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刘玫;石玉琴;赵苏云;段晓莉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乳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结核并乳腺结核影像学相关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复习.结果:患者女,72岁,右侧乳腺肿大3月余,中央触及一肿块,质硬,活动度差,界限不清,结合影像学表现并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为肺结核并乳腺结核.结论:肺结核并乳腺结核临床表现主要为乳房肿胀,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若缺乏经验易导致误诊,但结合原发病灶及乳腺影像学表现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
作者:任荣荣;乔飞;张淇惠;宋娟;李勇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结石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130例拟诊断为胆囊结石并执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漏诊与误诊情况.结果: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结石的敏感度为96.80%,特异度为40.00%,准确度为94.62%,误诊率为60.00%,漏诊率3.2%.结论: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作为超声医师应当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负责地给病人进行检查,以进一步提高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
作者:陶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超选择TACE在不可切除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2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资料,分为超选组40例,行超选择TACE;对照组42例,未行超选择TACE.比较两组治疗后局部有效率、累积生存率及实验室检查差异.结果:超选组术后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超选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超选组术后血清A F 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超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超选择TACE是不可切除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朱楠;张甜甜;周光亚;陈维仕;黄志新;周春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临床中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与CT检查对其骨折情况所具有的诊断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患者共70例,在临床诊断期间,对所有患者均采用X线片与CT检查,并对两组患者接受影像学诊断后的各项检测结果资料进行收集、统计.分析研究X线片与C T检查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X线片检查后70例患者中,共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58例并确诊,确诊率为82.86%,漏诊、误诊分别为5例、7例;经C T检查后70例患者中,共检出复杂性髋关节骨折66例并确诊,确诊率为94.29%,漏诊、误诊分别为1例、3例.上述数据表明相较于X线片,C T检查在临床中对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具有更高诊断准确性,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临床中运用X线片与C T检查对于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均具有一较好的诊断效果,但CT检查诊断准确性所具有优势更高,而在实际临床诊断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适宜诊断方法.
作者:陈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共计100例,选择时间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分别予以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分析术前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和对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术前腹部超声检查数据,P<0.05,差异显著.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作者:王国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产前检查的90例孕妇,经过引产尸解报告以及手术病例学的检查结果证实,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胎儿中,存在21(21.11%)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6例、房间隔缺损5例以及单心腔3例.对所有孕妇均在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给予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观察90例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结果:行常规超声检查得出的检出率为71.43%,低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检出率的95.24%.结论:相较于常规超声检查,使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对提前防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友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测量不确定度是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负参数.作为各级医院诊断常用的医用X射线辐射源.其测量数据的准确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为此,对其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十分必要.
作者:付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例(n=57)和恶性病例(n=50),全部患者术前均行常规高频超声和U E检查,分析超声与超声+U E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结果:超声+UE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92.00%)、特异性(89.47%)、准确性(90.65%)明显高于单一超声诊断的(70.00%)、(73.68%)、(71.96%)(P<0.05),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53%)明显低于单一超声诊断的(30.00%)和(26.32%)(P<0.05).结论:常规高频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有效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红;向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对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科诊治的61例患者(157个淋巴结肿大),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评价其鉴别良恶性价值.结果:良性病变以淋巴结体积增大为主,且为疾病所在引流区;恶性病变淋巴结肿大区域较大,多在2处或以上,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61例患者中有157个肿大淋巴结,其中有97枚为良性,大的淋巴结为3.5×2.0cm;60例为恶性,大淋巴结为5.0×4.0cm.良性组淋巴L/S为2.17,恶性组为1.41.结论: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而言使用超声检查可较好的鉴别良恶性,值得在借鉴.
作者:周晓莹;张帆;娄媛媛;贾旭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腹和经阴道彩超,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超声图像表现.结果:经阴道彩超对孕囊型、不均质肿块型、混合型子宫瘢痕妊娠确诊率及总体确诊率分别为94.87%、91.67%、85.71%、93.10%,明显高于经腹彩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区别在于子宫前壁下段表现及周围血流信号不同.结论:经阴道彩超可提高各类型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无创伤、辐射小、可重复操作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M R检查的价值和影像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收治的110例HIE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实施MR检查,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轻、中度HIE患儿大脑皮层及大脑皮层深部的白质出现小片状或斑点状的高信号,重度HIE患儿影像呈现出灰白质分解模糊的特点.结论:MR检查影像清晰,且不同程度的HIE患儿会呈现出明显的影像差异,适合在HIE临床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太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后再经多种后处理技术对听小骨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耳部正常及耳部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60只耳.依据有无经过后处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HRCT扫描,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两组在听小骨显示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不同部位对砧骨豆状突、镫骨前后脚、脚板及砧镫关节等微小结构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 R C T扫描后再经多种后处理技术可准确显示听小骨的微小结构,为准确诊断病变位置提供重要信息,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璇;何新华;胡永胜;李云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现有条件下大可能的提高放疗的摆位精确度和重复性,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51例放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摆位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1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X、Y、Z三轴确定靶区中心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明显的体表标志处加用另一套X0、Y0、Z0参考线,比较观察两组的摆位误差率,应用S P S 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4人,误差率为12.90%,对照组误差超过5m m人数5人,误差率为25.00%,研究组5m m误差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三套激光参考轴定位靶区中心点,可明显降低摆位误差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忠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评价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38例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DSA步进造影,观察其显影情况,并对适于介入治疗患者行介入治疗.结果:38例下肢血管步进检查均获得清晰完整的图像,达到诊断目的,并对其中18例下肢血管狭窄及闭塞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DSA步进技术只需一次注射造影剂,即可得到下肢动脉全程图像,与分段DSA相比,能减少医生、患者的照射剂量、减少对比剂用量,为临床介入诊疗提供了转确诊断依据及良好的操作平台.
作者:黄艳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56例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差异将其分为青年组24例(≤39)、中年组18例(40~59)和老年组14例(≥60),对所有患者甲状腺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回声、SPV和RI.结果:青年组病灶低回声率为1875%,SPV为(31.15±2.15)cm/s,RI为(0.97±0.08)%,这与中年组、老年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图像存在差异,病灶低回声伴微小钙化就是青年患者的主要声像图表现.
作者:吴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讨论乳腺常见实性肿块性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现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乳腺常见实性肿块性疾病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简单阐述该检查方法的特点.结果: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所在,在临床工作中要适当选择,综合应用,从而使不同影像学检查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张真真;聂云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 T和D R在诊断四肢骨关节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外伤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320排螺旋C T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 R)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病情诊断,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20排螺旋C T诊断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与DR技术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在对四肢骨骨头重叠部分以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低,而320排螺旋CT可有效弥补DR的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维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二维、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硬化致管腔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5年1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颈动脉斑块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患者26例,对照组以正常者26例,两组患者均行二维、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cm/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颈动脉颈动脉硬化致狭窄的患者进行二维、 脉冲多普勒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性等特点,能够清晰的显示斑块的形态、分布、大小等,从而对其结构进行分析,能够在不同角度对颈动脉内的血流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为颈动脉硬化患者尽早进行诊断及判定给予重要的临床价值,故此,临床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璐璐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上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的采集校准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利用CIRS062模体与Catphan600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和相同的扫描参数上分别获取头部、胸部和腹部模式下的CT值,并将这两种模体在这三种模式下采集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一定位扫描参数下,两种模体在头部与腹部模式的CT值均无明显差异,但与胸部模式的CT值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在高密度组织处的CT值变化较大.结论:头部或腹部模式下采集的CT值与胸部模式下采集的CT值有明显的区别,在放射治疗中,有必要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建立相对应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以确保肿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作者:李克;罗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将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应用于囊性肾癌诊断及鉴别过程中,观察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囊性肾癌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图像诊断资料.结果:囊性肾癌声像图像较为复杂,术前超声诊断符合标准率为93.3%,单房囊肿型7例,多房囊肿型16例,单纯性囊肿癌变型5例,肾癌囊性坏死型12例,被误诊6人,其中误诊为囊肿合并出血2人,干酪空洞型肾结核2例,多房性囊肿2例.结论:囊性肾癌超声诊断具有特异性,需注意良性复杂性囊肿的鉴别,以免出现误诊,使患者疾病治疗受到影响.
作者:郑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