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
目的:收集2011年至2016年间28例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腹部囊性包块的病例,对不同来源的囊性包块予以分析和鉴别.方法:根据囊性包块的大小、形态、囊壁、透声、血流、周边情况具体分析.结论:根据包块发生部位、形态、周边组织情况可以鉴别一些常见的小儿腹部疾病,提高诊断率.
作者:韦舒旻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彩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93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分别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和二维超声(对照组)实施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误漏诊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效果理想,降低了漏误诊率,有利于缓和医患矛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云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宫颈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宫颈功能不全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经阴道超声检查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经腹超声检查的另外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达到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将阴道超声检查运用于早期宫颈功能不全诊断中,能够取得较高诊断符合率,其操作较为简便,且直观性、重复性较强,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万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超声在宫腔黏连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宫腔黏连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分析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对宫腔黏连的检出率,并对宫腔黏连进行分型、黏连程度进行分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准确度及黏连分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宫腔黏连中准确率高,更能直观的显现宫腔黏连程度,有望成为日后诊断宫腔黏连的首要方法.
作者:周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 T检查与临床中诊断作用.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 T检查,探讨其诊断结果.结果:96例腹部创伤患者经过临床C T诊断后,对其中的78例采用手术治疗,另外18例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78例中,C T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6.15%(75/78),另外3例由于多发性损伤而导致诊断结果出现偏差.结论:应用CT诊断腹部创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曾幸萍;邓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疼痛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本院临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且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分类.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无缝隙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4.0%,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则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为98.0%,且(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疼痛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行T I P 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于T I P S术后1月内行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观察TIP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后血象变化、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TIPS联合FSE术后1周内患者WBC计数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月趋于稳定;PLT计数于术后1月内显著升高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于术后3月趋于稳定;与术前比较均不同程度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RBC无明显变化.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发热、腹痛等栓塞后反应,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脾脓肿、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1)T I P S联合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方法安全、有效.(2)T i p s术可有效降低脾动脉栓塞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几率.(3)功能性脾动脉栓塞术(FSE)优于传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
作者:高峰;刘玉娥;张婧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91例患者术前加强呼吸道护理,指导咳嗽及深呼吸锻炼、心理护理等;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加强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91例患者手术都很成功,术后大多数病人感觉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联合膀胱镜诊断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时,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罗爱林;冼日凤;刘青;辛易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C T(H R C T)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内耳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颞骨高分辩率CT薄层扫描,将所得的原始数据拆薄重建及后处理,测量获得相关具体数据后进一步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有48例共78耳见内耳畸形,其中耳蜗畸形26耳,前庭畸形13耳,半规管畸形10耳,前庭导水管扩大20耳,内听道畸形9耳.结论:颞骨HR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精确显示内耳结构及伴发畸形,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卢林民;程广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微血管评价时,使用超声造影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归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声造影,评价其斑块硬化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超声造影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软斑发生率77.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者60.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新生血管数量和斑块情况等,本次通过超声造影明显可观察到患者的斑块情况,因此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故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作者:冯华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病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观察组临床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确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高效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焦淑娟;黄爱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科室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科室手卫生专项检查小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科室手卫生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人员手卫生知晓合格率、手卫生依从性及科室快速手消毒液使用情况.结果:科室全体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合格率由47.69%提高到69.26%,手卫生依从性从17.78%上升至51.92%.快速手消毒液使用由128瓶/年上升至236瓶/年.结论: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手卫生知晓率及依从性.
作者:周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 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7月12日—2017年7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多层螺旋C T检查,并对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百分比为93.33%,其中2例患者因体型问题(偏瘦),在检查过程中腹部缺少脂肪衬托,加上肠腔内容物比较多以及肠管相互堆积,导致多层螺旋CT结果无法显示阑尾和周围炎性渗出现象,故此出现假阴性;但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并且白细胞指数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为此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而采用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0例,其中8例为单纯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7%,9例为化脓性阑尾炎、百分比为30.00%,5例坏疽性阑尾炎、百分比为16.67%,8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6%;而伴有阑尾粪石14例、百分比46.67%,伴有阑尾周围脓肿2例、百分比为6.67%,伴有淋巴结肿大18例,百分比为60.00%;由此说明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高,安全、可靠,是临床较上较为理想的一种检查手段,不仅可以对阑尾本身疾病进行显示,并且还能对相邻器官进行检查,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阴癌术后调强放疗借助自制的截石位托架摆位固定技术.方法:采用自制的截石位托架进行外阴癌术后的放疗摆位.结果:应用自制托架摆位的患者体位舒适性好,克服了传统摆位治疗时移位的不足、体位难固定,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摆位误差,保证了外阴癌患者的放疗质量.结论:此方法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疗效可靠,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苏婷;梁卫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016年兰州市七里河区、安宁区高考学生相关疾病.方法:将4993名学生分为男生组2395人,女生组2598人.年龄15-26岁,平均年龄18岁,统计特发性脊柱侧弯、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人数.结果:(1)特发性脊柱侧弯:男生组14例,女生组38例;(2)肺结核:男生组1例,女生组5例(3例已完全钙化);(3)先天性心脏病:男生组无,女生组4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均已手术痊愈,房间隔缺损2例,1例已手术痊愈,1例未手术);(4)男生组发现左肺发育不良并左肺下叶肺不张1例.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且女性发病明显高于男性;肺结核、先天性心脏病在青少年中也有较高发病率.
作者:韩宽洋;郭婷;刘红岩;屈清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技术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60例手术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超声技术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患者均经手术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共59例,诊断准确率为98.33%,其中1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67%.结论: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上的临床诊断上,超声技术具有诊断效果好、准确性高、安全性佳等应用优势,且操作较为简单、创伤性小、检查费用少,值得在临床诊断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学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C T及M R影像学的相关性.方法:在2015年1月13日—2016年1月13日期间选取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M R、C T检查.结果:C T对0级正确率为50.00%,对I级正确率为42.86%,对Ⅱ级正确率为57.14%,对Ⅲ级正确率为58.33%,M R对0级正确率为100.00%,对I级正确率为85.71%,对Ⅱ级正确率为92.86%,对Ⅲ级正确率为91.67%,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M R检查,诊断正确率更高.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癌平联合T 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按照病例编号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TP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以及癌症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癌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方案能够改善癌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冠脉CT检测对比心绞痛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评价冠脉CT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心绞痛,未合并糖尿病对象80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单支血管病变比重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三支血管病变、重度狭窄与闭塞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有斑块段数,钙化斑块、钙化斑块斑块节段合计段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斑块的血管节段总数与年龄、心绞痛病程、糖尿病病程存在相关性,糖尿病病程高,对照组与年龄、心绞痛病程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心绞痛合并糖尿病,冠脉病变血管数、段数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作者:侯静晖;孙洪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臭氧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VAS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单纯使用臭氧,采用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治疗能更有效患者患者疼痛状况,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华忠;余杰;尹红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