋素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