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中小剂量对比剂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罗锐

关键词: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 小剂量, 对比剂
摘要: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瘘、肺恶性肿瘤是否侵犯肺血管等常用的诊断方法,在各种肺动脉疾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施C T P A诊断时往往需要给予60~90m l剂量的对比剂以保证准确性,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关于小剂量对比剂应用于CTPA诊断中的价值研究.鉴于此,本文特对小剂量对比剂在CTPA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微小结节切除术在监狱医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浅表器官微小结节切除术在监狱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下结节及肌肉间小结节的切除术患者46例,57个结节,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切除.结果:57个结节均完整切除,手术后再次进行超声检查均未见病灶残留,切除率100%.结论:经超声引导手术切除微小结节,术中定位准确,防止漏切,图像直观,医师信任度高,方便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何召国;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肋骨骨折X线诊断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与分析肋骨骨折X线诊断应用斜位片临床价值.方法:120例肋骨骨折患者(共210处骨折)分为斜位组、正位组、正斜位组;比较三组发现肋骨骨折情况.结果:正斜位组发生208根骨折,占99.05%明显高于斜位组167根(79.52%)、正位组156根(74.29%)(P<0.05);正位组156根(74.29%)与斜位组167根(79.52%)比较(P>0.05).结论:临床采用斜位片诊断肋骨骨折可有效弥补正位片不足,但其并无明显优势,因此临床可联合正斜位片用于诊断肋骨骨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徐义斌;李伟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核磁共振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分析以及医疗诊断等,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因此,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然后详细分析了核磁共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和注意事项.试图为临床诊断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侯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源CT定量测定心周脂肪对冠心病评估价值探讨

    目的:利用双源CT对心周脂肪组织(PAT)进行定量测定,探讨PAT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及对该病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实验组,8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双源C T测定P A T的体积,就80例冠心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与PAT定量测定结果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就两组患者的PAT体积进行对比,冠心病患者PAT体积显著大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且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与PAT体积呈正相关,病变累及的血管支数与PAT体积也呈正相关.结论:双源CT通过定量测定的PAT体积,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较,可发现PAT体积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呈高度相关性,通过双源CT对PAT的定量测定,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及评估,可用于有冠心病指征患者的早期检测.

    作者:钱伟伟;任燕;陈照徽;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为(2.5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对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研究.

    作者:袁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电图ST段抬高及PR段下移对急性心包炎患者临床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图PR段下移与ST段抬高对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包炎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测,探讨鉴别诊断要点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除发病第8~14d外其他时段心电图S T段抬高率及二者联合出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二者联合诊断急性心包炎的特异性为93.3%,发病第1d联合诊断敏感性为80.0%,发病第2~3d为75.0%,发病第4~7d为50.0%,发病第8~14d为20.0%.结论:在诊断急性心包炎患者时心电图P R段下移与S T段抬高临床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主要诊断指标.

    作者:戴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经相关检查后已确诊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病人各32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两种病症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进行对比.结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达到90.63%与93.75%,对比之后,并无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指数、病灶的血流阻力指数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超声图像联合血流阻力指数、子宫血流阻力指数进行对比,可发现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基本符合率较高,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 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7月12日—2017年7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多层螺旋C T检查,并对检出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3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28例、百分比为93.33%,其中2例患者因体型问题(偏瘦),在检查过程中腹部缺少脂肪衬托,加上肠腔内容物比较多以及肠管相互堆积,导致多层螺旋CT结果无法显示阑尾和周围炎性渗出现象,故此出现假阴性;但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典型,并且白细胞指数出现明显上升现象,为此在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而采用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0例,其中8例为单纯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7%,9例为化脓性阑尾炎、百分比为30.00%,5例坏疽性阑尾炎、百分比为16.67%,8例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百分比为26.66%;而伴有阑尾粪石14例、百分比46.67%,伴有阑尾周围脓肿2例、百分比为6.67%,伴有淋巴结肿大18例,百分比为60.00%;由此说明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准确率高,安全、可靠,是临床较上较为理想的一种检查手段,不仅可以对阑尾本身疾病进行显示,并且还能对相邻器官进行检查,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彭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线与双源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X线和双源C 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确诊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双源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X线和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结果: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97.5%vs 81.2%,98.8%vs 87.5%),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查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和梗阻部位判断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临床上可优先选择双源CT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

    作者:甘晓晶;周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重症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灌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易惊、肢体抖动消失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C D4+水平的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文;李芹;陈凤娇;官升灿;刘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肾内科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肾内科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护理干预前后的护理效果,干预前明显低于干预后,经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肾内科血液净化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效果也具有明显提高.

    作者:苏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对食管裂孔疝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共5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技术检查,观察组进行X射线胃肠道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误诊率、漏诊率和诊断符合率为4.00%、8.00%和92.00%,对照组为16.00%、24.00%和64.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食管裂孔疝的过程中,相比较常规胃镜技术而言采用X射线胃肠道造影进行检查,有助于促进临床诊断效果的显著增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方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对2015—2016学年在我科实习的临床类本科生进行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进行临床带教,实验组采取建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设定合理目标,树立适宜的榜样等措施进行教学,对两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在X线,CT及MRI三种影像学资料的阅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效能感在医学影像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章晓云;冯洋;陈跃平;欧康康;朱继翀;王瑜;陈锋;卓映宏;蓝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诊断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对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满意度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前来进行治疗的194名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97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心脏彩超的方式进行诊断,在诊断结束后比较两组采用不同方式的患者的诊断有效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进行检查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左心室肥大检测率高于研究1组,且两组间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化特点,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采用心脏彩超的检测方式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提升了疾病的检出率,因此此种检测方式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并使用.

    作者:彭柳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手术后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服用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妈富隆组,常规组患者和妈富隆组患者各46例.常规组患者在进人工流产手术后休息,并实施助宫缩以及抗炎治疗;妈富隆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避孕药妈富隆,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阴道流血情况以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妈富隆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流血量情况:妈富隆组患者术后流血正常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首次月经恢复情况:妈富隆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患者在手术后服用妈富隆能够帮助患者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流血量,同时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月经,有助于术后恢复,因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出血后昏迷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昏迷患者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应用醒脑静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量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肿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量、格拉斯哥评分分别为(15.2±0.6)m l、(15.4±1.8)分,对照组为(24.9±1.4)m l、(10.8±1.5)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3±2.1)分,低于对照组的(13.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在治疗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较醒脑静疗效更明显,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姚贵明;黎远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特点、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根据A S A,即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标准选择A S A I~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诱导,以罗库溴铵维持,实验组插管前2~3min用2%利多卡因4~5ml充分喷喉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以及舒芬太尼、中长链丙泊酚快速静脉诱导,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分压、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手术顺利,麻醉满意,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T1~T4时间点进行对比差距较小;T5、T6为血氧饱和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呼末二氧化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概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安全可行,麻醉苏醒和呼吸功能以及保护性反射恢复早,避免了肌松药及其拮抗药的不良反应,可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努尔买买提?阿吉木;麦麦提依明?米吉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缝隙护理在疼痛科病房的实施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在疼痛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对本院临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且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分类.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无缝隙护理,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为9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4.0%,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则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为98.0%,且(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疼痛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继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作用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均为急性脑梗死,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及死亡与存活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SDANN、SDNN、rMSSD、PNN50%均低于对照组;死亡患者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指标可作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有助于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王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钼靶X线诊断乳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9月—2017年5月患有乳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钼靶X线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诊断后,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诊断的常规组患者准确率为66.6%,采用钼靶X线诊断的观察组患者准确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钼靶X线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患者病灶区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旧.

    作者:姜素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