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目的:探究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措施,并分析其具体的护理措施.方法:严格按照国家对放射源的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的放射源管理制度,规范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其护理技巧,不断优化放射源管理措施,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保证,促进核医学科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顺利开展.结果:通过放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护理人员娴熟的护理操作,不仅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治效率,还降低了核素污染率.结论:建立健全的放射源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是促进临床诊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降低核素污染的重要任务.
作者:刘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研究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55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X线、CT和MRI进行检查,对比这三种不同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经检查结果对比发现,X线的检出率为56.3%,CT的检出率为83.5%,MRI的检出率高,为9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患者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相比之下,MRI对组织病变的检出率更高,能够准确的呈现患者关节的病灶情况,在临床诊断中具优势,临床应用意义较高.
作者:陈磊;卞光军;段新秀;胡潇尹;苗重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单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单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设为巧囊组,将21例子宫附件其它单房囊性病变设为对照组,分析卵巢单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比较两组的CA125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以术后病理诊断标准判断超声、CA125及两者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1)病灶长径4.3~10.8cm,平均6.9cm,呈圆形及卵圆形;囊肿壁<3mm者6例,>3mm者10例;囊壁边界模糊10例,边界清楚6例;呈等及稍高回声11例,低回声5例,16例血流信号均不丰富.(2)巧囊组CA125平均78.79U/Ml(12例阳性),对照组CA125平均21.15U/Ml(6例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超声、CA125联合检查比单一检查准确性高(P<0.05).结论:超声与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单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诊断正确性.
作者:柳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SWI,DWI联合3DASL在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溶栓及出血、复发的风险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3D-ASL灌注和SWI和DWI加权成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与溶栓治疗效果,溶栓出血和复发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在3D-ASL灌注和SWI和DWI加权成像指导下进行溶栓治疗,出血率为20.%,再复发率为10.%,均为3D-ASL低灌注且ASL面积高于DWI面积,半暗带组织面积较大者.结论:SWI,DWI联合3D-ASL评估能够对缺血性梗死部位、面积进行准确判断,指导医生进行溶栓治疗,降低治疗后出血和复发的风险.
作者:赵连彬;张英;尤克增;武云霞;甄国栋;武玉景;李振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时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观察.方法:抽取100例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分析,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检查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邱松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肠三维CT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小肠三维CT成像检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扫描图像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肠三维CT成像检查患者中应用具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智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时视盘周围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情况.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测NPDR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视盘周围RNFL厚度,并将检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轻度NDPR患者视盘旁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明显薄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NDPR患者视盘平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明显薄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NDPR患者在视盘旁平均、上方、下方、鼻侧、颞侧RNFL厚度均较轻度NPDR组下降(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NPDR时,视盘旁部分RNFL厚度已经开始变薄,且随着病情的发展,变薄的趋势更明显.
作者:杨俊;陆华文;张嘉健;赵海金;赵夏海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增强CT和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肝癌病人,通过不同的影像成像方法,分析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检测能力.结果:肝脏增强CT与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影像学结果各不相同,明显强化的高回声动脉相为富血供肿瘤的癌灶患者80例;缺乏血供型的肝癌患者14例,其中在动脉期轻度强化呈等回声的患者10例,无强化的4例.肝脏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肝脏增强CT在肝癌诊断中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肝脏超声造影比肝脏增强CT在肝癌中的诊断正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文哲;邢国靖;王延珍;田鹏;翟玥;李季;许梦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彩超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接收的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患者的彩超诊断准确率较高,影像学特点鲜明.其中,下极积液所占比例较高;肾积水程度14.36±0.78mm,结石直径8.68±1.3mm;结石部位:上、中、下段分别20例、8例、12例;疼痛指数7.45±1.14分.结论:彩超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诊断结石以及肾周积液,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娜;刘永玲;肖春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医疗技术的进步,带动了CT技术发展的步伐.在各种疾病中的有效应用,极大的带动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但CT技术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确保其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可靠性,掌握其工作原理、应用进展等尤为关键.
作者:刘全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本院8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诊断)和对照组(数字X线摄片诊断),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踝间隆突骨折正确诊断率、并腓骨小头骨折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薛川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囊腔内带蒂肾周脂肪填塞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经验总结.方法:本院自2010年10月—2017年10月对50例肾囊肿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囊腔内肾周脂肪填塞术.结果:5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0分钟.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囊腔内肾周脂肪填塞术是减少肾囊肿术后复发更有效方法.
作者:张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孕妇B超检查在胎儿泌尿、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所选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来院接受常规B超检查的550例孕妇,对胎儿畸形检出情况和畸形分类进行探讨.结果:B超检出12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2.4%(12/550),仅1例足内翻出现漏诊,临床漏诊率为8.3%(1/12).结论:孕妇B超检查能准确诊断胎儿泌尿和神经系统畸形,进而来对胎儿发育不全进行早期预防,实现优生优育,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格日乐玛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究MRI弥散加权成像在骨肌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肌肿瘤患者18例纳入研究,入选时间为2018年2月—2018年9月,经活检病理或手术病理诊断证实,其中11例为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同期选取行MRI检查无骨肌肿瘤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均采用MRI弥散加权成像进行检查诊断,比较不同B值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的变化情况.结果:良性肿瘤的ADC在600s/mm2、800s/mm2、1000s/mm2与恶性肿瘤与正常肌肉的ADC值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肌肿瘤诊断中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可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敬辉;杨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TET)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TET和冠脉造影(CAG)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参照,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结果:TET阳性率为71.1%,CAG阳性率为53.3%,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CAG检查结果为对照,TE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性分别为64.4%、57.1%、83.3%.结论:TET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阳性率及灵敏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马琼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探讨手及膝关节畸形者X线佳投照位置.对RA终末期患者行X线后前位双手同照和前后位左右手分别投照、或不同方位投照比较,后者关节间隙得以正确显示.膝关节伸不直者及膝内翻者行前后位投照和后前位左右膝分别投照的图像进行比较,后者优于前者.
作者:杨本华;闫文涛;胡万鑫;张刘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医学影像学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医学院校的基础教学课程之一.其课程繁杂,能为临床诊断、疾病检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促进医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王波;吴昆华;龚霞蓉;任丽香;张洁;安鸿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56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放射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12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资料,按照不同的检查方式分组.结果:两种检查方式诊断(CTA与CAG)冠脉狭窄以及钙化比例没有显著差异,在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符合率方面也没有差异(P>0.05).结论:256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海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采用MRI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63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结果:(1)早期诊断:MRI检查时脊椎及附件骨质或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椎管侵犯、韧带扩散、硬膜脓肿、脊膜强化、钙化检出率较CT检出率更高,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影像学表现:MRI检查时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并可见椎管受侵脊髓损伤,病情严重患者椎体呈现出楔形变且嵌入,且T1WI呈现低中信号,T2WI仍为高信号.CT检查时椎体边缘毛糙,并可见病变区椎骨呈现圆形或不规则性的骨质缺损.结论:针对脊柱结核可采用MRI检查诊断,影像学表现较为明显,且临床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启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神经介入治疗患者116例,选至2015年4月—2017年11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基础护理对照组58例,细节护理试验组58例,评定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8.3%,比对照组的86.2%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7%,比对照组的12.1%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神经介入治疗中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值得学习.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