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玉;韩靖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的患者100例,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个50例。常规组使用宫缩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250.36±70.67)毫升;常规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为,(420.25±90.15)毫升,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常规组为88%,两组产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进行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宫缩素单独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呼吸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8人,其据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9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中用药依从性为98.3%,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9±5.3分;对照组中用药依从性为69.5%,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5.3±6.6分;对比发现经护理沟通干预后护理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沟通干预是一种有效改善呼吸科疾病患者救护效果的临床方案,改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郁启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眼底视网膜检查为无创性,作为糖尿病常规体格检查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发病5年以上的患者,眼底检查、肉眼直接观察视网膜血管改变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能反应糖尿病患者全身微循环情况,国内外流行病调查证实,视网膜微血管改变及其视网膜病变为预测糖尿病疾病的发展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和评估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依据。对健康人群进行体检,常规眼底视网膜视神经检查,能够发现确诊糖尿病患者,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眼盲。
作者:秦岭;乌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性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结直肠息肉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在结肠镜下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复杂性结直肠息肉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医源性创伤,对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饮食干预后体重血脂变化效果方法:将我院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50例体重下降8例(下降<2.5kg)。干预组50例,体重下降50例(其中下降<2.5kg 20例,2.5-3.0kg 20例。>3.0kg 10例)。干预后两组体重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后血脂检测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饮食干预后体重减少和血脂降低的效果均较好,值得在我院及兄弟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秦世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患者常规吸氧、抗血小板聚集、利尿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LVEF、LVE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一般组患者(94.9%VS76.9%),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疗效可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高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体系进行分析,我国当前比较关注对经济性规制的重视,社会性规制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政府对产品质量规制制度的建立,是社会性规制当中的构成部分,理应得到关注。本次针对当前食品与药品质量这一热门话题作为切入点,提出看法,以便于当前理论研究领域对社会性规制更好把握。
作者:朱秋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医患纠纷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发生的150例医患纠纷,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分析医患纠纷的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结果150例医患纠纷中,112例医患纠纷为医源性纠纷,主要是医院因素造成的,其中以服务态度为主,占33.93%,医德医风次之,占20.54%。38例医患纠纷为非医源性纠纷,主要是患者因素造成的,其中以诊疗结果不满为主,占42.11%,患者对于医疗知识与医疗工作缺乏了解次之,占23.68%。38例医患纠纷为非医源性纠纷,其中6例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以法律意识增强为主,占50%,医疗保障制度次之,占33.33%。处理途径以协商为主,其次是司法诉讼或者是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医患纠纷以医源性纠纷为主,做好医患沟通能够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建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摸索葛根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比较实验法,选择合适的pH值、活性炭用量及灭菌条件。结果处方量葛根提取物24g,加注射用水500ml溶解,10%NaOH调pH值至7.5,加活性炭0.5g,80℃保温30min,趁热过滤,滤液静置至室温,加0.5g无水亚硫酸钠(Na2SO3),注射用水定容至1000ml,过0.22um微孔滤膜,10ml安瓿瓶封装,115℃灭菌30min。结论该制备工艺中试三批的得率均在90%以上,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杭火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阿莫西林中有机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自动进样,在极性弹性毛细管柱上进行分离,效果良好。结论方法重现性好,定量准确,便于操作。结果平均回收率97.8%-103.3%;变异系数3.2%。
作者:徐欣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当尿路发生感染后,临床患者会出现感染症状,并且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征象,即可诊断为尿脓毒血症,如果合并功能衰竭、血流灌注不足或者低血压可能是严重脓毒血症。当前,经皮肾镜取石技术,容易引发严重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甚至造成死亡。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进行系统性分析,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邱阳;陈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分散片进行制备。方法将崩解的时间作为指标,对不同类型崩解剂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式对佳处方予以研究和确认,同时还和普通药片开展了体外溶出度进行全面的比较。结果崩解剂采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效果好,佳处方在崩解时所消耗的时间是92.1s,溶出的速度要比普通药片大很多,其在崩解的时间、分散的均匀度等方面都能达到中国药典的具体要求,同时其在质量稳定性方面也有非常好的表现。结论本文所研究的阿奇霉素分散面片溶出速度较快,质量较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刘佳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建立测定罗红霉素片含量的改变波长高校液相色谱的方法。色谱柱选择了满足试验需求的种类,流动相采用了乙腈—甲醇—0.5%醋酸铵。其含量的配比为100:60:60,流速为1.0ml/min紫外线的波长在0—1.6min的时候其长度为300nm,1.6—4.0min为215nm,这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操作非常简单,速度也非常快,精确度非常高。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入院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取72例展开调查分析,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本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实施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未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入组研究之前,两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各自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对于疾病的预后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分型方法及病理学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骨科收录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结合CT、MRI等病理学表现,对50例进行临床分型,掌握病理学变化规律及病症状态;根据分型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实际治疗需求实施常规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等3种方法,于治疗后2个月回访调查,统计50例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结果本次50例患者主要分为膨隆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Schmorl结节等4个类型,每一个类型均有其对应的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与分析提供了指导依据。经过2个月回访调查,本次患者治疗有效率超过95%,治疗前后对比症状变化显著(P<0.01)。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型与病理学分析,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张全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由于近段时间出现的有关毒疫苗的事件,这使得我国各大医学机构对我国药品的流通相比于以前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药品的流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流通的环节比较多,秩序也杂乱无章,还有一些寻租困难的问题。而且在我国现在发挥在那过程中出现的毒疫苗时间很大一方面原因就是因为对于药品的流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较为合理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现有的药品流通问题。
作者:及承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古代医家对体质的研究早见于《内经》,《内经》论述的体质,对后世医家体质的研究发展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古代医家对体质研究,主要包括体质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病因、发病情况、疾病转归及预后、诊疗的研究,以及不同年龄体质差别。
作者:胡振龙;罗拟睿;张晓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慢性盆腔炎发病因素,总结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9月,我中心妇科收治的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方式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主要采用分泌物直接涂片检查诊断,配合B超检查具体炎性肿物情况;患者确诊之后,持续2个月治疗观察,后期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统计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恢复的差异性(P<0.05)。结果:慢性盆腔炎发病因素复杂多样,与遗传因素、衣原体感染病情迁移等有关,采用涂片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常规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本次40例治疗前后症状差异显著,患者炎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盆腔炎对女性健康造成危害,及时诊断后安排治疗,可抑制病况。
作者:韦圣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耐多药结核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结核住院患者96例,依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耐多要结核住院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孙桂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我国传统中药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丹参。丹参属于唇形科植物,用药之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研究人员多用现代的研究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对丹参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质量进行全面地控制,同时对其药动学的研究也更近一步。从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丹参具有多重药理作用,不仅可以活血化瘀,还可以对冠心病以及血液循环等方面的病症进行改善。
作者:苑宏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