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凯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 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7月12日—2017年7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多层螺旋C T检查,并对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百分比为93.33%,其中2例患者因体型问题(偏瘦),在检查过程中腹部缺少脂肪衬托,加上肠腔内容物比较多以及肠管相互堆积,导致多层螺旋CT结果无法显示阑尾和周围炎性渗出现象,故此出现假阴性;但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并且白细胞指数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为此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而采用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0例,其中8例为单纯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7%,9例为化脓性阑尾炎、百分比为30.00%,5例坏疽性阑尾炎、百分比为16.67%,8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6%;而伴有阑尾粪石14例、百分比46.67%,伴有阑尾周围脓肿2例、百分比为6.67%,伴有淋巴结肿大18例,百分比为60.00%;由此说明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高,安全、可靠,是临床较上较为理想的一种检查手段,不仅可以对阑尾本身疾病进行显示,并且还能对相邻器官进行检查,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 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1月—2017年8月23例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从41岁至71岁.结果:部位:肠系膜上动脉主干9例;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及全部、单发分支9例;腹腔干、肝总动脉1例;腹腔干、肝总动脉、脾动脉1例;脾动脉、肝总动脉1例;胃左动脉1例;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1例.(1)C T平扫均显示血管增粗,内见新月形或环形、条状密度增高;C T A示血管增粗伴管壁增厚无强化,管腔狭窄.(2)可合并内膜渗漏、破裂出血、缺血性肠病及继发夹层.结论:自发孤立性腹部小动脉壁内血肿的CT表现典型,CTA是诊断该病的快速、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利用心脏彩超探明左心室前负荷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者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接治的80例肾功能不全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他们透析前后的体重差为分组标准,即A组差小于2.5kg,共35例;B组差大于2.5kg,共45例.透析前后用心脏彩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左心室的LVEF、E、A、E/A、LVEDD和LVESD进行评估,比较两次评估的差异.结果:研究发现A组在透析前后两次评估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透析前后两次评估的差异较大,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降低、A峰升高,E/A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左心室前负荷达到一定程度会对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影响显著,但不会对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产生影响.
作者:何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2015—2016学年在我科实习的临床类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采取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设定合理目标,树立适宜的榜样等措施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章晓云;冯洋;陈跃平;欧康康;朱继翀;王瑜;陈锋;卓映宏;蓝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治疗中应用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10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每一组51例,参照组采取奥氮平治疗,治疗组采取阿立哌唑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精神状态的评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均发生改善,治疗组改善的情况相对显著,与参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显示有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治疗中应用阿立哌唑治疗时,临床治疗的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FOCUS-PDCA对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运用FOCUS-PDCA理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确定目标,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FOCUS-PDCA后,全院手消毒剂与洗手液的每床日使用量(ml/床日)由9.9ml/床日上升至17.4ml/床日,手卫生依从性由67.5%提高至84.7%.结论:运用FOCUS-PDCA可有效提高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温敏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42例确诊为肺癌、8例肺结核、6例炎性假瘤、3例纤维瘤以及1例淋巴瘤.结论:孤立性肺小结节恶性率较高,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章安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肾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肾内科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干预前明显低于干预后,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肾内科血液净化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效果也具有明显提高.
作者:苏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服用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妈富隆组,常规组患者和妈富隆组患者各46例.常规组患者在进人工流产手术后休息,并实施助宫缩以及抗炎治疗;妈富隆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避孕药妈富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妈富隆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流血量情况:妈富隆组患者术后流血正常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首次月经恢复情况:妈富隆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患者在手术后服用妈富隆能够帮助患者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同时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月经,有助于术后恢复,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宫颈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经腹超声检查的另外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达到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将阴道超声检查运用于早期宫颈功能不全诊断中,能够取得较高诊断符合率,其操作较为简便,且直观性、重复性较强,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万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已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卢苇;关历;凌仲春;刘梦雪;杨晓雯;李健;沈小雨;金荣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内科中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安排每日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安排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急诊内科中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积极有效,可广泛推广.
作者:史君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部HRCT联合多期增强扫描对肺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3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单发磨玻璃结节患者的C T影像资料,观察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分布范围、边界、内部结构及周围肺野情况.结果:33例患者中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mGGN、不规则形态、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牵拉的例数分布显著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的直径明显大于良性病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患者单发磨玻璃结节的部位、空泡征例数分布与良性G G O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 R C T能够早期发现单发磨玻璃结节病灶,分析其大小以及是否含实性成分等影像学特点,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鹏;曹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 T诊断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使用术中观察与术后病理检查所得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其术前接受CT检查所得结果作为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参考,比较观察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为97.50%,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应用于肺炎诊断时,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其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行冠心病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并监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8.05%),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略高于对照组(9.76%),但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姜宗杰;孙亚红;马凤仪;李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观察晚孕孕妇经会阴超声检测的宫颈长度等相关参数,对孕妇生产时间、产程等的预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会阴超声检测的320例晚期孕妇,观察检测的宫颈管长度、宫颈漏斗宽度等相关参数,并随访孕妇妊娠结局,分析宫颈各参数与孕妇临产时间、分娩方式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管长度小于25mm晚期孕产妇共172例,其中选择了自然顺产的113例(65.69%),剖宫产的59例(34.30%);测得的宫颈管长度大于25mm晚期孕产妇共148例,其中选择了自然顺产的106例(71.62%),剖宫产的42例(28.37%).结论:针对晚期孕妇行会阴超声检测,可测得宫颈管长度、宫颈漏斗的宽度,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孕妇临产时间进行预测,从而也有助于孕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因此经会阴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价值重大.
作者:卢凤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椎不稳症的X线临床与影响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颈椎不稳症的患者80例,对其采用X线对其颈椎正侧位、双斜位、侧位过伸过曲片等进行拍摄.结果:所有患者的X线结果显示:其中有25例属于上颈椎不稳,占31.25%,剩余55例属于下颈椎不稳症,占68.75%,其人体颈椎不稳定病变大多数都发生在下颈椎,而且X线片可以看出,下颈椎的C3、C4、C5都比较容易发生不稳定症,而且其向前位移的距离大于2m m.结论:通过X线片可以对颈椎不稳症进行分析,而且结果显示颈椎不稳症主要发生在人体的下颈椎处,具体体现在C3、C4、C5的位置处.
作者:王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炎症反应是机体针对损伤因子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在炎症反应期间,胃肠道黏膜屏障和粘膜修复过程易受到受损,故本文综述了在炎症反应期间胃肠道保护策略及作用特点,以求为炎症反应期间胃肠道的保护提供科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佳慧;王君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用于颈椎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比较两组的张口位X线片、侧位片和前屈侧位片成角位移及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前屈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侧位片中成角位移和水平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生理曲度和序列改变29例(36.25%)、韧带钙化46例(57.5%)、椎体边缘增生硬化并骨赘形成68例(85%)、关节改变18例(22.5%)、颈推间隙和椎间孔变窄22例(27.5%).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检查是临床颈椎病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正位片和侧位片的拍摄,能够清晰反映有无骨质增生及推间隙和椎间孔改变,并可观察颈椎曲度改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胆管梗阻疾病中,高场MRI(磁共振成像)与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具有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2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前者在行手术前接受高场MRI检查,后者则联合应用高场MRI与MRCP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操作时间及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影像检查操作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而疾病诊断准确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道梗阻疾病,通过联合应用高场MRI及MRCP进行诊断,可将检查操作时间有效缩短,充分促进诊断正确率的提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赵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