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
目的: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我院以心电图和心脏B超分别进行诊断后,探讨二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心脏病科室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行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后,对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率展开进一步分析并对比其情况.结果:对数据结果展开分析,心电图在左室肥厚的检出率比心脏B超的检出率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心脏B超联合心电图对心脏病展开检查,能够做到相互补充,再以专业的医学知识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进而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能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宰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小肾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疑似小肾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观察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常规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7.95%,超声造影准确率为91.0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常规超声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为临床诊断小肾癌提供丰富信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及敏感度,可作为早期小肾癌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陈红艳;蔡迪明;林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特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结果:经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37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痊愈;23例非炎性和炎性肿块性患者采用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均恢复良好,且手术切口造成的疤痕较小,不影响患者乳房外观;术后1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有1例乳管扩张型乳腺炎患者出现病症复发;行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上易于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混淆,采用乳腺超声和钼靶摄影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确诊率和明确患者病理类型,再根据患者不同的乳腺病理类型,采用局部理疗、抗生素以及乳管冲洗治疗、象限切除、肿块切除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其还能有效保证患者的乳房外观和形态美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邬凤鸣;梁珊;李卓荣;莫可良;归奕飞;廖文勇;刘媛;黄燕萍;黄珍;刘凌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近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60岁以上),两组患者均接受P C I术治疗,对观察两组之间即刻成功率、并发症、围术期病死率和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发生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双支、多支及复杂病变多于中青年组,中青年组单支或简单病变多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平均每例植入支架数、治疗病变数多于中青年组(P<0.05);手术即刻成功率,中青年组100%,老年组患者有1例发生冠脉穿孔破裂,PCI即刻成功率为98.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推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成功率与中青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值得关注.
作者:刘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特点、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A S A,即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选择A S A 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诱导,以罗库溴铵维持,实验组插管前2~3min用2%利多卡因4~5ml充分喷喉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以及舒芬太尼、中长链丙泊酚快速静脉诱导,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麻醉满意,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T1~T4时间点进行对比差距较小;T5、T6为血氧饱和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呼末二氧化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概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安全可行,麻醉苏醒和呼吸功能以及保护性反射恢复早,避免了肌松药及其拮抗药的不良反应,可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努尔买买提?阿吉木;麦麦提依明?米吉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应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1月到2016年11月间在本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腹腔镜与胆道镜下实施手术(双镜组,60例),一组施予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30例),比对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对未见突出差异,(P>0.05),双镜组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且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3%,相较于开腹组的20.0%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腹腔镜与胆道镜下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施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术后所需恢复时间短,推荐选用.
作者:甘先奎;邓先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 T在肋骨细微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肋骨细微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36例,采用多层螺旋C T诊断.对两组患者检出率、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检出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肋骨细微骨折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检出率与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值得院方推广与应用.
作者:强光刘;佘敏;杜训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整个治疗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取得很好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安全等优势.
作者:赵爱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癌平联合T 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2例,按照病例编号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TP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第一疗程、第二疗程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以及癌症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癌症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消癌平联合TP治疗方案能够改善癌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C T(H R C T)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内耳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9例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颞骨高分辩率CT薄层扫描,将所得的原始数据拆薄重建及后处理,测量获得相关具体数据后进一步分析.结果:69例患者中有48例共78耳见内耳畸形,其中耳蜗畸形26耳,前庭畸形13耳,半规管畸形10耳,前庭导水管扩大20耳,内听道畸形9耳.结论:颞骨HR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精确显示内耳结构及伴发畸形,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卢林民;程广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128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180例未真正确定和已经确定的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 T血管造影,并应用V R(溶积重建)、M P R(多平面重建)、M I P显示血管(大密度投影),对128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在选取的180例患者当中,114例为动脉粥样硬化,23例血管先天变异,18例为动脉瘤,4例为烟雾病,21例为正常者.128层螺旋CT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血管和颅骨的关系,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结果及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疾病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其安全性高、精确性好以及过程短等特点.
作者:霍占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医院主要收治60例手术病理说明为急性阑尾炎腹部多层螺旋CT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且还将多层螺旋CT表现手术和患者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对临床上的一些病理,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 T诊断的可行性为85.45%.结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是非常清楚明确的,而且可靠性较高,值得本医院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在胎儿脐带绕颈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疑似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诊断.对两组孕妇诊断结果和分娩结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66.7%,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7.2%,对照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误诊、漏诊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四维超声能够有效降低在胎儿脐带绕颈诊断方面的误诊、漏诊概率,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院方推广.
作者:殷超然;侯庆兵;刘国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确切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设置为实验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42例,设置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人员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两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LVDd水平与对照组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LAD水平较对照组水平高,而LVEF水平较对照组水平低,且差异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时,心脏彩超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错查漏查风险,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分析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与静脉滴入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6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垂体后叶素静脉滴入,观察组30例采用垂体后叶素雾化吸入,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可取得较好效果,采用雾化吸入相对于静脉滴入,治疗期间的安全新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家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小结节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我院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42例确诊为肺癌、8例肺结核、6例炎性假瘤、3例纤维瘤以及1例淋巴瘤.结论:孤立性肺小结节恶性率较高,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章安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50例,均行彩超检查,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对照,分析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的胎盘植入的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准确性为94.00%,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97.06%,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4.29%.结论:产前彩超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于早期诊断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辛鑫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 T与M R I联合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及MRI检查,总结患者的分期情况和侵犯情况.结果:在72例患者中,肺癌ⅡA期、肺癌ⅡB期、肺癌ⅢA期、肺癌ⅢB期、肺癌Ⅳ期分别是4例、6例、18例、36例、8例.在T分期中,CT诊断同MRI诊断有52例患者相仿,20例患者侧重不同,CT侧重4例患者是邻近肋骨破坏、而6例患者是同一肺叶内存在其他肿瘤结节.而MRI侧重6例患者的胸膜外脂肪受侵、4例患者冠状面确定左心房侵犯.在N分期中,螺旋CT、MRI均能显示患者纵隔内存在超过10mm淋巴结,有8例肺门淋巴结患者主要是CT进行判定的.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的分期进行诊断时,螺旋CT联合MRI的应用效果确切,并且这两种手段可互补,可明确患者的分期情况.
作者:刘伟忠;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总结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材料中选取184例,按照其差异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92例患者行黄芪通络饮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凝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积压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凝集指数、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积压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黄芪通络饮结合针刺法进行脑梗死病症的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郭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