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霞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评价时,使用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声造影,评价其斑块硬化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超声造影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软斑发生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新生血管数量和斑块情况等,本次通过超声造影明显可观察到患者的斑块情况,因此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故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冯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50例,均行彩超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的胎盘植入的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94.00%,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产前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于早期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辛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当中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而且,电子信息工程作为一项可对电子信息实现高效化控制与处理的技术,将之应用于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够促使医院实现创新发展,并且还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院的电子信息管理水平.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技术原理,对其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展开了深入探究.
作者:李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对急腹症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对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应用在急腹症影像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病理以及临床诊断,90例患者中阑尾炎患者2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12例,胆囊炎患者10例,胰腺炎患者8例,肠梗阻患者11例,其他疾病患者29例.多排螺旋C T诊断结果准确率为98.89%,有误诊患者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重建影像诊断,对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操作简单,对患者无任何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朱玉英;刘桂香;孟凡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腮腺淋巴瘤又叫Warthin瘤,是腮腺的良性上皮样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多形性腺瘤,居第二位.近年来腮腺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
作者:万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2015—2016学年在我科实习的临床类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采取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设定合理目标,树立适宜的榜样等措施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章晓云;冯洋;陈跃平;欧康康;朱继翀;王瑜;陈锋;卓映宏;蓝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宫颈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经腹超声检查的另外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达到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将阴道超声检查运用于早期宫颈功能不全诊断中,能够取得较高诊断符合率,其操作较为简便,且直观性、重复性较强,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万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炎症反应是机体针对损伤因子所产生的防御反应,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在炎症反应期间,胃肠道黏膜屏障和粘膜修复过程易受到受损,故本文综述了在炎症反应期间胃肠道保护策略及作用特点,以求为炎症反应期间胃肠道的保护提供科学研究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佳慧;王君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主要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30例VBAI患者(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重建后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表现.结果: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 T检测出8例椎动脉正常与22例椎动脉异常情况,在椎动脉异常中,分为血管变细10例、管腔局部狭窄6例、血管迂曲4例、单侧椎动脉闭塞2例;基底动脉表现上,8例为局部狭窄,2例延长扩张.而对照组椎动脉表现为4例椎动脉变细,26例正常,基底动脉则均表现正常,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与VBAI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跃超;毕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确切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设置为实验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42例,设置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人员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两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LVDd水平与对照组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LAD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高,而LVEF水平较对照组水平低,且差异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心脏彩超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错查漏查风险,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应用与临床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检查,对其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方法选择与超声诊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50例患者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分型为包块型35例(不均质型10例、血窦型25例)、孕囊型15例(外生型10例、内生型5例),其中病灶距浆膜层基层厚度小的为孕囊外生型.按照治疗方法可分为手术组(17例)与非手术组(33例),手术组病灶大直径与非手术组相比明显较大,且P<0.05;而孕囊型中,手术组病灶距浆膜层肌层厚度明显小于非手术组,且P<0.05,而包块型中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且能合理指导患者选择综合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所以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包征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 T联合M R I检查在脑梗塞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来我院受检的疑似脑梗塞患者78例,全部受检者均依次接受CT、MRI检查,且其随后经随访均证实为患有脑梗塞.对单一CT检查及CT联合MRI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情况及对不同发病时间脑梗塞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T联合MRI检查检出基底节区23例,脑干5例,额叶10例,颞叶14例,枕叶12例,小脑8例,共计72例,脑梗塞检出率92.31%.单一C T检查检出基底节区18例,脑干0例,额叶7例,颞叶12例,枕叶8例,小脑5例,共计20例,脑梗塞检出率64.10%,C T联合MRI检查脑梗塞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CT检查(P<0.05);CT联合MRI检查对发病时间<12h及12~24h脑梗塞检出率较单一C T检查高,C T联合M R I检查对发病时间24~72h及>72h脑梗塞检出率与单一C T检查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临床应用CT与MRI联合检查的方法可提高脑梗塞早期诊断准确率,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志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整个治疗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取得很好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安全等优势.
作者:赵爱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产前超声诊断对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判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受产前检查后查出36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为研究对象,对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孕周、超声诊断和产后证实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360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病症类型中,室间隔缺损76例(21.1%),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6例(10.0%),法洛四联症56例(15.6%),心内膜垫缺损28例(7.8%),单心房单心室24例(6.7%),三尖瓣下移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房间隔缺损48例(13.3%),产后情况为室间隔缺损68例(18.9%),肺动脉狭窄52例(14.4%),主动脉狭窄32例(8.9%),法洛四联症52例(14.4%),心内膜垫缺损24例(6.7%),单心室和单心房20例(5.6%),三尖瓣闭锁20例(5.6%),三尖瓣下移20例(5.6%),房间隔缺损40例(11.1%),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1.1(328/360).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出胎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类型,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穗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行T I P 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于T I P S术后1月内行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血象变化、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TIPS联合FSE术后1周内患者WBC计数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月趋于稳定;PLT计数于术后1月内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3月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RBC无明显变化.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反应,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脾脓肿、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T I P 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有效.(2)T i p s术可有效降低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几率.(3)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优于传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作者:高峰;刘玉娥;张婧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灌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易惊、肢体抖动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C D4+水平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李芹;陈凤娇;官升灿;刘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1例患者术前加强呼吸道护理,指导咳嗽及深呼吸锻炼、心理护理等;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91例患者手术都很成功,术后大多数病人感觉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罗爱林;冼日凤;刘青;辛易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疑似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诊断.对两组孕妇诊断结果和分娩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6.7%,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7.2%,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误诊、漏诊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能够有效降低在胎儿脐带绕颈诊断方面的误诊、漏诊概率,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院方推广.
作者:殷超然;侯庆兵;刘国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接近,不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连续护理结合动态血压监测干预,能够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心脏彩超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冠心病组,选取我院同期分析的37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人员均予以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人员左室舒张早期血流峰速(EPFV)、左室舒张晚期血流峰速(APFV)、两者之比(E/A)、Te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EPFV减低(P<0.05),APFV显著增高(P<0.01)、E/A显著减低(P<0.01)、Tei指数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A值作为心脏彩超关键测量指标,联合Tei指数能更有效准确的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田青;张菡;马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