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苗;吴永伟;朱杰;顼志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 T检查与临床中诊断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 T检查,探讨其诊断结果.结果:96例腹部创伤患者经过临床C T诊断后,对其中的78例采用手术治疗,另外18例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78例中,C T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15%(75/78),另外3例由于多发性损伤而导致诊断结果出现偏差.结论:应用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曾幸萍;邓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高龄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G D M)筛查.探讨综合护理对高龄糖尿病孕妇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孕周在24~28周在我院建大卡的777例高龄孕妇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空腹血糖检测分析,筛查出妊娠期高血糖(GDM)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并对其中90例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与其32周、37周空腹血糖进行检测对比.结果:777例高龄孕妇筛查出209例妊娠期高血糖,占26.90%.建卡时空腹血糖≥5.1mmol/L的高龄孕妇其32周空腹血糖优于初次建卡时空腹血糖、37周空腹血糖优于32周空腹血糖.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糖筛查,尤其高龄孕妇.及早发现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并给予积极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作为本研究中观察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均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量不同病变的相关参数[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灌注指数(PI)],将超声造影与增强CT扫描的检查特点以及效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肝脏良性病变患者的R T为(39.78±12.56)s、T T P为(49.67±15.33)s、m T T为(157.48±34.25)s,肝脏恶性病变患者的RT为(25.43±5.21)s、TTP为(33.31±7.48)s、mTT为(108.79±26.48)s,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各参数明显较肝脏恶性病变更高,P<0.05;肝脏良性病变的P I为(82.74±18.26),明显较肝脏恶性病变(147.85±43.55)更低,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阳性预测值、敏感度以及诊断符合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超声造影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均较增强C T扫描更高(83.33%),P<0.05.结论: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疾病,采用超声造影诊断可从形态学、参数测量等方面反映患者的影像学信息,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甜甜;李竞;张立春;芦雪娇;孙锐;齐尧;梅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的特点、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以及同期健康对照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发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健康对照组者为对照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神经心理背景测试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展开研究.结果:在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测试中,两组患者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在视空间位置工作记忆测试方面差异性不显著(P<0.05).抑郁症程度与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测试和视空间工作记忆测试的总分有着明显的正相关(P<0.05);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测试成绩与视空间位置工作记忆测试成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P<0.05).性别、受教育情况在视空间工作记忆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P<0.05),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视空间位置工作记忆的影响较大(P<0.05),受教育程度对视空间距离工作记忆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距离记忆受损,位置记忆相对保留的现象,并且距离工作记忆损害严重程度和抑郁程度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作者:李桂臣;万晓娜;李吉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54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是2015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均接受腹部B超检查和阴道B超检查.比较腹部B超组、阴道B超组以及联合组的疾病确诊情况和盆腹腔积液检出情况.结果:联合组的疾病确诊率为98.15%,高于腹部B超组(74.07%)和阴道B超组(88.89%),联合组的盆腹腔检出率为96.30%,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联合应用腹部B超检查和阴道B超检查价值较高.
作者:项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急诊内科中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安排每日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安排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和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急诊内科中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积极有效,可广泛推广.
作者:史君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MRI及MRCP技术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胆管梗阻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MRI及MRCP技术联合检查,对参照组患者仅采取MRI技术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胆管梗阻疾病患者予以MRI及MRCP技术联合检查,缩短了检验操作时间,提高了检出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梁正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损伤坏死等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50例,所有患者于就诊24h内接受心电图检查,由3名或以上专业医生针对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为S T段下移并T波低平或倒置15例,ST段正常并T波低平或倒置5例,以及ST段抬高并病理性Q波和T波倒置25例和T段抬高并胸前导联R递增不良5例;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率为5.00%,低于ST段抬高患者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生心肌缺血、损伤、坏死这一过程时可具有明显的心电图表现,可通过心电图变化进行病情诊断;且具有ST段抬高表现的患者更易引发心律失常,可根据心电图改变给予对症治疗.
作者:赵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6月,冠心病患者114进行研究,采用血管内超声检查,进行斑块的定性以及定量分析,采血进行血清h s-C R P检验,进行指标的对比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20mg/L钙化组织高于hs-CRP≥20mg/L,纤维脂肪组织比重低于hs-CRP≥20mg/L组,出现斑块破裂者CRP(30.4±7.1)mg/L高于其他患者(23.7±5.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破裂hs-CRP佳截断值28.6mg/L,灵敏度为80.0%(8/10),特异度73.1%(76/104),符合率73.7%(84/114).小管腔面积处EEM(13.1±1.3)mm2与hs-CRP存在中相关性(r=0.474,P=0.02),小管腔面积处斑块负荷(61.3±8.4)%,与hs-CRP存在强相关性(r=0.710,P=0.00).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一定程度可反映斑块的的性质、破裂风险、斑块负荷,联合血管内超声辅助诊断冠心病,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刘莹;王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四维彩超对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38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应用二维彩超及四维彩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胎儿各类畸形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颈部半透明带厚度(N T)检出情况.结果:四维彩超检测畸形正确率显著高于二维彩超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NT值者畸形诊断率也明显高于正常NT值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彩超诊断胎儿畸形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明显高于二维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维彩超可明显提高胎儿畸形及智力发育诊断效果,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分析胎儿整体情况,可在产前检查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单纯性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术后病理确诊为单纯性黏液腺癌的病例23例,观察其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对比病理表现.结果:23例中超声图显示边界清晰20例,占87.0%,后方回声明显增强17例,占73.9%.23例中有13例检查中行弹性成像,弹性成像评分,硬度均≤3分.结论:超声检查中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后方回声增强,弹性成像显示硬度不高的乳腺肿块,应考虑单纯性黏液腺的可能.
作者:仲华;李晓琴;吴秀花;黄润生;刘英姿;吴波波;裴蓓;张超;朱韦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n=250)与对照组(n=250).对治疗组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此期间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6m i 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评分的变化.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肺功能各指标变化,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治疗组呼吸困难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提高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活动能力,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马金苗;吴永伟;朱杰;顼志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中心型肺癌诊断中应用CT诊断的准确性与MRI的补充诊断意义.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42例,全部患者都采取CT诊断,同时在CT诊断基础上实施MRI补充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结果:联合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与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数值明显比单用CT诊断的准确率高,两种诊断方式诊断的准确率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中,应用C T诊断与M R I补充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坦;王世黔;夏文钢;姜志妍;杨章华;龙家全;刘茂贵;司雄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特点、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A S A,即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选择A S A 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诱导,以罗库溴铵维持,实验组插管前2~3min用2%利多卡因4~5ml充分喷喉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以及舒芬太尼、中长链丙泊酚快速静脉诱导,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麻醉满意,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T1~T4时间点进行对比差距较小;T5、T6为血氧饱和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呼末二氧化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概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安全可行,麻醉苏醒和呼吸功能以及保护性反射恢复早,避免了肌松药及其拮抗药的不良反应,可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努尔买买提?阿吉木;麦麦提依明?米吉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脂肪肝与酒精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超声诊断,总结脂肪肝与酒精肝的发病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脂肪肝30例(15.00%),酒精肝32例(16.00%).脂肪肝:男性发病率为10.48%,低于女性的20.00%,但二者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肝:男性发病率为19.05%,高于女性的12.63%,但二者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60/62).结论:在脂肪肝与酒精肝诊断中应用超声,可准确判断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参考,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谢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5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室壁运动,各瓣膜弹性、厚度及活动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4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超声诊断,心脏形态,左室多呈圆拱门形32例,室壁运动呈节段性减弱36例,左室心尖圆而薄23例,室壁弥性减弱4例,左室球形3例.心功能指标以舒张功能降低为主,收缩功能可轻度降低或表现为正常.血流动力学指标以二尖瓣反流为主,且程度较轻.结论:缺血性心肌病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具有简单易行、无创、价格低廉的检查首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器官微小结节切除术在监狱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及肌肉间小结节的切除术患者46例,57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切除.结果:57个结节均完整切除,手术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均未见病灶残留,切除率100%.结论:经超声引导手术切除微小结节,术中定位准确,防止漏切,图像直观,医师信任度高,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何召国;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1例患者术前加强呼吸道护理,指导咳嗽及深呼吸锻炼、心理护理等;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91例患者手术都很成功,术后大多数病人感觉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罗爱林;冼日凤;刘青;辛易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诊断时,使用螺旋C T血管成像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5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实施螺旋C T血管成像检查,同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入选的50例患者中有5种疾病,有4例为蔓状血管瘤,有4例患者为动脉吻合口血栓,有8例患者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5例患者为假性动脉瘤,有29例患者为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50例患者C T检查所得的资料,均和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其诊断准确率为100.0%.结论:螺旋C 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发现,其能够准确的显示患者临床病变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丰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中的观察效果.方法:选择妇科疾病患者共110例,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而护理组使用个体化健康的教育护理方法.对比两组在治疗期间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对比两组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出院之后的遵医程度.结论:由此可见,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妇科病人中,既可以增加病患对的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也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度和疾病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小荣;杨星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