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泽举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单纯脑出血患者和30例神经胶质细胞瘤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0例单纯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30例神经胶质细胞瘤卒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的1d内进行颅内C T检查.结果:实验组CBF、CBV、MT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T值与对照组患者CT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病灶周围水肿症状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占位明显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诊断出神经胶质细胞肿瘤出血的定位,还能提示肿瘤的出血量、血肿状况,为鉴别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肿瘤的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与羊水穿刺结果情况,以此来观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重要性,提高优生率.方法:随机选取孕期在14~21周的高龄孕妇3220例,采集孕妇的3m l的静脉血,随后采取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孕妇进行筛查,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筛查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于产妇的切割值1/380以下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进行核型研究与分析.结果:在这3220高龄孕妇筛查中,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有99例,占3.1%,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的有86例,占86.9%,其中检测出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有3例,占3.5%,不正常的孕妇均经过脐带血穿刺检查发现,没有一例孕妇误诊,所有的孕妇均采取终止妊娠处理.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未进行羊水穿刺的有13例,占13.1%,随后对这13例患者进行随访,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7.7%,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阴性的3121例患者中,随访2998例,占96.1%,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0.03%,未进行随访123例,占3.9%.结论: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呈阳性高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胎儿缺陷率,提高优生优育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盛日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5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对照组予以电刀切除扁桃体,实验组予以低温等离子技术切除扁桃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实验组相比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与其相比明显较多,术后疼痛评分与其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作者:牛雷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市2016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共369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随机应用D R组和C T组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两组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人数和比例.结果: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人数156例,C T三维重建组筛查出患者151例,占96.79%,其中结节人数137例,占90.72%,包块型人数14例,占9.27%;传统DR胸片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其中结节人数114例,占91.94%,包块型数10例,占8.06%.C T表现为粟粒性病变缺乏临床症状、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阴影、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纵隔淋巴结结核等表现为主.结论: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确切,能较为完善的鉴别出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具体人数,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并对病灶内部供血状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状况的检查结果明确,其影像表现的典型特征,对临床诊疗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作者:谢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子宫破裂患者中的诊断应用效果及对手术对照符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子宫破裂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检查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在子宫破裂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60例子宫破裂患者均经过手术检查得到确诊,患者中42例子宫完全破裂、18例子宫不完全破裂.超声检查60例患者中确诊58例,确诊率为96.67%,2例患者出现误诊、漏诊,被误诊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1例患者超声下检查子宫完全破裂,超声检查均发现具有腹水,部分患者子宫壁声像图不连续,前壁或侧壁显示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或低回声的包块,与子宫内无回声或低回声相互延续;12例胎儿未娩出体外患者超声下见羊膜囊完整,位于腹腔内,与子宫外壁紧贴,二者界限清晰.结论:将超声用于子宫破裂诊断中效果理想,与手术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颈位主动脉弓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9月2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弓及胸降主动脉重建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颈位主动脉弓患者,110例患者均在术前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6.94%,误诊3例,两者之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应用在颈位主动脉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静;余小琴;张利;吕娟;王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观察患者影像检查结果.结果:C T检查患者累及鼻窦黏膜,并呈现明显增厚现象,6例出现斑点状钙化,受累窦壁骨质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严重破坏有13例,形成较大的缺损.MRI诊断显示患者病灶侵犯眼眶、海绵窦、颞下窝及翼腭窝、脑实质;MRI表现:T1WI表现为等信号和均匀低信号,T2W I表现为均匀高信号和低信号.结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在C T和M R I诊断中,表现特征明显,常规MRI联合CT可对本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德强;刘飞;张雷;王增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M 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6月22日—2017年6月22日期间选取45例疑似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M R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检查的漏诊率、敏感性、诊断正确率.结果:MR对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4.12%、94.12%、5.88%;M R对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5.65%、95.65%、4.35%,其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时,需首先MR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 T用于早期肺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 T扫描检查,将C 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在多层螺旋C T扫描下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的共85例,准确率为94.44%,将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参与检查的患者中,41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确诊40例,诊断准确率为97.56%;49例患者为中央型肺癌,确诊39例,诊断准确率为79.59%.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 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层螺旋C T检查下,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可清晰显示,具有较高分辨率,对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韦智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均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神经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神经内部回声性质、病灶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与周围肌腱和组织的关系,将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25例创伤性损伤病变,15例肿瘤性损伤病变(11例良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周围神经损伤部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占:40.00%、40.00%和22.50%;神经锐性神经病变者超声下表神经断裂,断裂部位神经未能连接,中断部位超声下表示神经局部增粗,低回声,边界相对清晰,内部结构紊乱.对于神经钝性损伤者高频超声下损伤部位神经明显增粗,神经外模糊或不清;对于卡压性损伤高频超声下表现为神经内部低回声,卡压部位神经明显增粗,外膜回声得到明显的增强;结论:高频超声用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CT与MRI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纳为参研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行C T诊断)与研究组(行M R I诊断).经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等征象的效果优于常规组,而常规组诊断椎间盘积气与钙化等征象的效果优于研究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C T及M R 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均有一定优势,建议在实际诊断中合理使用,必要时联合诊断,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避免发生误诊及漏诊情况.
作者:江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众所周知,肿瘤在发展成恶性后,转移到全身的各处,是很容易的,与其他的相比,骨骼提供血液很丰富,因此易发生转移的是骨骼,且是在早期转移.有一些癌症很容易血行转移到骨骼(继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中特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与肺癌,是在众多患者中常见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发生的概率也是很高的,据统计几乎是原发骨肿瘤的35~4O倍.骨转移瘤不仅仅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疼痛,甚至还会减低病人的生存质量,以一定的手段治疗骨转移,就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具有很大临床意义.而没有痛苦,灵敏度高是ECT全身骨显像的一种显见的优点,它属于功能性显像,低费用,对骨肿瘤及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较之其它影像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前3~6个月[1].
作者:董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的应用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2例危重患者,按照急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输液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应用外周通道输液,观察组应用骨髓腔输液,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通道建成时间与抢救时血压回升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1.3%,观察组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3%,观察组为9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的应用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可明显缩短输液通道建成时间与抢救时血压回升时间,且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曹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超声技术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耦联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其心脏-血管耦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a、E/e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同时E a、E d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技术可监测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耦联情况,便于及时反映患者病情状态,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C 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C T增强扫描患者2635例进行分析,统计对比剂渗漏率,并分析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2635例C T增强扫描患者共出现10例对比剂渗漏现象,发生率为0.38%.结论: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较多,需采用有效措施预防,以减轻患者疼痛,预防渗漏,提升图像质量.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法应用于乙肝携带者抗结核中对预防肝损害的效果.方法:在乙肝携带并肺结核患者中择69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和单药治疗组(34例),两组治疗方案分别为水飞蓟宾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和单纯水飞蓟宾治疗;其中入组患者均在2HRES/7HR方案化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探究两组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肝损害、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方面,单纯治疗组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在HBV-DNA的变化方面,联合治疗组比单纯治疗组低(P<0.05);在A S T和A L T的变化方面,单纯治疗组比联合治疗组高(P<0.05).结论:在乙肝携带者抗结核的治疗中应用替比夫定,可阻止HBV-DNA的复制,预防肝功能异常及肝损伤等并发症.
作者:魏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予以MRI、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取2015年11月8日—2017年7月12日我院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MRI(观察组)、CT(对照组)检查.观察两组病理分期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结果可知,病理分期Ⅲ期、Ⅱ期、Ⅰ期所占比例分别为34.55%、30.91%、34.55%,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相比CT检查,MRI应用价值更高,准确性更高,利于疾病下一步治疗及预后观察.
作者:田凤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比较高低浓度造影剂不同注射速度的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TPA患者82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两组.A组浓度为370mgI/ml,B组浓度320mgI/m l.注射速度分别控制为3.0m l/s、3.5m l/s及4.0m l/s.结果:B组3.0m l/s注射速度下,噪声(25.50±0.44)、信噪比(14.90±0.35).3.5m l/s注射速度下,噪声(24.65±0.59)、信噪比(15.43±0.82).与A组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4.0m l/s注射速度下,噪声(22.91±0.29)、信噪比(16.08±0.94)、检出率97.56%,与A组相比优势显著.结论:给予低浓度造影剂,以4.0ml/s的速度注射,图像质量更佳.
作者:李立强;董险峰;张力;张振明;曾凡学;尹小霞;杜小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研究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临床上的价值.借助鑫高益1.5T磁共振成像体系,首先病患展开轴位T1W I、T2W I常规序列扫描实施颅脑部检测,而后进行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检测病患病灶周边以及中心SWI以及DWI不同的特征,且检测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展开A D C以及P V检测.急性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病患的T2W I以及T1W I信号没有显著差别,而SWI序列以及DWI序列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陈祖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师处方是门诊医疗活动中重要的医疗文书,是医师与药师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唯一纽带,是医生开给病人用药的凭据,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同时处方在一定程度上映像出基层医院用药水平、医疗质量兼具有法律效力.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探析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性,将我们基层医院一月来门诊西药处方进行分析研究,细化管理跟踪到位,的确能有效提升基层医院处方质量.
作者:余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