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续瑞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于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疑似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共218例作为此次实验的重点研究对象,并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划分为182例(子宫肌瘤组)及36例(子宫腺肌瘤组),对所有患者分别经采用传统二维超声技术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评估,并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给予分析和总结.结果:子宫肌瘤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查的总检出率为79.67%、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总检出率为86.81%;则子宫腺肌瘤组通过二维超声总检出率为69.44%,采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总检出率为80.56%,差异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中使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鉴别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瘤,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直肠超声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男性前列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8年4月期间,将我院确诊收治的108例男性前列腺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为参照组行经腹超声影像学检查,针对研究组实施经直肠超声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准确率指标,并在与穿刺病理结果对比条件下,比较两组的敏感性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诊断结果准确率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在与穿刺病理结果对比条件下,研究组的敏感性指标高于参照组.结论:在男性前列腺癌患者诊断过程中,经直肠超声影像学检查方法具备较好应用效果,值得关注.
作者:邢国靖;许文哲;田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018年收治64例胸腹部创伤患者,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螺旋CT诊断方法,对照组采用X摄像成像诊断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民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测结果显示:肾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对照组的检测结果显示:无肺纹理的低密度带影,在其内缘可以看见受压迫的萎陷肺脏阴影界限.结论: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促进临床中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车春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随机对照分析将增强CT应用于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文加入研究的数据来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医院予以诊断及治疗的62例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按照抽签法开展分组,一组纳入31例,试验组采取增强CT诊断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CT诊断方法,计算及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总统计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80.65%),P<0.05,显示数据分析后的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统计值(0.00%)相比对于对照组患者相关指标(3.23%),P>0.05,未显示数据分析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临床诊断中采取增强CT技术呈现较优诊断效果,展现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结肠癌及结肠息肉CT表现及CT在术前后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结直肠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和CT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患者的CT检出率、术前及术后复发CT诊断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结肠息肉CT检出率为89.47%,结肠癌检出率为94.81%,CT总检出率为93.75%;患者术前分期CT总诊断准确率为87.01%,患者术后复发分期CT总诊断准确率为78.57%.结论:CT检查在结肠癌及结肠息肉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且CT检查对于结肠癌术前、后的分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代志昌;赵志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北方室外寒冷环境与颈动脉超声检查阳性率的相关性.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编号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0月接诊5000例疑似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纳入患者均给予颈动脉超声诊断检查.分别于室温环境、0℃环境、-5℃环境、-10℃环境下依次进行4次超声诊断,评估不同条件下患者颈动脉超声诊断阳性率.结果:以室温环境诊断结果为基准水平.5000例患者在室温环境下的颈动脉超声诊断阳性率为80.00%.与室温环境检查阳性率相比较,0℃环境下,颈动脉超声诊断阳性4403例,超声检查阳性率为88.06%,P<0.05.-5℃环境下,诊断阳性例数4625例,超声检查阳性率为92.50%,P<0.05.-10℃环境下,诊断阳性例数4678例,超声检查阳性率为93.56%,P<0.05.结论:超声诊断阳性率受到环境温度干扰,北风寒冷环境可升高颈动脉超声诊断阳性率,达到-10°环境时影响极为显著.临床进行颈动脉超声诊断时,需要考虑环境温度,控制标准室温环境,以确保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陈哈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囊腔内带蒂肾周脂肪填塞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本院自2010年10月—2017年10月对50例肾囊肿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囊腔内肾周脂肪填塞术.结果:5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0分钟.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囊腔内肾周脂肪填塞术是减少肾囊肿术后复发更有效方法.
作者:张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放射检查及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择72例于我院接受放射检查与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6例.其中参照组应用常规检查或介入治疗护理方式,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护理不良事件.结果:实验组病房环境、术后康复、护理技巧、沟通交流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坠床、造影无效、血管痉挛等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参照组(25.00%),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形式在放射检查及介入治疗方面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水平,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高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评估重症肺炎严重程度的作用以及预后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47例,其中存活30例,死亡17例.针对患者入院以及临床治疗每名患者由同一名医生进行患者入院各项参数的收集,包括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 2)、APACHEⅡ(分)、LUS评分等等,根据LUS评分标准进行重症划分.结果:存活组的LUS(15.67±5.6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245.12±107.81)显著低于死亡组(23.21±4.28)、(356.21±135.9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氧合指数(OI)(103.21±44.29)显著低于存活组的(153.47±6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S可以具有较强的肺部通气改变体现作用,可以有效评估早期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在预后中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在肺部超声指导下进行肺康复治疗,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窦鹏娟;周微微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对高血压前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检测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50例高血压前期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人员150例作为本次参照组,对人群内均实施高频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探讨高频超声对高血压前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颈动总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颈内动脉中膜厚度、平均内中膜厚度、斑块总积分均高于参照组,且P<0.05,具有探析价值.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对高血压前期人群实施检查,能够有效查出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及时排查出高血压前期高危人群,做好病症形成的风险规避措施,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续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就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剖腹探查方式诊断,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急诊腹部CT检查诊断,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失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0.00%,差异显著(P<0.05);另外,在诊断时间以及失血量比较上,观察组患者(0)ml、(26.03±1.04)min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48.26±2.01)ml、(59.97±2.05)min,差异显著(P<0.05);后,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尽管急诊腹部CT临床诊断率较低于剖腹探查,但其在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剖腹探查诊断,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伟;于澜;王刚;李志明;周晓明;高远翔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超声检查结果与患者病例资料等进行回顾分析,以对患者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特点进行评价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中,有73例患者颈部动脉血管存在异常,异常率为97.4%,共检查发现斑块87处,以颈总动脉分叉处为斑块主要发生部位,此外,颈总动脉与颈内起始处、颈外动脉也存在粥样硬化斑块,且不同程度动脉血管狭窄患者的斑块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血管存在斑块样病变,且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越高斑块发生率越高.
作者:张应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观察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心室增大、升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舒张期二尖瓣血流E/A值及心肌缺血、心率改变等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价值.结果:实施心电图检查,检出左室肥厚78例,左房增大28例,左室扩大26例,主动脉扩张及主动脉弹性减退各0例;实施心脏彩超检查,检出左室肥厚184例,左房增大98例,左室扩大86例,主动脉扩张32例,主动脉弹性减退154例.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心脏彩超相比于心电图检查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鲁茵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胸部CT检查中不同防护方法对性腺部位三射线的防护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对照分析78例胸部CT检查儿童,其中常规组39例行覆盖式铅片防护,研究组39例行全包裹式铅片防护.结果:研究组体表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包裹式铅片防护具有确切的效果,可有效防护扫描野之外的散射线,还可以降低其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谭福前;朱旭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双源CT头颈部CT血管造影扫描参数优化效果.方法: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8月收治50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均执行双源CT头颈部CT血管造影扫描.其中,对照组将阈值设置为100H U,触发点设置在颈动脉主干部位,观察组将阈值设置为70HU,触发点设置在主动脉弓升为位置,对照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颈部动脉节段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在比较分析中差异显著,统计学符合P<0.05.结论:采取双源CT头颈部CT血管造影扫描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中,给予参数的优化能获取良好的图像质量.
作者:汪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6月,均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穿刺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对比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可知,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总符合率为95.59%;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0%,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甲状腺良性肿瘤符合率为96.77%.结论:甲状腺肿瘤应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磊;陈怡;马红英;罗艳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疤痕妊娠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宫疤痕妊娠患者112例,均为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随机分组,比较对照组(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n=56)与实验组(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n=56)的的确诊率及分型准确率.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确诊率分别为96.43%、75.0%;实验组、对照组的分型准确率分别为96.43%、78.57%,以上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经腹与阴道诊断子宫疤痕妊娠具有确诊率高,且分型准确等优势,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徐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数字化X线摄片(DR)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100例为对象,均接受DR摄片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比两种方法的肺癌检出率等.结果:肺癌病灶直径≤5mm和6~10mm的检出率:DR均明显低于低剂量CT,且肺癌病灶的总检出率:DR低于低剂量CT,P<0.05;对于直径11~20mm和>20mm的检出率:DR与低剂量C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应用价值高,尤其是对于直径微小的肺癌病灶,低剂量螺旋CT检出率高,且辐射剂量低,值得推广.
作者:凌俊强;王世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时视盘周围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NPDR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将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轻度NDPR患者视盘旁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明显薄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NDPR患者视盘平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明显薄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NDPR患者在视盘旁平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较轻度NPDR组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NPDR时,视盘旁部分RNFL厚度已经开始变薄,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变薄的趋势更明显.
作者:杨俊;陆华文;张嘉健;赵海金;赵夏海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体检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8711例,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检出率52.88%,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比重为10.27%,检出甲状腺癌22例,发生率0.27%,超声检查甲状腺癌灵敏度100%.甲状腺结节男性检出率42.00%,女性64.5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筛查具有极高的价值,采用Ti-rads分类标准处理,可以大程度的避免漏诊.
作者:黄亮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