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

杨娟;向新荣;谈惠丽;董群雁;田文秀;罗绍坤;刘金鑫;王菲;肖梅娥

关键词:前急救, 护理风险, 对策分析,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120”院前急救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本院在2014年4月~2014年12月对院前急救护理采用常规管理,自2015年1月~2015年9月对院前急救护理通过护理风险防范管理,提升护理内容,比较护理风险防范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风险防范后的护理差错率为0.2%,较护理风险防范前的2.0%显著降低(p<0.05);护理风险防范后的护理投诉率为0.6%,较护理风险防范前的4.8%显著降低(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风险防范应用于基层医疗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与多潘立酮联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4.3.15~2015.9.18,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单一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方案,探讨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中用药后显效例数共4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中用药后显效例数共3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5%;对比发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铝碳酸镁蓝河多潘立酮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作者:左国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意义初探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进行研究,并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恢复率。方法选取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9月内科收治的16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的方法,无明显侧重在日常护理中。干预组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率、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恢复率、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表现上,均较对照组患者良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内科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服务,患者治疗恢复率高,护理依从率高,护理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张新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工艺研究

    目的:本文对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利用HPLC法对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加替沙星的含量以及相关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还对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活性炭吸附、灭菌方式、外源性金属离子以及渗透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具有可行性。结论通过本文的验证,确定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合格。

    作者:张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干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治疗依从性的干预作用。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9月间,我院将54例肺结核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为2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给予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2.59%(25/27);常规组患者的依从性为70.37%(19/2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整体的治疗效果,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汉;肖永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成分血液制备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对于成分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问题进行预防从而减少成分血制备的报废率方法综观各地成分血报废案例,研究其血液报废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综合分析数据,发现了各地各案例成分血制备报废的种种原因,综合分析出来,结合各参考书目文献进行总结。结论成分血液制备报废的原因有正常原因和非正常原因,总归于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提出预防措施和详细见解。

    作者:周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3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异位妊娠治疗的患者34例,按照治疗方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1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治疗组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64.71%,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妊娠包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此次研究中,随机选取6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所接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原则,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3)与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n=33)的效果展开探讨,具体以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对比参数。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97%,75.76%,(P<0.05).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6%,21.21%,(P<0.05).结论为了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建议对临床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作者:陈会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中药黄柏活性成分的光谱成像检测技术

    中药在我国分布较广,总量较多,其疗效相对而言十分显著,并且其属于草本药物,非人工合成,因此其自身的毒性相对而言较小,很适合被应用与医学领域。可是目前的研究水平有限,对中药的成分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因此我们对中药的认知程度也就略显不足,所以中药就难以被世界所接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黄柏活性成分的光谱成像检测技术,以期为中药研究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使中药这一宝贵的药材资源向世界市场迈进。

    作者:史锐;倪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住院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观察并探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探究,针对这68例患者采取相应的对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观察高血压疾病的变化情况。结果:68例患者中,出现心绞痛的患者为1例,出现动脉硬化的患者为1例,患者没有出现心理衰竭和眼底病变的状况。患者的并发症并发几率为2.95%。同时68例患者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人数为63例,正常的为5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另外,针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合理的观察,也能够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因此合理的对高血压疾病进行观察和护理,有着明显的推广价值。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探讨多元化护理对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围手术期采取多元化护理模式,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多元化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延续性护理等,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的17.1%低于对照组的4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患者并发症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应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综合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一共有5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颈椎牵引以及药物治疗,研究组对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JOA颈椎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JOA颈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使患者颈椎各项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彦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0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治疗对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良好率为75.0%,治疗后为100.0%,治疗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完成手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永久脑脊液漏状况,有3例患者出现视神经管损伤的状况,在对这些患者完进行减压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视力。结论对于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上需要将重点放在修复前颅底和眼眶缺损上,从而降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许惠东;杨炳铎;马育辉;李霞;朱深海;何少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一种新的实验大鼠捉拿、灌胃方法

    目的:提供一种新的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大鼠的捉拿方法,利于灌胃,保护大鼠,节约时间,培养实验者之间的默契。方法 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两个大组:新方法组和传统组,每组60只。分别将60只随机分成两组,生理盐水组30只和唑吡坦组30只,进行连续6个月的捉拿灌胃实验.结果新方法的SD大鼠健康成长,活动正常,未出现异常情况,捉拿稳定率96.9%,损伤率92%,存活率97%;传统方法SD大鼠捉拿稳定率89%,损伤率87%,存活率91%。结论一个人单独捉拿大鼠,两人合作的灌胃法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大鼠,既稳定了大鼠又避免被大鼠伤害,降低了对大鼠口腔食管消化道的伤害,适合需长期灌胃的大鼠,避免长期灌胃损伤大鼠而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作者:王志芳;周攀豪;卢运勤;刘金武;何悦;李广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一般组,给予一般组患者常规吸氧、抗血小板聚集、利尿等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LVEF、LVE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优于一般组患者,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一般组患者(94.9%VS76.9%),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疗效可靠,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高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普外科病房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诊的48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干预,并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条件相似的48例患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给予两组普外科手术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管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较快康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蕊押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7月开始本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7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围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椎旁肌入路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随访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良好愈合,未发生椎体高度进行性丢失,无骨水泥的移位,两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结合椎旁肌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椎体成形技术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作者:葛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和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BDNF的降低

    目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富含于视网膜内,因糖尿病不能凋整其水平,从而可以损害视恻膜。方法我们应用ELISA检测法检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的BDNF和用链脲佐因素(streptozotocin , STZ)引起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视网膜中的 BDNF 水平。结果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血清中的BDNF水平较非糖尿病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10.0±8.1~25.8±8.5ng/ml,P

    作者:张巍;杨宇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工作体会

    社区护理是一种针对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与保健,是一种以疾病预防、慢性病防治、维持治疗效果为目的的护理方式。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与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各种慢性病、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社区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谈谈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与建议。

    作者:韦柳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9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前者实施基础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显著,P<0.05;护理期间,干预组的舒适度为91.7%,高于对照组(55.0%),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痛苦程度,提高其舒适度与满意度,改善临床疗效,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孙彩霞;苟腊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输血检验流程,并制定相关质量控制对策。方法对我院开始实施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控制以来的134例失血过多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未实施输血检验流程环节质量控制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果对照组出现的问题较多,血液样本未规范贴标签有3例,患者血液申请单不完善4例,样品存储不当1例,样品放置时间过长2例。研究组临床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血液申请单不完善。对照组和研究组医疗纠纷各1例。结论制定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可有效的减少输血过程中的失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丁启洪;刘昌强;王靖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